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古玩宗师在现代 > 第7节
    把钱压在褥子下,雁游回头看见奶奶还在就着十几度的灯泡裱糊火柴盒,忍不住说道:“奶奶,别费神做这个了。我最近认识了个朋友,我帮他练了几次摊,赚了一笔钱。再多做一阵子,应该能能修好房子了。”
    回来的路上他就想好了借口。赚了钱修房买东西,家里有了变化,肯定要有个合理的解释。但所有人都知道以前的雁游根本不懂古玩,不可能实说是靠古玩赚了钱。
    思索半日,灵机一动,他想到了那晚小摊子上朱道和自己说的下海练摊经历,决定拿摆摊来当借口。反正,据他沿路观察,现在城里捡背巷悄悄摆摊的人还真不少。
    不过,要是说出几天摊就能赚够修房的钱,那也太招人猜疑了。雁游决定再等上一个月,届时就说自己白天上班晚上摆摊,周末还去帮人打工,所以才在短时间内攒够了钱。
    但饶是如此,罗奶奶已是惊讶万分:“小雁,你怎么能去做生意呢?小心被人家骗去做了违法的事儿。”
    “不会的,奶奶,我是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不会被骗的。”
    罗奶奶犹自不信。在老人家眼里,赚钱是件顶辛苦的事,哪儿这么快的?她停下活计,细细盘问了孙子半天。好在雁游早有准备,不但没有露出破绽,反而还说服了奶奶,让她相信,自己的孙子确实没有受骗,只是认识了好心人,遇上了机会。
    “小雁,改天你把那位朱道请过来,咱们可得好好谢谢他。要不是他帮忙,咱们也不能够这么快就有钱盖房子。”罗奶奶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当然,不过他有点忙,等我约好了时间再告诉你。”雁游心道,就算奶奶不提,他也得把朱道请来露个脸,好堵住别人的猜忌。
    ☆、第11章 老骗子记仇
    雁游盘算着要拉朱道来当挡箭牌,本准备次日星期天,先去过潘家园再去找他。却没承想,一大清早的,他还在公用卫生间里刷牙,就听见楼下有个熟悉的声音在叫他的名字。
    匆匆漱了口,跑到筒子楼的过道上往下一看,雁游顿时愣住:朱道居然不请自来,脚下还带了几包东西。
    “雁哥,原来你住三楼啊!我拿了点儿东西来看你,怕你今天要出门,所以早早就过来了。嘿嘿,你可别见怪啊。”
    朱道兴奋地冲雁游挥了挥手,又放开嗓门招呼旁边正停单车的同伴:“梁子,别锁了,快来拎东西。你那破车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谁稀罕要啊!”
    “别吵吵,链条掉了,我正忙着哪。”
    “要我说,你这破车早该换了。”朱道没办法,只好一个人提起东西,摇摇晃晃地去爬楼梯。
    刚刚登上二楼,就迎面撞见迎下来的雁游:“你怎么来了,还带这么多东西?”
    “雁哥,今儿我过来,是给你送谢礼兼下帖子的。下个月我就摆酒了,你一定要来,不过不许带东西。”说罢,朱道往衬衣兜里露出一角的大红请柬努了努嘴。
    雁游无奈地说道:“上次不是说了,不用谢礼,只要介绍几个砖瓦匠给我就行了吗。”
    朱道连连摇头:“看你这话说的,介绍人不过是上下嘴皮子一碰的事,能当正经谢礼吗。雁哥,你要还拿我当个朋友,就别财说这种话。”
    “行行,我说不过你。”
    雁游心里担着事,接过他手里的东西,顺手又把他拉到墙角,放低了声音说道:“最近我靠倒腾古玩弄到笔钱,修房子的事儿应该快了。不过我家里老人不懂这些,我就没说实话,借口说是帮你练摊赚到的钱。一会儿见了我奶奶,请你得帮我把这话圆上。”
    “嗐,我当是什么大事儿呢,这还不简单,雁哥,包在我身上!”朱道没口子答应着,末了转了转眼珠,又问道:“雁哥,你那钱够使不?”
