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重生之嫡女不善 > 第416节
    光启帝进门第一眼,就看到罗隐怀中的沈静秋,昏迷不醒,嘴角还有一抹血迹。极其罕见的,表情惊慌的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沈氏怎么了?”
    没有人开口解释,光启帝却看到了落在地上的酒杯,此刻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光启帝龇目欲裂,低声怒吼:“母后,你对沈氏做了什么?”
    杜太后怒斥,“陛下也是来质问哀家的吗?沈氏对哀家大不敬,哀家赐死她,莫非有错。”
    光启帝压抑着怒火,耐心说道:“沈氏是一品诰命夫人,母后就算要治她的罪,是不是也该先同皇后还有朕打声招呼。就连朝中那些贪腐蛀虫,朕恨不得将他们千刀万剐,可也要忍着杀人的冲动,经过三司会审,明正典刑。这正体现了朝廷法度。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母后连一声招呼都不打,就将廷一品夫人赐死,只怕以后人人自危,谁还敢一心为朝廷卖命。”
    “陛下替沈氏说话,究竟是出于私心还是公心?”杜太后直接问道。
    光启帝大皱眉头。却在此时,罗隐突然开口说道,“今日之事,微臣会一直记在心头,时时提醒自己。内子情况凶险,请陛下恕微臣无礼,微臣要先带内子回去。”
    “赶紧带下去,来人,快去请御医。”光启帝急切的说道。
    罗隐随意的瞥了眼杜太后,然后转身离去。杜太后却大皱眉头,她从罗隐的眼神中,分明感受到了不怀好意。这让杜太后很是不安。
    罗隐带着沈静秋离去,太子妃罗敏告罪一声,急忙跟上。见杜太后同光启帝有话要说,周皇后也趁机告退。
    太子妃罗敏追上罗隐,“定邦,带静秋去东宫吧。御医很快就会赶过来。”
    “不用。”罗隐冷漠的说道。
    太子妃罗敏很伤心,“定邦,你是不是在怪我?事先我也不知道太后娘娘会对静秋……等知道后赶过来,一切都来不及了。”
    罗隐回头看着太子妃罗敏,说道:“你顾好你自己就行,至于其他的事情你不用操心。”
    罗隐带着沈静秋,头也不回的朝宫门走去。无论太子妃罗敏如何叫喊,罗隐都没有理会。太子妃罗敏很伤心,她很确定,罗隐被伤着了。她不嫉妒沈静秋在罗隐心目中的分量,因为她知道,如果是她出了事情,罗隐也会如此,不惜同全世界为敌也会为她讨回一个公道。她只是替罗隐感到心疼,他活的太辛苦,活的太自我。
    太子妃罗敏带着一双红肿的眼睛回到东宫,周皇后那边召见,太子妃罗敏直接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去见周皇后。杜太后想要杀沈静秋的心思,别人不知道,周皇后不可能不知道。可是事先,周皇后却没有对她透露过只言片语。眼睁睁的看着杜太后将沈静秋叫走,也不肯提醒她一句。直到有宫人偷偷来报信,她才得知杜太后想要杀了沈静秋。急急忙忙的赶过去,可还是迟了一步。沈静秋最好没事,最好是虚惊一场。要是沈静秋真的不在了,她不敢想象,罗隐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事情。
    周皇后得知太子妃罗敏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来见她,感到很愤怒很生气。她知道,在沈静秋这件事情上,她没有及时告知罗敏,肯定让罗敏生出心结。可是罗敏为何不体谅她,被夹在中间的难处。
    心腹宫女问周皇后,“皇后娘娘可要下旨申斥太子妃。”
    “出什么馊主意。以后再让本宫听到你胡说八道,就不用在本宫身边伺候。”周皇后怒斥。
    心腹宫女惊恐不安,跪下请罪,“请皇后娘娘责罚。奴婢以后再也不敢了。”
    周皇后板着脸说道,“起来吧。太子妃这会心情不好,你去一趟东宫,替本宫看看她。记得带上温补的药材,替本宫嘱咐她好好调养身子,不要为今日之事置气。那些事情再重要,也比不上自己的身子骨重要。”
    “奴婢遵命。”
    心腹宫女替周皇后走了一趟东宫,准确的传达了周皇后的意思。罗敏叹气一声,对周皇后的怨气少了几分。周皇后这人,性子很好,从不为难她这个儿媳妇。唯独不好的一点,就是缺乏做大事的杀伐决断,也是因为性格原因,才会致使宁贵妃叶惠妃等人慢慢坐大,成了太子之位的最大威胁。
    罗敏叹息一声,“母后如此挂念我,本宫真是又感动又惶恐。还请转告母后,等我身子好了,就去给她请安。还请母后放心,过去如何,将来依旧会如何。定邦那里,我会尽力周旋。”
    心腹宫女带着罗敏的话回复了周皇后。周皇后听完后,松了一口气,暗道罗敏果然是个懂事的,知道体谅她的难处。
    在寿宁宫内,光启帝气势全开,同杜太后对峙。
    杜太后忍着想要冲光启帝发飙的冲动,冷面问道,“陛下何意?也是在责怪哀家不该赐死沈氏吗?”
