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重生之嫡女不善 > 第508节
    罗隐望着沈静秋,漆黑的眸子带着明显的笑意。
    沈静秋笑了起来,“我还记得当年在东山寺的时候,你一身白衣,犹如谪仙下凡。翩翩少年,白衣胜雪,芳心暗许,情牵一世。如今想来,我便是被那一身白衣美艳男子俘获的。正是美色惑人,不分男女。只可惜当年的白衣胜雪,如今已经成了一个有妻有子的糙汉子。老天爷真不开眼,舍不得让我多沉迷几年。”
    罗隐哈哈大笑起来,“现在想要退货,可是晚了。”
    沈静秋笑道,“虽然没有当年的惊鸿一瞥,却也是活生生的美男子一个。只是谪仙不再,只余一具俗世皮囊。纠缠于俗世,沾染上烟火气,为妻为子操心,为前程拼命,如同世间所有的男子一样。”
    “失望吗?其实过去的我同现在的我并无任何区别。”罗隐抓着沈静秋的手,笑着问道。心里头也在回想当年的种种,他从来不知道曾经的他在沈静秋心目中,竟然有这样高的评价。
    “我知道。被柴米油盐酱醋茶熬着,总算认清了生活的真谛,我心中那个白衣胜雪的男子也脱下了他的圣衣,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男人。”沈静秋附身,目光虔诚的在罗隐嘴角落下一吻,“我真的真的很怀念过去的那个罗隐,虽然那是我想象出来的。”
    沈静秋取下罗隐的头冠,头发披散下来。拿起梳子,轻轻的梳理,就如同是在抚摸最宝贵的珍宝。“我替你绾发,就用那根乌木簪子。”
    罗隐拉开抽屉,拿出那根许久不曾佩戴的乌木簪子,“那天,我佩戴的是不是就是这根簪子?”
    沈静秋笑着点头,“这根簪子很适合你。”随意的绾了发,插上簪子,将轮椅转过来,两人面对面的看着。沈静秋抬手,拿起几根低垂的落发,将它们別在耳背后面。
    罗隐握住沈静秋的手,略显激动的说道:“其实现在也挺好。难得有这么多时间,同你同孩子在一起。唯一可惜的是不能带着你们出门玩乐。”
    沈静秋依偎在罗隐身上,“只要有你在身边,我就不在意那些。有时候我甚至会想,就让你一辈子这样吧,如此一来,你就能永远陪伴在我的身边。可是这样的想法,太恶毒了。你是男子,我怎能忍心将你困在深宅大院内。那样做无疑是要折断你的翅膀,毁掉你的梦想。我心目中那个白衣胜雪的男子,也终会死亡。”
    罗隐轻抚沈静秋的黑发,“知道吗,我曾想过要将你困在深宅内院,不让除了我之外的任何男人看到你。因为他们看着你的时候,那痴迷的目光让我嫉妒的发狂,真想一刀子下去,剜下他们的眼睛。可是我不忍,我怕在你脸上再也看不到明媚的笑容。”
    沈静秋哈哈大笑起来,“原来我们两个都不是什么好人,果然是天生一对。”
    “既然是天生一对,那可否同我说说今日在晋王府发生的事情。”罗隐还调皮的冲沈静秋眨眨眼睛。
    沈静秋忍住笑意,“可别学朝哥儿,他那是可爱,你这样子就是不正常。”
    罗隐直直的看着沈静秋,“打算告诉我吗?”
    沈静秋握住罗隐的手,“就算你不问,我也会同你提起。因为我需要你的帮忙,帮忙搜集三王爷犯事的资料,并且想办法在朝中公开。趁着晋王收拾三王爷的机会,加上朝中的力量,这一次一定可以让三王爷再难翻身。”
    罗隐蹙眉,他分明从沈静秋的目光中,看到了烈烈火焰,心中有些不安。“静秋,三王爷同你无冤无仇,为何突然针对他?”