    “我还没打听行情,不过估摸是够了。不够我再想办法。”虽然还没打听砖石水泥的售价,但雁游通过这些日子了解到的物价,觉得那八百的款子加两百的奖学金,足够他和奶奶生活五年,那盖个简单的房子应该勉强够。
    听到他的回答,朱道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之前朱道在楼下大声喊名字的功夫,把罗奶奶也给惊动了。
    她记得孙子要好的同学里没有嗓门这么大的人,担心他是在外头闯了祸,连忙下来查看。
    楼梯上没有扶手,她扶着里侧的墙壁慢慢挪下来,警惕地看着膀大腰圆,一挺肚子足足顶得上两个雁游的朱道,问道:“小雁,这位同志是谁呀?”
    “奶奶。”雁游连忙上前扶住她:“这就是我昨天和你说过的朱道,朱大哥。他今天刚巧看我来了。”
    一听是帮着孙子赚到了钱的人,罗奶奶才去了疑心,热心地说道:“原来是小朱,快进屋来做。吃早点没有?我刚刚熬了小米粥,还有食堂里买来的高粱面窝头,一起来吃点儿?”
    “奶奶好,我是雁——雁游的朋友,早听他说过您,今天正好他休息,特地过来拜访您。您别把我当外人,不用管我的。”
    “你太客气了,来就来吧,还拿这么多东西。对了,我家小雁没给你添麻烦吧?他虽然脑子还算灵光,但太瘦了,没啥力气,你怎么会挑了他替你摆摊呢。”
    “哎呀,奶奶,您对雁游要求太严格了。我不选别人单选他,当然是因为他比别人都能干。”朱道走南闯北,一张嘴皮子极其利索,三两句就把罗奶奶哄得眉开眼笑,疑心尽去,圆满地办妥了雁游交待的事情。
    三人上了楼,雁游正准备倒茶,忽然听到临街那边的窗户里,飘进一阵吵嚷声。他伸头一看,却是与朱道同来的那位朋友,在和一个面相油滑、约摸五十出头的男子争执。
    “……走走走,你哄着我把哥们儿介绍给你,结果是为了坑他。幸好我哥们儿运气好,另外遇到了真正的高明人,否则不止被你骗饭,还要被你骗财!他大方不和你计较,只骂你一顿完事,你居然还有脸凑上来,是不是想找不自在?”
    说着,梁子肩膀一耸,两条臂膀上的肌肉随之隆起,一副精悍十足的模样。
    那半老不老的小老头顿时吓得倒退了两步:“梁、梁同志,你口口声声说我骗了朱同志,但证据呢?你们普通人不懂道法,平时是看不到鬼的。一旦看到,就说明你阳气耗尽,离鬼门关也只有一步之遥了。你要真为朱同志着想,就该让我去做法事。我看那院子阴气一天比一天重了,他要是再住下去,不但——”
    “闭嘴!”梁子断喝一声,眼睛里几乎快冒出火来:好一个骗子,被揭穿后还这么锲而不舍,为了骗几个钱居然不惜诅咒他朋友!如果不是顾忌着初次上雁家的门,不宜在新朋友家门口闹事,他早就抡起拳头把这骗子揍得满地找牙了!
    既有顾虑,梁子只得先强压下火气,指着三楼某扇窗户,低声喝道:“他是老朱的朋友,就是他识破了你的骗局。哪儿来的鬼?就是只刺猬!你要是再纠缠下去,我马上把你扭到派出所,告你个宣扬封建迷信!”
    他也是一时情急,忘了朱道嘱咐不能对外人提起雁游帮忙的事儿,为了堵住这老骗子的嘴,口快说了出来。
    这时,恰好雁游听到楼下的争执声,推开窗户探出头来。那小老头顺着梁子的手指仰头一看,正好与他打了个照面。
    死死盯着这个眉清目秀的少年,小老头眼里顿时现出狠色:对他这种靠诳骗敛财的人来说,断他财路近似杀父之仇。而且这年头的人大都穷,难得逮着朱道这头小有油水的肥羊,不费什么功夫就能大赚一笔,结果却因为这少年的插手落了空。这让他怎能不记恨?
    说漏嘴后,梁子才记起朱道的嘱托,不由有些不安。见这小老头神色不善地盯着雁游,赶紧上前推搡他:“看什么看?还不快滚!”
