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农门妇 > 第39节
    碧 青顺着碧兰的手看过去,隐在桃林中间一大片青砖房,正在施工,大部分房顶都封上了,这些是碧青给深州的灾民盖得安置房,人越来越多,原先的房子早就住不开 了,更何况,还不断有人搬过来,碧青就在武陵源的牌楼外头划了一块地给乡亲们盖房,都是一个个规整的小院儿,不对外人卖,只卖给深州来的灾民,房价也很便 宜,碧青让碧兰折合了人工砖瓦材料的成本,一个小院卖给灾民只需五两银子,没有银子也不怕,可以先欠着,用以后的工钱慢慢抵还。
    告 示一贴出去,来登记的就排成了长龙,人人都知道武陵源那些正在盖的房子值多少钱,眼瞅着拉进来的青砖木料,都是最好的,这样的房子盖起来,能传辈儿,没钱 还能用人工顶账,这样的好事儿赶上了不靠前儿就是傻子,错过这村可没这个店儿,一想到以后能住进这么好地点房子,人人脸上都带着笑,闲下来就去帮着盖房 子,自家的房子,累点儿也不怕,故此,这片房子盖得异常迅速,简直跟气吹的似的,忽悠一下就成了,果然是人多力量大。
    碧青见到了桃林,叫定财停一下牛车,定财是王大娘家的老三,小五如今忙起来,赶牛车人的就换成了定财,天天一大早就把车赶到王家村接自己姐弟三人,落晚再送回去。定财年纪不大,不怎么爱说话,却是个极稳妥的汉子,让他赶车很是放心。
    等牛车停稳了,碧青嘱咐了碧兰跟小海几句,自己跳了下去,钻进林子里看第一拨套袋的桃子如何了,崔九那小子说自己瞎折腾,撇着嘴说:“没听说谁家桃子还套袋儿的,又费钱又搭功夫,图什么啊。”
    碧青懒得搭理他,那小子如今就看房子赚钱,就不想想,房子能永远盖吗,说白了,这些钱就是一锤子买卖,大齐不可能有第二个武陵源,倒是普惠寺哪儿或许能长些,但以后也甭想有这么大的利,说到底,这些桃树才是正经生财的长久之计。
    现代给水果套袋已经成了果农的必备技能,套了袋的水果,不仅少了农药残留,卖相还格外漂亮,这水果只要一好看,价儿就不是一倍两倍的往上翻了。
    碧 青找了一个桃子,把套的袋儿脱下来,粉嫩鲜亮的大蜜桃映着枝头翠绿的叶子,让人恨不能立刻就咬一口,碧青咽了咽口水,把脱袋的桃子揪下来,往外走,想到外 头找水洗了解解馋。刚出了桃林,就见沈定山正在哪儿指挥着兑蒜汁儿,这是碧青告诉他的,套袋之前,要喷一遍蒜汁儿,想来第二波桃子也该套袋了。
    见碧青过来忙迎上来,碧青在边儿的水桶里把手里的桃子洗了洗咬一口,桃香满口,汁液清甜,加上这粉嫩十足的卖相,应该不愁卖,至于怎么卖才能卖出最好的价钱,自己还得好好想想。
    桃子刚咬了一口就给人抢走了,崔九这小子不知从哪儿钻出来的,见碧青手里粉嫩多汁的桃子,馋的不行,怕碧青不给他,索性直接来抢,抢在手里,不等碧青发作,一溜烟跑没了。
    碧 青好气又好笑,不是舍不得给他吃,是因为那个桃子让自己咬了一口,算了,估摸他也不会在自己咬的地方接着啃,崔九有洁癖,这也是碧青后来才知道的,知道之 后,对自己当初指使他挑粪掏茅厕的主意,直竖大拇指,简直太英明了,除了调教大郎,没事儿的时候折腾折腾这小子是碧青如今最大的乐趣了。
    提 起大郎,碧青忽然有些想念蛮牛了,也不知今年秋收大郎回不回的来,听崔九说骁骑营正在加紧练兵,估摸着十有八九是回不来的了,或许,自己可以去京城走一 趟,过了大秋,这边儿的事儿也差不多完了,就算没完,有这么多人盯着也不怕,钱再多也不是自己男人,想过一辈子舒坦日子,还得把男人看好了才行。
    听 了崔九这小子的光荣事迹,碧青对大郎也开始不放心了,男人有什么自制力可言啊,以前自己看的开,是因为没喜欢上,如今都喜欢了,就容不得蛮牛胡来,尤其, 大郎旁边那都是些什么人啊,何进那几个,估摸没少往窑,子里头钻,男人嫖个妓在这个时代根本就不叫事儿,家里媳妇儿知道了都不能管。
    碧青琢磨着,大郎要是也去了,自己怎么办,把他阉了?貌似阉了的话,自己下半辈子也完蛋了,不阉吧,这口气又实在的出不来,所以说,还是尽量杜绝这种事儿才是上策。
    就 着凉森森的井水洗了洗手,顿觉凉快多了,碧青跟沈定山道:“第一拨套袋的桃子该脱袋了,脱袋再等两天就摘,装在小筐里,叫人砍一些山桃枝子盖在上头要带着 叶的,我有用,也别着急,这会儿日头上来,林子里太热,等晚些,凉快了再干,大热的天,着了暑气可不好。”现在套袋脱袋的活儿都是妇孺们干,男人们都跑去 工地盖房去了,哪儿的活儿虽说累,可赚得多,挨过饿的灾民,望见了好日子,最不惜的就是力气。
    沈定山笑道:“姑娘就放心吧,咱庄稼人哪这么娇气,冀州府可比咱深州凉快多了,要是在咱们深州啊,这时候都能晒死人。”
    碧青好奇的道:“定山大哥,想回深州吗?”
