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带着系统来大唐 > 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铁路运转又新物(第三更)
    大家在等待的时候喝着酸梅汤,天实在是太热了。
    温度计显示的地表温度在上午就超过三十九度,摄氏度。
    体感温度更高,李家庄子的组织能力体现出来。
    所有的百姓都有绿豆水,真的就是水,没多少绿豆,里面放了一点盐。
    百姓喝一竹筒就可以了,主要补充电解质和水。
    绿豆属于药引,增加胃的蠕动和吸收能力,顺便缓解胆的负担,又利尿。
    之所以不放甘草,是怕有的人胃肠道不好,吃了甘草难受。
    李家庄子给大众东西,不是挑最好的给,而是选择副作用最小的。
    就跟李易临床一样,别人手术完了,胃肠道的,医生说等着,等着放屁了,喝粥。
    没有一个说喝奶的,医生不敢,不管哪一种奶都有的人会过敏。
    刚刚手术完,因为你一句医嘱过敏再住院,医疗事故,跑不了的。
    粥不一样啊,平时不吃饭啊?吃饭过敏不?
    百姓哪懂得那许多,反正有喝的就行,李东主给的。
    商人们凑到一起,他们跟所想不同,他们开始考虑海州到长安一路上都有什么资源。
    每一种东西的价格,还有当地供给与需求情况。
    最后考虑运费,先把一些数据列出来,再带入运费,划算与否就知道了。
    这些是大商行的人,普通做买卖的根本不晓得。
    “航运会被冲击?养船的人时日难过?”有商人跳过一堆表象,看本质。
    “有一个平衡,逆流过来的,保证不如火车,顺流呢?看综合成本。”
    “冬天的时候,黄河本来就停运,铁路同到海州,大运河能连接到铁路,船只从黄河退去进大运河,一样有运输需求。”
    “黄河有水的季节呢?要看定价,铁路的定价。”
    “看铁路的定价不如看京兆府的物价。”
    “京兆府物价有何可看,涨跌并不大,即便冬天的大棚蔬菜,也不会突然抬高而不受限制。”
    “对呀!所以李家庄子稳定住京兆府的物价,就能稳定住航运和铁路运输之间的价格。”
    “哦!确实如此,李东主仁义!”
    “早着呢,火车试运行,等到能够正常运转,会有价格表。”
    “李东主今天又换官了是不?”
    “换了,他出海的时候是大唐海外安抚使和天策上将,回来就辞掉。
    上次在含元殿他是诏讨使,正一品,当天晚上有辞了。
    现在他是大唐海内外督运使,依旧是正一品,晚上估计又没了。”
    “他就是想以官方的名义站在前面,离陛下最近,大场合嘛!等结束了,回李家庄子,谁还能比他更近?”
    “我算是他娘滴服了,官儿还能这么当?”
    “你要是弄出来一个火车,你也行,别说叫你设计,现在给你一个车头,你拆了,看能不能装回去?”
    “我拆都拆不了,从哪开始拆啊?”
    商人说着,同样歪楼。
    那边轰隆轰隆,火车回来了,拉着四个车皮。
    车厢中都是粉碎后的矿石,当工业添加剂使用,值钱。
    比如造纸、特种钢材冶炼、特种玻璃制作、药物添加、石油精炼、物质合成……
    粉末装在袋子里,再放到车厢中。
    车厢到卸货区,有专门的卸货车。
    铁轨密布,好多扮岔,方便装卸货。
    没有龙门吊,但有大的手葫芦,人用脚蹬,像蹬自行车的那种。
    拿手拽多费劲啊?速度还慢,直接换工具,李易把这种基础的工具发挥到了极至。
    他知道有更好的东西,比如液压。
    他兑换的好东西只是自己用着方便,不可能为整个大唐兑换。
    于是小的吊车出现,动力就是人力,使劲蹬轮子,好几个人一起蹬。
    通过滑轮组的作用,几吨的东西被吊起来,然后吊车是固定的,不能移动,却可以转。
    转的目的是把东西吊起来放在别的车上,头一次应用。
    “我发现了哦,只要人手足够多,甚至专门弄一个蒸汽机来负责动力,龙门吊并不是问题。”
    李易嘟囔着,龙门吊也是走铁轨,然后有横梁与滑轮组。
    动力系统即便用人和畜力,也被直接去抬省立即,何况还能把蒸汽机用上。
    嘟囔完,李易又摇头:“用不上,大唐什么东西需要龙门吊?小吊车和人力足够用。”
    “易弟,龙门什么的是什么?”李隆基对龙这个字比较感兴趣。
    “就是前面的吊车,另一种,一下子可以把整个火车头吊起来,很轻松的那种。”李易解释,此龙非彼龙。
    “不用!”李隆基明白了,火车头都是组装的,何必整体吊到空中?
    坏了需要维修,用马拉着换到另外的轨道上,在轨道上就修了。
    “易弟,铁路这么长,还要好几辆车用一条铁轨,旁边有额外的铁轨躲避,万一沟通不及时,岂不是撞上了?”
    李隆基知道可以卡时间,但万一路上火车头坏了,来不及告诉前面,两个火车头……
    “我弄出个新的东西,电报,短距离的,长距离的有点费劲,我需要时间。
    还有电话,用电话线连接,同兴庆宫和皇城、李家庄子。
    等回庄子,我给三哥你看看,要不是铁路出来了,我都不这么拼。”
    李易一下子仍出来两个东西,短距离的无线电报系统和有线电话系统。
    庄子的技术储备够了,接下来研究长距离的电报,技术都有,就是看工业基础。
    “这是奢侈品不?”毕构没出声,宋璟帮毕构问。
    “这是非卖品,关乎大唐安危。”李易看毕构。
    “不是我,我没说要收税,看我作甚?哦!户部拨款是吧?拨!”
    毕构那个委屈啊,感觉像小品卖拐的那谁似的。
    他又突然反应过来,这事不是李家庄子的问题,应该由朝廷管。
    “老毕,你出钱,也得我控制,先说好了哦!包括译电码,你自己可以接触,其他人不行。
    当你想好了,一旦接触,你致仕后,要被严格看管,有个脱密期,这个脱密期……”
    李易把情况说清楚,谁参与了,谁就得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他自己不用,他脱什么密呀?别人脱密是怕别人损害大唐利益。
    他要是敢损害大唐利益,他的寿命……
    即便没有寿命要求,他也不觉得自己要坑害大唐,这是自己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