    光启帝深吸一口气,压抑住内心的愤怒和惊恐,“母后何意?为何非得置她于死地。她并没有冒犯母后,不是吗?”
    “她引诱陛下,差点让陛下铸下大错,难道她不该死吗?”杜太后反问光启帝。
    光启帝在大殿内烦躁的走了两圈,“引诱?何来引诱?母后这分明就是欲加之罪。”
    “陛下对她念念不忘,这不是引诱是什么。”杜太后不满的说道。
    光启帝再次深吸一口气,“母后,朕一日一日的老了,朕自己都感觉精力大不如前。很多时候,朕都想撂挑子不干了。可是下面的儿孙们,没有一个让朕省心的,朕还不能闲下来啊。朕就想着能不能找回年轻时候的感。想朕刚登基的那几年,每日里有七八个时辰都扑在朝政上,还能夜夜宠幸宫妃,也不觉着精力不济。可是如今,朕却有心无力。直到见到沈氏,朕就好像找回了年轻时候的状态。母后不觉着,这一年来,朕看上去都年轻了一些吗?”
    杜太后蹙眉,打量光启帝。不忍心说没见年轻,反倒是看着显老了。分明就是一副纵欲过度不知保养的模样。
    光启帝呵呵一笑,“朕当初顺从了母后的意思,没有召沈氏入宫,并且将她赐婚给罗定邦。朕可以对母后说,朕并不后悔这个决定。唯独遗憾的是,朕不能时常看着沈氏。其实很多时候,朕只需要远远的看一眼就很满足了。母后,你可明白朕的心意。”
    杜太后皱眉说道,“陛下,你这是在玩火。小心自焚。”
    光启帝哈哈一笑,“朕怎么会玩火自焚。母后,朕做事很有分寸的,不会踏破界限,不会让母后一大把年纪了,还要替朕操心。朕郑重请求母后,多多体谅一番朕的心意。朕不希望看到再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朕希望沈氏能够长长久久的活着,母后能做到吗?”
    “你这是在逼迫哀家啊。”杜太后叹气,“那个沈氏真有那么好。一张狐媚脸,怎么就让你像是失了魂魄一样。陛下,你可不能犯糊涂啊。还是让哀家替你解决了这个祸水吧。”
    光启帝大皱眉头,“母后,朕希望你不要动沈氏,朕不希望任何人动沈氏。”
    杜太后冷漠一笑,“陛下这是在命令哀家。”
    “朕希望母后能够体谅朕的难处,多为朕考虑考虑。”光启帝再次重申自己的要求。
    “陛下是要一意孤行,非得护着那个沈静秋,是吗?”杜太后很失望,“陛下还口口声声说,只想远远看一眼就好。在哀家看来,只怕不止如此吧。难保陛下有一天就会铸下大错,被朝臣们的唾沫淹死,被史书大加鞭笞。”
    “够了!母后这是不相信朕,那就没什么好谈的。”
    杜太后忍着心疼,不满,“陛下要一意孤行,哀家也没什么好说的。只希望陛下能够说到做到,不要做出糊涂事情。”杜太后一脸心灰意懒,不愿意再多谈。
    光启帝深吸一口气,“多谢母后体谅,朕自有分寸。母后歇息吧,朕还有事情要忙。”
    光启帝离去,杜太后一个人落寞的坐在大殿上。心腹嬷嬷担心的看着杜太后,“太后,要不奴婢叫人来给太后解闷。”
    杜太后眼神有些浑浊的看着心腹嬷嬷,“你说,哀家今日真的做错了吗?”
    “太后自然没有做错。”心腹嬷嬷说道,“怪只怪那个沈静秋,狐媚子,勾得陛下都失了魂魄。那样的祸水,迟早是要遭报应的。”
    杜太后笑了起来,“说的不错。一个狐媚子,还敢翻了天不成。就算今日让她逃了一命,下一次就不见得还有这么好的运气。陛下那里,让人多看着点。千万别让陛下做下糊涂事情,落得被世人唾骂的地步。”
    “太后多虑了。就算真的出了事情,那沈氏也不敢声张。不仅不敢声张,还得尽力隐瞒。”顿了顿,心腹嬷嬷又说道,“奴婢有时候就在想,这男人啊,都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要是让陛下偷着了,说不定也就不惦记了。要知道这女人能吸引男人,可不只靠着一张脸。那床上功夫也是不能少的。瞧那沈氏,一副孤高清冷的模样,只怕是仗着一张脸,在床上肯定放不开。这样的女人,男人尝过一次滋味后,谁还有兴趣尝试第二次。也就只有罗世子那个练童子功的才会将沈氏当做宝贝一样对待。”
    杜太后皱眉深思,“你说陛下要是真的尝了沈氏的味道,就真不会再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