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无仙 > 第423节
    “我不喜被人盯着身后……”闻白子阴沉的脸色缓转。他冲着手上示意了下,接着说道:“他几人有深谙禁法的墨哈齐可作依恃,而我有鉴珠在手……”
    见识过那颗明珠的用处,公羊礼拈须笑道:“进入后土塔之时,道友让我二人抢先一步,原来如此……”
    闻白子长吁了下,神色变得轻松起来,说道:“文玄子与松云散人等五家仙门狼狈为奸,妄图以多欺寡,而我等只有虚以委蛇,以退为进。眼下彼此不见首尾,正是寻那小子的良机,呵呵……”话至此处,他禁不住得意一笑,接着又道:“那小子自称魔、道、体三修,绝非来自我九州的仙道传承。其一身诡异的法门极为的罕见,倒是与传闻中的仙术有几分的仿佛。那几个老家伙与之示好,用意不言自明。而我只要我师兄的遗物,两位不妨便宜行事……”
    公羊礼手扶着浓重的胡须,若有所思,随即便不置可否地呵呵一笑。公良赞却是神色一动,沉声说道:“事已至此,不可多作耽搁!”
    闻白子点头说道:“两位随我来……”他这回不再滞后,而是手托着明珠,率先奔着那竹林而去……
    ……
    一阵风来,竹林摇曳,清脆有声。行走其间的林一脚下一滞,玄天盾已护住了周身上下。与其同时,他诧异四望。幻瞳所见,拇指粗细的竹竿晶莹碧透,上面隐有光芒闪动,煞是奇异。那片片竹叶更是青翠欲滴,却如剪似刀,锋锐非常。
    随着风儿掠过身旁,微弱而清晰的破空声‘啾啾’作响,林一神色微变。玄天盾才浮出体外尺余,便被摇动的竹叶轻易刺破。他心念一动,龙甲已布满了全身,而风声渐去,四下里随之安静了下来。
    这禁制怎会无缘无故起了变化?林一轻轻皱起了眉头,而神识所及一无所获。他转过身来,眸中幻瞳闪烁。少顷,其冷哼了声,从竹林的缝隙寻路而去。
    ……
    闻白子已到了竹林边,借助手中鉴珠的光芒稍作打量,便冲着一旁的两人示意了下。而不消片刻,三人又从其中冒了出来,面面相觑,皆神色错愕。追那林一而去,双方前后脚进了竹林,却彼此不得相见,着实让人意外。
    “那人去了何处?”公良赞神色郁郁。他已猜出了大致缘由,却不愿就此罢休。
    公羊礼转向竹林,无奈地摇摇头,说道:“这禁制倒是古怪……”
    闻白子沉吟了片刻,带着一丝歉意说道:“许是方才禁制生变的缘故,这才牵连到了此处!无妨,那小子不会走远……”他托起手中的明珠,再次踏入竹林之中。
    见状,另外两人只好跟了过去。
    ……
    两旁草木繁盛,一条小径星芒闪动,其中的一行人驻足不前,皆神色戒备。
    九州的化神高人走了三个,还剩下松云散人、墨哈齐、文玄子、阴散人、仲孙达与百里川六位。于行走间,禁制突然生变,倒是没能吓着这伙人。
    “是闻白子有意触动了禁制,呵呵……”
    往常的时候,墨哈齐不苟言笑。而置身于禁制之中,他却是精神头一振。
    方才相距咫尺,转眼便不见了闻白子的踪影,松云散人有些发愁地问道:“墨道友,缘何发笑?”
    “此处禁制乃远古仙境所留,虽历经万千年之久,却因元气不失而威力犹存。其有应时变化之能,且牵一发而动全身。那闻白子自以为计,却不知凡俗间还有作茧自缚一说……”说话间,墨哈齐袍袖翻转,手上多出了一块圆形的玉盘,又道:“这仙家禁制破之不易,而若要从其中寻出一条可行之路,倒也不难!还请诸位退后,容我试上一试!”
