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取出丝帕,细细将脸上的泪痕拭净,又抬头望了望夜空,直到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才换上一副笑脸,慢慢走回众位福晋们那边。

    在她没有发现的角落处,有一个人已经将他们的对话一字不拉听进耳中。

    皇太极记不清自己是从何时开始,对苏拉玉儿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关注,等到意识到的时候,某些事情已经由不得他控制了。

    第一次见她,是多尔衮带着新婚的大福晋入宫请安,那时他只觉得这个十四弟妹长得与一般蒙古格格不一样,忒娇弱了些,而后便没有过多关注了,那毕竟是人家多尔衮的福晋,他自己也有好几位福晋,哲哲贤惠大度,是一位极好的大妃,大玉儿善解人意,明艳大方,最合他心意。

    再一次注意到她,是在城楼为出征察哈尔大军践别的时候,娇娇小小的她裹在宽大的斗篷里,一步一步从城楼的阶梯上下来,一张柔弱的面孔通红,不知是冻的,还是刚刚掉过眼泪,那时他便觉得,像她这样娇弱的女人,就应该被好好怜惜,鬼使神差便让哲哲多照看她几分。

    后来,她不小心撞进他怀里,他不由自主搂了她的腰,真正的纤纤细腰,不盈一握,那双惊慌失措的眸子撞进他眼中,仿佛在他心上狠狠敲了一下,后来那身湖绿色的衣裳,与她相衬极了。

    从梅林里远远看着她和哲哲相伴赏梅,娇娇的人儿被包裹在白色斗篷里,就这么亭亭玉立地站在红梅之下,真正的花美人更娇,不,那花远远比不上她的万分之一,最起码,那时他的眼里已经没有梅花了。

    不由自主走上前去,却听哲哲说起多尔衮子嗣之事,她亦一脸娇羞,他只觉得这样娇弱的她,如何能承受孕育子嗣之苦,不由得便为她说话,哲哲却说他宠她好似在宠自己的女儿,呵,怎么可能呢,他的女儿注定是要和亲的,而她,他如何舍得与她远隔万里!

    在宴席上,看着她被众位贝勒福晋们灌酒,他什么都不能做,就连多铎都能替她挡酒,他却只能通过哲哲让大家放过她,后来,亦只能眼睁睁看着多铎,跌跌撞撞地将醉得不醒人事的她背走。

    再后来,她带着娜仁塔娅入宫拜见,直到那时,他才能堂堂正正地用眼神描画她的眉眼,大玉儿说娜仁塔娅与她有几分相似,他口中虽然说着像,心里却实实在在觉得她们一点也不像,她是独一无二的,怎么会与旁人相像!

    直到方才,听到她与多尔衮的对话,他才知道,原来众人以为的恩爱夫妻,其实并不恩爱,原来今日的新郎官儿,心里想的念的全是她,多尔衮走后,看着娇娇小小的她孤立无援地站在那里,双肩抖动无声落泪,他才知道,自己已经放不下她了。

    多尔衮说的没错,多铎今日那不要命似的灌酒架势,哪里是放下了,分明是与他一样,放不下了!

    可是他却连走出去安慰她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只能眼睁睁看着她重新武装起自己,强颜欢笑地回到那群觥筹交错的人中间。

    她在乎她的部落子民,在乎和多尔衮的这段婚姻,而他亦控制不住地怜惜她,那么,他只能帮她一起在乎,哪怕,她什么都不知道。

    她方才哭了,她,应该是喜欢多铎的吧!

    闭眸静默半晌,收起这些纷纷涌出来的情绪,重新戴上笑脸,走回前厅的皇太极,依旧是那个豪迈爽朗,积威甚重的大金汗王!

    ☆、见面

    多铎成亲以后,便不大来府里蹭饭了,接手了更多朝政事宜,整个人也愈加忙碌,与出征察哈尔之前成日游手好闲的十五贝勒大不相同。

    苏拉玉儿在府里待得无聊,便去宫里寻大玉儿玩儿,有时也会约上娜仁塔娅一起去,可那娜仁塔娅总是沉默着坐在一边不怎么说话,问一句才会答一句,渐渐的,便也不约她了。

    大玉儿这个人是一个极好的朋友,跟她聊天说话那叫一个舒心,不仅舒心,还很长知识,苏拉玉儿很喜欢她。

    多尔衮渐渐也知道她与大玉儿处得很好,有时会在不经意间问起一些大玉儿的事情,她也会捡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告诉他。

    多尔衮得到一些大玉儿的消息,心情就会变好,连带着对人的脸色也会好一些,日日瞧着一张冷脸谁都不乐意,能让自己好过一些,何乐而不为呢!

    日子就这么日复一日地过着,平静却不单调。

    突然有一天,娜仁塔娅来了府里,摒退众人以后,就开始在她面前默默掉眼泪。

    苏拉玉儿看了一会儿,才问道:“小姑姑,怎么了?”

    娜仁塔娅一边拭泪,一边哽咽道:“贝勒爷他昨儿带了一个汉人女子回府,当晚就……”说着,尚未完全止住的眼泪就又下来了。

    这种事情,苏拉玉儿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按理说,作为一个旗主贝勒,纳几个小的也没什么错处,放眼大金,除了她家贝勒爷,哪一个权贵后院儿里没几个女子。

    旁人都道她命好,嫁了一个这么疼惜她的男人,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家贝勒爷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另一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