    见梁子面露狠色,小老头吓得赶紧又退了几步,扭头就跑。
    梁子见状,心内大定,觉得这老骗子胆小如鼠又瘦不拉叽,应该没能耐做出什么对雁游不利的事儿来。
    但他却没有看到,老骗子转身的那瞬间,齿关紧咬,目露凶光。
    ☆、第12章 砸摊子
    “梁子快过来,我给你介绍介绍。”
    宿舍很小,仅有十几个平方,家具也都是以前留下来的老东西,大多缺胳膊少腿。朱道生怕自己坐坏了雁家那把摇摇欲坠的三角椅,便只站着招呼:“这位是罗奶奶,这位就是我常常和你提起的雁游。多亏了他,我才没——唔,总之,你明白的。”
    险些说漏嘴,朱道顿了一顿,又向雁游说道:“这是我从小玩儿到大的死党梁子,原来叫梁忠国。去年为了庆祝华夏足球队成立、期盼国足称霸亚洲走向世界,改名叫梁国足。”
    “雁子你好,老听二师兄说起你,今天可算见到真人了。”梁子本来想与雁游握手,但刚伸出手掌,见手心里一道道乌黑的机油,只得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刚刚折腾那张破车时弄脏了手,本来见外头有条水沟想去洗洗,结果被耽误了没洗成。”
    雁游刚才看见他与一个小老头争执,自然知道他所谓的耽误是什么。他并没有注意到那老骗子仇视自己的眼神,又因交情尚浅不便多问,遂只笑了一笑:“要洗手的话,卫生间在走廊尽头,我拿肥皂给你。”
    他既不问,担着心病的梁子更不会主动提起刚才的事儿。道了声谢,拿起肥皂就出了房门。
    朱道把带来的米面归置到柜子里,在宿舍里转了一圈,觉得实在局促,心里的某个念头,不禁越发坚定了。
    “罗奶奶,听说你们才搬到这儿没几天,住得惯吗?”
    “还好,就是住了几十年平房,现在每天爬上爬下的,一开始有点不习惯。”
    朱道马上接道:“奶奶再坚持几天吧。雁游之前和我预支了一笔工资,又让我帮他联系工人,等这边人手齐全,马上就能建房。用不了多久,你们就能搬回去了。”
    此言一出,不但罗奶奶当场愣住,雁游也是错愕不已。
    但他很快反应过来,马上把朱道拽到一边:“你这话什么意思?”
    “雁哥,兄弟没先和你商量,就是怕你不同意。其实我早有心帮你搞定房子,只是之前往岳家孝敬的东西太多了,手头紧张,才没好意思开口。现在你既然已经赚到了一笔,那我再添一点儿,保准房子能起来。哪怕早盖一天呢,罗奶奶也少受一天爬高下低的罪。”朱道劝说道,他是真心实意想为雁游做点事。
    雁游本来想要拒绝,但听到末一句,顿时什么都说不出来。奶奶小心翼翼扶着墙壁上上下下的情形他每天都要看个几次,心里比任何人都期待尽快盖好房子。
    之前他想等上个把月再说,是怕骤然露财招人猜忌。不过今天朱道的话倒提醒了他:就说钱是借来的,难道还能有人跑去打听?既然朱道这个穿戴齐整,出手大方的人露了面,还怕堵不住旁人的嘴?