    余下诸人心头一缓,忙一个个让开了地方,以便墨哈齐施为。对方手托着玉盘,不无炫耀地分说道:“此乃我墨门祖传之五行禁盘,堪与仙家禁制一较高下……”
    ……
    禁制生变,乃闻白子暗中使坏。林一弄清楚了缘由之后,没有与其周旋的心思,出了竹林便寻路而去。
    赤明色的天光低垂,山石披翠,淡淡的花香怡人,袅袅的元气氤氲。在这奇异的仙境之中穿行,林一没有半分的惬意,只有神色惕然。
    那条布满星芒的小径早已不见了,林一只得在这无人的山林间寻觅前行。他幻瞳闪动不停,慢慢转过一道百丈高的峭壁,耳边有水声传来。
    慢步前去,林一微愕。百丈之外乃一汪碧潭,山崖上流水飞溅。其四周奇松怪柏参天,还有疯长的野草枯藤盘转,恰好将潭边的一石亭簇拥当间。
    左右禁制无碍,林一渐渐走近潭边。不及留意潭水中的异常,他冲着那翠盖掩映下的石亭看去,神色疑惑。
    被枯藤遮去了多半的石亭,白玉砌就,形状古朴。其上一横匾额,‘赤明’二字清晰可见;两旁亭柱上各有一句话,分别为流水杳然去,清风随处游……
    第七百六十七章 山赤鼎明
    深潭碧水,草木幽深,古亭添趣,一派洞天福地的景致。
    那亭子横匾上的‘赤明’二字,许是应景之意。便如大夏玄天仙境中的赤明殿、耀明殿与玄明殿相仿,只是一个称呼罢了。而那亭柱上的‘流水杳然去,清风随处游’两句话倒像是另有所指,又作何解?
    水花轻贱,一尾锦鲤倏忽一闪便沉入潭中。
    林一慢慢趋近潭边,幻瞳闪烁。眼前哪里还有什么潭水、锦鲤,一切尽为禁制所化。那枯藤、古亭倒是真实的存在,只不过上面同样布满了层层叠叠的符文。
    这法力神通,足可以假乱真!林一暗赞了声,再次转向了那翠盖掩映下的石亭。
    在这后土塔内另造乾坤,当年的仙人真是好雅兴!不过,流水杳然去,清风又何在……?于这虚拟的山水之间,虽有一番虚拟的幽静自在,却还是少了天长地远的挥洒与随意……
    默然片刻之后,林一无意久留,便由潭边往前。身后情形如旧,而他已渐渐远去。便好似一位深山的独行客,不知来路,不知所踪,只是要在这寂静的天地间,找寻那属于自我的一分悠然。
    四处禁制遍布,那草木稀少处并无大碍。林一依着仙境舆图所示的方向,自寻一条野径前去。待穿过这片山林的所在,景物随之转变,一片荒漠挡住了他的去路。
    低垂的天光依然,而眼前的荒芜却是一望边际。
    林一回头看看身后,并不见闻白子等人的踪影。而他不敢大意,又稍候了片刻,这才祭起了御风术……
    ……
    半个时辰之后,荒漠边出现了一群修士。这不足两百的一伙人并非那九大高手,而是来自各大仙门的弟子。
    “咦……师祖等人去了何处?”一个年轻貌美的粉衣女子步出人群,狡黠的神色中带着几分诧异。一旁两位老者冲着远处打量了下,其中个头略高的沉吟道:“一家饭食养百样人,同行陌路者亦然……”
    “嘻嘻!空玄师兄的话虽寓意高深,却让尘子听着糊涂呢!”女子调侃了句,又道:“您是不是要说,因禁制生变的缘故,这才境遇迥异……?”