    沈静秋轻声一笑,“光启帝同我们有仇,难道你忘了吗?既然暂时奈何不了光启帝,那就先拿他的儿子开刀吧。三王爷,四王爷,六王爷吗,一个都不能少,一个一个的来。”
    “那二王爷,五王爷,还有太子,你要如何?”
    沈静秋轻声一笑,“五王爷那里,有人替我动手,不用我废半点心。至于二王爷和太子,当然是要留到最后。五郎,这是不是一个很大胆的想法?”
    “何止大胆,简直是胆大包天。”
    第187章 化身恶魔
    沈静秋得意的大笑起来,笑得东倒西歪。后来干脆骑在罗隐的腿上,动作轻佻,轻抚罗隐的肌肤。“这样大胆的我,五郎喜欢吗?”
    “喜欢得恨不得将你一口吞下。”罗隐咬着沈静秋的耳朵,暧昧又甜腻,“还记得鸿烈太子吗?”
    沈静秋咯咯咯的笑着,“当然记得。”
    “淮王手里貌似有鸿烈太子的遗物。”罗隐突然石破天惊。
    沈静秋愣了下,笑问,“真的?什么遗物?怎么会落在淮王的手里。”
    罗隐在沈静秋的嘴唇上啄了下,说道:“上一代淮王,同鸿烈太子感情不错。据说鸿烈太子准备登基的那半个月内,上一代淮王一直陪在鸿烈太子身边,直到鸿烈太子暴毙。鸿烈太子一死,上一代淮王也急匆匆的离开了京城,回到了封地。先帝曾数次派人刺探,想要打听上一代淮王同鸿烈太子之间有没有什么隐秘的事情,比如信物之类的东西。只可惜,先帝到死,都没能从上一代淮王口中套出一句实话来。如今淮王已经是穷途末路,他想要保命,想要下半辈子继续过着富贵的生活,就必须拿出有分量的东西。”
    沈静秋很是好奇,“那淮王手上的遗物是什么?这么有分量。”
    罗隐吻着沈静秋的脖颈,温热的气息喷洒在脖颈间,二人交颈缠—绵,犹如这深沉的夜,透着神秘的诱—惑力,引—诱着人沉沦其中。
    沈静秋突然笑了起来,捧起罗隐的脸庞,笑着问道:“你不打算告诉我吗?”
    罗隐埋下头,呼吸着女人香,只想一直沉醉在里面,永远都不要清醒过来。他哑着嗓子说道:“我们做了很多猜测,真正有分量的只有两样东西,一是鸿烈太子的太子用印,二是德宗的小印。”
    沈静秋笑了起来,“鸿烈太子早就死了八百年,他的印章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至于德宗的小印,也算不得什么要紧的物件吧。毕竟所有的问题,在仁宗的时候就已经被解决了。光启帝不会因为两枚印章,就帝位不稳。”
    罗隐扒开沈静秋的衣衫,目光迷醉的望着雪白的肌肤,说道:“两枚印章的确影响不到陛下的帝位,不过这也算是了却了先帝仁宗的心愿。这两枚印章流落在外,就好像是在讥讽仁宗一脉得位不正一样。”
    沈静秋喘着气,好奇的问道,“能同我说说鸿烈太子的事情吗?史书上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语。说不定再等一百年,就连史书上的记载都会成为一个传说,世人再不知本朝曾有个已经准备登基的鸿烈太子。”
    罗隐在沈静秋的心口上咬了一口,沈静秋扬起了脖子,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然后低头,狠狠的咬在罗隐的嘴唇上,恶狠狠的说道:“你不打算告诉我吗?”