    打定主意,雁游拍了拍他的肩膀:“就这么办,我对外就说是你借的钱。不过有一点:你一个子儿也不许掏。”
    “……啊?”朱道张大了嘴巴:“那我不就像最近放的红楼梦电视剧里说的,叫啥来着,白搭了名声。”
    “是枉担了虚名。你可不只是虚名,找人买料都还得靠你帮忙。我先谢谢你了。”雁游说得似乎轻描淡写,但心内却早已决定,以后要好好回报这份难得的情谊。
    朱道外表看似圆滑,其实内里却颇为古道热肠,雁游非常欣赏这种性格。
    加上莫老那笔资助也与朱道有关,雁游那老派人的想法里,早把朱道当成了自己的“福星”,决定与这个朋友深交下去。等自己的事情走上正轨,一有余力,就帮朱道实现经商的愿望。
    当下雁游阻止了还想说话的朱道,对奶奶“解释”了一下“借钱”的事。又请托朱道与梁子帮忙联系泥瓦匠和购买砖料水泥等,并说定下周碰头。
    因为时候还早,两人没有留饭就走了。雁游记挂着潘家园,也跟着出了门。
    他之前只问好了大体方向,当下边走边问,走走停停,花了近一个小时,才找对地方。
    到了门口,雁游也顾不得喘气,盯着顶上“潘家园旧货市场”几个大字打量片刻,便兴冲冲地走进了园内。
    四下张望,只见里头有清末老楼改成的门面,也有新搭的水泥平房。有地摊也有门店,小到砚台瓷盏,大到屏风家具,陈设着各个朝代的东西。园内人气不低,几乎每一位店家面前,都有游客在张望或打量物件。
    粗略走了一圈,雁游发现这地方比自己想像的还要大一些,但底蕴却没有琉璃厂来得深厚。几家装修得较好的店内,珍而重之锁在玻璃柜里、明显是镇店之宝的古玩,并不见得有多么珍贵。这比起琉璃厂当年任何一家百年老店都有不逊色库府收藏的珍物,明显差得太远。
    不过也难怪,琉璃厂是积累了两个朝代,拥有数百年的底蕴。潘家园只是新兴,一时不及,也在所难免。照目前这人气,若是经营有方,将来赶上甚至超过琉璃厂,并非不可能。
    发现古玩并未在现代生活中褪色,受追捧的热度比从前有过之而无不及,雁游十分高兴。有人气,他这手艺人才有饭吃。
    心里一高兴,他兴致愈高,打算四下看看,这园里藏了多少宝,能不能捡漏。
    这时,某个摊位面前的交谈声飘进了他耳中。
    “你看这唐三彩怎样?”
    “我看着是有些年头了,你看这色彩这造型,同书里说的差不多。不过,你再斟酌下?”
    “我也觉得差不了。就是这价钱……要一百八十块哪,抵我两三个月的工资了,实在是狠不下心来。”
    “要是买对了就是捡到大漏,转手就能赚几倍!”
    “这倒也是……”
    听到这两人的嘀咕,雁游不由来了兴趣:民国那会儿,因为陇海修铁路破坏了洛阳北邙山上的唐代古墓群,出土了一批陶俑,唐三彩开始在古玩界风靡开来,不少外国顾客指名购买,市场上曾经是一俑难求。难道这两人运气这么好,居然能在地摊上捡到宝?
    他好奇地回头看去,目光才在那人手拿的陶俑上打了个转,就立马愣住了,随即摇头失笑。
    那唐三彩是大唐仕女造型,身着绿裳与黄色抹胸,手挽白色披帛。绿、黄、白,正是唐三彩的三个主要颜色。仕女整体线条优美流畅,还算不错,但原本该圆若银盆的面孔,却变成了下巴尖尖的瓜子脸。
    需知大唐以女子丰腴为美,流传后世的画作上,女子的面庞都是饱满圆润,尚无后世时兴的瓜子脸。也亏得那两人煞有介事地判定是真品,还在为买与不买犯愁。
    再看那摊主,雁游注意到他表情看似随意,眼里却是精光隐现,看来已吃准了这两个自以为捡漏的买家。
    不过,虽然看穿了那是赝品,雁游却没有提醒的意思。古玩界历来有不成文的规矩:不能当面说三道四,坏人生意。
    这也是为了维持秩序,否则,若是遇上眼红别家生意兴隆的小人,在人家顾客看货时嘀嘀咕咕,无事生非,那岂不是白白坏了无辜者的名声?
    而且道不轻传,上赶着不是买卖。如果雁游提醒那两人这是赝品,对方非但不会感激他的好意,多半反会认为是他也看中了那唐三彩,想抢这件宝贝才跳出来装好人。
    对于接下来将发生的一切,雁游闭着眼睛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甚至想像得出摊主是用什么口气“依依不舍”地把唐三彩卖给自以为精明的顾客。
    他懒得再看下去,但刚刚转身想走时,变故突生!
    拥挤人群里突然伸出一只手重重推了他一把。猝不及防,他一下子摔倒在地,不偏不倚正好倒在那赝品唐三彩的摊子上!
    只听乒乒乓乓一阵乱响,满摊近百件瓷器,几乎都被雁游砸了个稀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