    两位老者相视尴尬一笑,那空玄无奈地说道:“小师妹聪慧过人……”其话音未落,有人走近拱手说道:“神州门宁远,见过花尘子及两位道友……”
    闻声,花尘子与两位师兄转身看去。神州门的数十位弟子来至近前,为首之人便是文玄子的徒弟宁远。
    师兄妹三人心下了然,便带着天道门的二三十人与来者施礼寒暄。宁远转而离去,又分别问候了其他仙门的弟子。转了一圈之后,他又折返回来。随后,人群隐隐分作三伙。神州门、天道门、六神门、墨门与天行门的弟子凑至一块,好似暗有默契。见机,道齐门、真武门与公良门的弟子忙聚在一起。唯有二十多个百安门的弟子仿若洁身自好一般,于各大仙门之外。
    有人拉帮结派,百安门的弟子还是有些不安。其中的一位中年男子留意着四周的情形,拈须说道:“前辈们踪迹杳无,各家门下的弟子便没了约束……”话至此处,他带着征询的神色看向身旁的三位女子,又道:“神州门等五家足有百十人之多,道齐门三家则只有五六十位弟子。寡众悬殊之下,难免再起争端,我等若是不趁机回避,只怕会殃及自身……”
    三位女子中的一人神色沉静,轻声说道:“明心师兄所言不无道理,我等自行离去便是。”
    对话的师兄妹便是明心与织娘,另外两个女子分别是娟子与露儿。
    明心好似放下了一桩心事,重重点了点头,这才冲着四周的同门吩咐道:“我与师妹商议已定,启程……”言罢,其带头冲向了荒漠,余下诸人纷纷动身。
    织娘微微蹙眉,并未多言。其师妹娟子却小声埋怨道:“哼!师兄不敢主张,这才拉着师姐……”这是一位身着素衣长裙的女子,面如满月,神色妩媚。
    一旁的露儿则是一袭浅色长裙,身材小巧,柳眉细目,带着轻柔的话语声笑道:“师姐,途中不妨说说那林道友的事儿来听……”
    织娘神色一怔,随即轻轻摇头。另外两个女子相视一笑,与其左右结伴追随同门而去……
    百安门弟子的举动,并未惹起神州门等人的在意。而百丈外的道齐门、真武门与公良门三家却没了耐心,在古作的示意下,五、六十位修士相继奔向了荒漠。
    转眼间的工夫,原地还剩下百十人。
    见那三家走远,宁远这才扬声分说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等联手一处,只是不想为人所趁……”余下众人心知肚明,便不再逗留,一个个施展身法冲向了前方。
    花尘子与两位师兄并肩而行。宁远与同门交代了几句之后,便往着三人凑了过来,很是随意地笑道:“据说,花师妹与林道友的交情匪浅……”
    仙门的明争暗斗皆由师兄们操心,花尘子的心里只想着自家的心事。一个元婴修士,竟敢与化神的前辈一争高下,真是让人看走了眼呐!还记得当年的未央海,你可是被我逼得无路可逃。谁料时过境迁,一个原本寻常的小子,突然变得高深莫测起来。
    本以为你不过是占了我的便宜,这才于魔冢之内获得了一身魔修的修为。而你不仅巨斧的神通惊人,金剑的威力尤为更甚啊!臭小子,你究竟还隐瞒了多少不为我所知的东西?不成!我不能放过你……
    闻得有人说话,花尘子头也不回地顺口答道:“宁远,莫要占我便宜!”
    宁远冲着空玄与空元二人打了个招呼,不以为然地笑道:“你乃松云前辈的徒孙,只有元婴的中期的修为,我以师妹相称呼,并无失礼之处……”
    花尘子忽而回首问道:“宁远,你打得过林一吗?”
    宁远神色尴尬起来,苦笑道:“之前的那一战,可是有目共睹。化神之下,怕是没人打得过林道友……”他心头暗忖,那位林道友可谓一战成名!不过,师伯或许才是背后真正的高人!