    罗隐吃吃一笑,“当然要告诉你。鸿烈太子是德宗嫡长子,名正言顺的储君。鸿烈太子喜文,亲近文人,曾经化名考生,参加科举,一举夺魁,成为当年状元。这件事情并没有流传出去,只有小范围的人知晓。但是从此事可以看出,鸿烈太子的确很聪明,也很会读书。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鸿烈太子同武将并不亲近。德宗手下不少勋贵武将并不待见鸿烈太子,只是因为德宗还在,还能压制得住那些人,所以朝堂上一直很平静,并没有矛盾爆发出来。”
    顿了顿,罗隐继续说道:“后来德宗病重,武将们有些心慌慌,担心鸿烈太子上位后会扶持文臣,打压武将。其中有人开始秘密串联。当时的显王,也就是后来的仁宗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始笼络勋贵武将。德宗病了五年,后来重病不治身亡。鸿烈太子很伤心,是真的伤心,他同德宗的父子感情很深。本来原定在德宗过世后七天举行登基大典,鸿烈太子却主动要求要推迟,推迟到三七后,也就是二十一天后才举行登基大典。当时没人能劝动鸿烈太子改变主意,其中还有不少文臣写文赞鸿烈太子的孝心。可就是因为这个决定,铸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
    罗隐说到这里,深深叹气,“若是鸿烈太子真的登基,一切都会不同。三大国公府,可能早就成为了过往云烟。从这一点来说,我真不知是不是该庆幸鸿烈太子最终失败了。”
    沈静秋抱住罗隐,“不用去想那些如果,那都是没有发生的事情,想也无益。继续说下去,我想听这个故事。”
    罗隐失笑,“是啊,鸿烈太子的事情只能算是一个故事。就在二七的第二天,也就是德宗过世后的第十五天,那天宫里面出现了很多异常。如今也说不清究竟是人为还是天意。先是太庙里太宗挂像突然掉落下来,紧接着德宗灵堂外面的灯笼掉落下来,差点引起一场火灾。宫里还出现了乌鸦嘶鸣,有宫女太监莫名的死在路上,总之那一天整个宫里都不正常。等到了晚上,鸿烈太子独自伴在德宗灵前,意外也是在这个时候发生。谁也说不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等有人发现的时候,鸿烈太子已经口吐血沫,而太医却无能为力。紧接着后宫就起了一场大火,烧毁了一切。连带着当时替鸿烈太子诊治的太医都死在了大火中。鸿烈太子身边亲近的人,多半都在那天晚上遇难。后面的情况你也能想到,显王在勋贵和武将的支持下,发动了一场宫变,鸿烈太子的后人死的死,逃的逃。鸿烈一派的文臣,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压,没人再提起让鸿烈太子的后人继承大统的话。后来显王登基,就是仁宗。仁宗一朝,无论是民间还是朝堂,都有人在议论仁宗得位不正,很多人都在猜测鸿烈太子的死,仁宗脱不了干系。事发那天晚上,其实上一代淮王也在宫里。但是上一代淮王从来没有站出来说过一句关于鸿烈太子的话,也没说过关于仁宗的话。仁宗却投鼠忌器,生怕上一代淮王会抛出什么可怕的东西,动摇他的帝位。两边小心翼翼的维持着平静,一直到上一代淮王和仁宗相继过世,这种紧张的局面才暂时告一段落。”
    沈静秋一边深思,一边说道:“现在有一个机会摆在光启帝面前,有机会彻底了结上一代的恩怨吗,并且有机会将那一段历史彻底埋葬在地底下。所以光启帝会接受淮王的条件,对吗?”
    罗隐呼吸着沈静秋的味道,夜空中响起一道隐秘的声响,又戛然而止。罗隐咬着沈静秋的耳朵,说道:“你说的对,光启帝肯定会接受这个条件。不过淮王太过愚蠢,一旦他将筹码交出去,他离死也就不远了。所以我不能让淮王将东西交出去。”
    “那你打算怎么办?”沈静秋好奇的问道。
    罗隐笑了起来,“妙手神偷,你说好不好?”
    “那你的神偷知道淮王将东西藏在了什么地方吗?”
    “神偷不知道,但是淮王的儿子一定知道。”罗隐逗弄着沈静秋。
    沈静秋神秘一笑,“什么时候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