    沈定山毫不犹豫的摇头:“俺不想回去,不止俺,这里的乡亲们没有一个想回去的,俺爹说,以后每年回深州给祖宗上上坟就成了,跟着姑娘过这样的好日子,还回去干啥啊,刚杜大人说了,房子盖好了就给俺们落户,以后俺们就是冀州间河县的人了。”
    杜 大人?碧青愣了楞,看向那边儿,果见不远处停着杜子峰的马车,他家的家仆忠叔正坐在车车辕上摇着大蒲扇扇凉,却不见杜子峰的身影。沈定山一指盖房的工地 儿:“杜大人去哪儿了,说是要问问什么时候能入住。”碧青心说,这位倒是比自己还着急,人家县太爷都来了,自己不过去打个招呼貌似说不过去,遂迈脚走了过 去。
    工地旁边有个老大的遮阳棚,这是碧青让搭的,大热天的赶工,又是如此大的工作强度,很容易中暑,就叫小五搭建了遮阳棚,搭在 井台边儿上,旁边盘了烧水的大灶,荷叶撕碎了熬开放两把糖霜,就是最解暑的荷叶茶,舀到大桶提到棚子里,以备干活的工人们解渴。这会儿还不到晌午饭的时 候,棚子里没有工人,只有杜子峰正跟小五说话,小五见碧青过来,就跑出去盯着干活了。
    见过礼,碧青道:“杜大人怎么有空来?”看见碧青,杜子峰有刹那恍惚,依稀还记得当初第一次见她时的样子,比现在瘦小的多,面黄肌瘦像个十来虽没长成的小丫头,现在呢……
    青碎花的袄裤,头发今儿没盘起来,梳了一条粗粗的大辫子垂在脑后,没有任何簪环只用一块碎花头巾裹住,很平常的打扮,村子里随处可见,却,即使如此荆钗布裙,也没遮挡住秀美,眼波流转灵气内蕴,就像一块美玉,即便混于乱石之中,依然难掩光华。
    杜 子峰的目光落在她的手腕上,暗暗摇头,手腕上戴着只玉镯,玉色杂乱,做工粗糙,之前她如此打扮无可厚非,毕竟家里并不富裕,今时今日,王家早已不同以往, 不说这一百多亩桃林马上就要丰收,就是扩建普惠寺跟武陵源第一期卖出的房子,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怎会连一只像样的玉镯子都买不起,可她却戴着如此粗劣的 首饰,举手便让人看到,更并没有丝毫难堪。
    杜子峰从没见过碧青这样的女子,明明满腹才华,聪明灵慧,却甘心嫁一个庄稼汉子,当一辈子农妇,若之前是无奈,她如今已经拜了武陵先生为师,只要武陵先生一句话,这桩婚事完全可以不作数,更何况,她跟王大郎根本就还没圆房。
    碧青见他不说话,咳嗽了一声:“杜大人……”
    杜子峰回神低声道:“抱歉,实在是有些热。”
    碧青从旁边拿了个粗陶碗,给他舀了半碗荷叶茶递给他:“一年里数着五六月最热,不过对于庄稼人来说,酷暑严寒都是老天爷的恩赐。”
    杜子峰挑挑眉:“怎么说?”