    花尘子狡黠一笑,说道:“我与那小子可是有着上百年的过命交情呢!你唤我一声师妹不要紧,却是将他置于何地……”
    宁远神色一动,含笑摇头。同辈道友之间,怎可如此诨称?对方神色得意,他佯作未见,问道:“尚不知你与林道友是怎样的过命交情,不妨说来让我等长长见识……”
    一旁有人跟着好奇起来,其中的空玄问道:“那位林道友自称魔、道、体三修,真乃不世出的奇人!小师妹何时有过这么一位挚友……”
    “师妹既然与林道友相交甚厚,可知其功法来历,与道齐门恩怨由来……”好事的空元亦追问了一句。
    宁远笑容温和,两位老师兄凑热闹,左近的同门跟着竖起了耳朵,花尘子却明眸一闪,故作淡然地说道:“我与林道友,乃君子之交,不提亦罢……”
    ……
    一座山,挡住了唯一的去路。
    山高不过千丈,却与低垂的天光连为一体。其寸草不生,通体赤色,一如赤焰灼空,甚为的诡异。而尚未临近,便有炙热的威势隐隐逼来,令人诧然止步。
    驻足于山脚下,林一错愕不已。荒漠的尽头,竟然有这么一处所在,一如天之涯,地之角,让人惶惶然而进退两难安。
    后土塔之内,可有着九界八十一层,又怎会轻易便到了尽头!而眼下不过是才走了三日,若是任这般耽搁下去,再被闻白子等人追来并纠缠……
    忖思片刻之后,林一缓步往前。山坡陡峭,粗陋的石阶交错而上。走了不过两步,那炙热的威势便若浊浪荡尽,四下里竟然再无异常。而幻瞳之下,所去处的禁制平稳,通行并无大碍。
    不作迟疑,林一循着石阶,一步一步往上走去。待翻越一道百十丈高的山岗,他无奈地再次停了下来,轻轻皱起了眉头。
    眼前的所在,乃是一处平坦的山坪,有着数百丈的方圆,当间矗立一座巨大的紫色丹炉。其十余丈大小,双耳三足,造型古朴,气势沉浑。此外,那丹炉的上面刻有奇异的符文。见之刹那,便好似有莫名的烈焰之势汹汹逼来,令人心悸难安。
    丹炉固然神奇,而仙境中的一切皆真假难辨,无须为此耽误工夫,及早越过此山才是正途。林一稍稍定神,却随即犯起了难。
    那丹炉的四周竟然被密密叠叠的禁制封死。山坪虽然宽敞,却是不见了去路。
    心有不甘,林一又是一番查看,而四下里情形如旧,依然难寻可供穿行的禁制间隙。无奈之下,他拿出了那枚图简
    据仙境的舆图所示,眼下所走的这条路没错。而其中有关此山的注解,却只有一句话,四个字,山赤,鼎明……
    第七百六十八章 谁要寻死
    “……此乃赤山,那炼丹的大炉为远古仙家所留,称之为明鼎……”
    山岗上挤着一大群修士,有坐有立,却无人敢擅自往前半步。(138看.)数十丈外,一人背对端坐,正是那位名动一时的人物。
    “神识所见,禁制密集而无法穿行,我等又该如何……?”五大仙门的所在处,几人围在一起说话。见宁远有讨教之意,花尘子得意说道:“来往的诀窍,当在鼎炉之上……”
    在场众人皆带着不解的神色抬头看去,而除了那个陷入禁法深处的林一之外,巨大的丹炉上看不出什么名堂来。宁远又问道:“道友不妨明说……”
    “嘿嘿!水无常形,久浊自清。之所谓大道不言自明……”花尘子摆出高深莫测的样子。
    宁远无奈,只得拈须苦笑作罢。这一路上,可算是领教了这个女子的本事。原本还想探听些什么,谁料一无所获之后,末了反倒是被对方摸清了自己的用意。如此一个鬼灵精怪的女子,着实让人头疼!
    看了一眼丹炉与那安然独坐的身影,宁远转向四周,若有所思。自己一行用了三日的工夫,这才穿过了荒漠。而赤山挡路,各大仙门的弟子皆被堵在了此处。却不想有人早到了一步,那九位前辈又去了何处?而有关此地的通行之法,对于各大仙门的弟子来说,并非一无所知……
    见花尘子等人有了动静,宁远轻轻摇了摇头,径自离去。待走至同门所在的地方,彼此示意了下,他便随左右一起坐了下来,不忘冲着那丹炉上的符文凝神打量。仙境之内,凶险所在,机缘所在……
    半个时辰过后,丹炉所在的山坪上,禁制的边缘处,九大仙门的弟子渐渐横坐成了一排。而便在此时,百丈外的那人缓缓起身。
    被同门师兄弟簇拥着的花尘子,虽神色如常,却暗暗腹诽不已。虽有禁制相阻,可相距如此之近,那小子不会听不到传音啊?这不是成心装聋作哑,又是什么?
    前方有变,花尘子忙与众人一同看去。只见那林一默然伫立了片刻,竟是袍袖舒展,随即便打出了一串法诀。与其刹那,丹炉上的符文一闪,忽而化作一道赤色的火焰急袭而至,炽烈的浊浪横扫而来,令人窒息难耐。
    见此情形,围观的众人不无动容。却见林一又是轻描淡写般地挥动双袖,那袭来的火焰霎时一顿,随即化作栩栩如生的赤焰蛟龙,围着丹炉疯狂旋转起来,愈发强大的气势席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