    碧青笑道:“这会儿虽热,却是庄稼长的最快的时候,热过去才有丰收的大秋,至于严寒就更重要了,冬天冷,来年才不会闹蝗灾闹瘟疫,不闹灾就是咱们庄稼人盼着的好年景了。”
    杜子峰点点头:“这倒是,我曾在医书里看到这样的记载。”说着,抿了口荷叶茶,有股子荷叶的香气缭绕开来,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总觉着碧青身上也有股若有若无的荷香,即使两人离的并不近,也能嗅到,不免有些出神。
    两人之间有短暂冷场, 碧青是不知道该跟他说什么,杜子峰这个人并不好接触,性子冷的有些古怪,话也不多,说不了两句就冷场,碧青有些后悔过来打招呼,还不如装没看见呢,可是这么大个活人,想装看不见像话吗。
    想起定山的话,遂道:“听说要给这些灾民落籍。”
    杜 子峰点点头:“当初的几十户,现在已经发展到近百户了,比王家村跟临山屯加起来的人口还多,就算不落户,也已经成了一个大村子,更何况,你这安置的房子都 盖了起来,若不落户实在说不过去,故此,我上奏户部把这些灾民的户籍落在间河县,也能安身立命,不再像没根儿浮萍一般四处游荡。”
    碧青愣了愣,总觉着杜子峰说这句话的时候格外凄凉,急忙摇摇头,自己想什么呢,堂堂相府公子,凄凉个屁啊。看了眼远处工地上帮忙的灾民,不禁道:“如果灾民都在别处落户安置,纵然解了深州大旱,灾民不愿回乡又当如何?”
    杜子峰却笑了起来,他难得笑,加上颇有男色,这一笑碧青倒不觉愣怔一瞬才回神。
    杜 子峰显然心情极好,目光一闪一闪的,显得整个人颇帅气:“深州的灾民有多少,哪里安置的完,更何况,天下间又去哪儿找第二个武陵源。”说着不由收起笑容, 目光在碧青身上一错落在远处,灼艳如霞的桃花盛景仿佛还是昨日,今儿枝头就缀满累累的果实,这一片贫瘠的荒地,在她手里转眼就变成了一片人人向往的世外桃 源。
    这里是真正的桃源,这里的每个人都那么快乐,不管是盖房的还是做工的,哪怕在道边儿上捡牛粪的小子,脸上也挂着满足的笑容,杜子峰很喜欢来这里,每次来了都不想走,在这里待上一会儿,会不知不觉忘却名利,忘却烦恼。
    想到此,杜子峰不禁道:“若是有朝一日,能在这片桃源里终老,该是何等造化。”
    碧青笑了:“杜大人青春鼎盛前程似锦,怎会出此终老之言,再说,何用终老,若没有杜大人支持,也没有这片武陵源了,故此,大人若不嫌弃,山脚下有个院子,碧青打算送与大人,以表谢意。”
    正说着,忽听崔九的声音传来:“光天化日,公然行贿,置国法于何处,杜大人,我说你怎么有事没事儿就往这儿跑呢,原来是惦记着受贿呢。”
    崔九不知听了多久,这会儿忽然冒了出来,挪了板凳过来放到两人中间,一屁股坐在了上头,翘着二郎腿,手里还拿着啃了一半儿大蜜桃,一脸不爽的看着杜子峰。
    碧青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我跟杜大人说正事儿呢,没工夫搭理你。”
    崔九气的脸色唰都沉了下来,指着碧青道:“我就说你瞅上这小白脸,打算给大郎戴绿帽子,你还不承认,今儿让我逮着了吧。”碧青没想到这小子当着杜子峰还如此胡说八道,不禁大怒,左右看看,抄起桶里的瓢就打了过去。
    崔九可吃过亏,一见碧青抄家伙,扭头就跑,一边儿跑还一边儿嚷嚷:“那个,好男不跟男女斗,我是让着你,你别来劲儿啊。”嘴里这么说,脚下却跑得飞快,转眼就钻桃树林子里去了。
    杜子峰愣了半天才回神儿,心里不禁想着九皇子的话,碧青看上自己了吗?如果是真的,自己当如何……
    ☆、第55章
    六月正是冀州最热的时候,天上不见一丝儿云彩,日头没遮没拦的照下来,地里的番薯藤都热的蔫头耷拉脑的不精神,黄土道也被烤的发烫。
    王大娘家的大黄狗热的不行,正在树下的阴凉里头趴着乘凉,大舌头伸出来哈哈哈的散着热气,狗眼却一错不错的盯着前头井台边儿上,捧着大桃子吃的两个小子。
    小海跟陆超两个一早来的时候就摘了四个大蜜桃放到小筐里,用绳子吊在井里,这会儿上完先生的课,提上来,冰凉冰凉的,咬一口能甜死人。
    桃 子大,一手拿不住,就用两手捧着,两个小子一人捧着一个大桃咔嚓咔嚓,不一会儿两个桃就进了肚儿,剩下的桃核,丢了过来,大黄狗立马扑过去,大舌头把桃核 卷进狗嘴里,不一会儿吐出来,桃核上剩下的果肉一点儿都没了,光溜溜的桃核,又被小海捡起来,拿个砖头一砸,砸开里头的桃仁丢到一边儿的笸箩里晒着。
    瞄了一眼筐里剩下的两个大桃,两人对看了一眼,小海道:“我大姐说要尊师重道,胖墩儿,你说要是把这两个桃子送给刘先生,先生以后打我手板的时候,会不会轻点儿。”
    陆超撇了撇嘴:“算了吧,先生的打你手板,是因为你书没背会,跟桃子有什么干系,再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以先生的性子,没准打的你更狠。”
    小海顿时就蔫了,想起什么,瞪着他道:“都是你,你要是笨点儿,先生哪会每次都打我,大姐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才是兄弟,胖墩儿,你说你是不是我沈碧海的兄弟。”
    陆超翻了个白眼:“我还不够兄弟啊,刚你背书的时候,要不是我在下头提醒,能挨先生的打吗,你看看,我的手现在还肿着呢。”说着,摊开手让小海看。
    小海见他手心通红一片,不免有些愧疚,把筐里的桃子塞给他一个:“再吃个桃子,一甜就忘了疼了。”陆超也不客气,接过去咔嚓咔嚓吃了起来。
    把剩下的俩桃解决了,小海就跑到树荫底下乘凉,陆超跑出去,不一会儿抱了张破席子过来,铺在地上,两人直接躺在上头,大黄狗一见有了席子,也不在地上趴着了,站起来抖了抖身上的毛,凑到席子上,在两人中间趴着。
    陆超有一下每一下的给大黄狗顺着毛,小海忽的侧过身看着他道:“胖墩儿,你想过将来干啥不?”
    陆超摇摇头:“没想过,以前娘总说让我好好念书,将来考上状元光宗耀祖,后来娘又说让我跟着爹爹学本事。”
    小海点点头:“我大姐说你爹本事大,你要是能学了你爹的本事,将来也不用愁了,总比我强。”说着叹了口气。
    陆 超疑惑的看着他,在陆超看来,小海简直就是活在蜜罐里,有什么可发愁的,这一片望不到边的桃林是他家的,不远处正在盖的一栋栋宅子,也是他家的。自从来了 这里,爹爹每天都忙的不见人,可自己瞧得出来,爹爹很高兴,娘跟奶奶也不再偷着抹眼泪了,更不用天天织布绣花,自己也不会再饿肚子,家里的饭一天比一天 好,甚至,比以前爹爹在将作监当官的时候还好。上次跟着奶奶去普惠寺拜佛,自己跪在奶奶旁边儿,亲耳听见奶奶求佛祖保佑小海的大姐。
    提起小海的大姐,陆超就更羡慕了,先生说小海若有他姐一分聪慧,也不至于如此,爹爹说,小海的大姐是做大事的人,奶奶跟娘说,小海的大姐是心善的好人,村子里的人私下说,小海的大姐是再世的活菩萨。
    自己却觉得,小海的大姐是天下间最好的姐姐,她会做香甜的麦芽糖,会做番薯饼,还会做香香甜甜的糖糕,比自己在京城吃的都好吃,她还会陪着小海去捉树上的知了,去水塘里摸泥鳅……有时候,陆超总想要是自己也有这么个姐姐就好了,可小海却还不满意。
    陆超看着他:“你姐这么厉害,将来你想干什么不行。”
    小 海眨了眨眼:“就是因为我姐太厉害了,我才不知道自己能干啥,大姐就不说了,就算二姐,我也比不上,还有我二郎哥,你知道吧,现在在京城的太学里头念书 呢,我娘说,将来二郎哥一定会当大官儿,我姐夫虽说念书不行,可武艺高强,听崔九大哥说,我姐夫骑在马上,一箭能把天上飞的大雁射下来,二姐也能帮着大姐 管账,我们这一大家子就我一个笨蛋,书念不好,账算的也不如二姐好,胖墩儿,你说我怎么办啊。”
    陆超认真想了想:“咱们昨天学的李白的诗里,不是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你喜欢什么就干什么呗,我爹说,哪一行干好了都能出头。”见小海还是垂头丧气的,陆超又道:“要不,你跟我说说你想干啥?咱们是兄弟,没准我能帮你出出主意。”
    小海眼睛一亮,小声道:“我跟你说,其实我喜欢做买卖。”
    陆超挠挠头:“你家不是做着买卖呢吗,这桃林就是你家的买卖啊。”
    小海摇摇头:“我不是说这种,是哪种开铺子的买卖,其实,我会打算盘,也会看账,大姐教二姐的时候,我在一边儿学会了,就算没二姐厉害,账本子也能看懂,我觉得,开铺子比念书容易多了。”
    陆超忽然道:“其实我也不喜欢念书,我喜欢做木匠活儿。”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只木头鸟来递给小海:“你看这只鸟就是我做的,别看平常,你拉尾巴上的绳子试试。”
    小海一拉,小鸟的头就左右摆动起来,仿佛活了一般,小海爱不释手:“胖墩儿你真聪明,这个鸟是怎么做的?”
    陆超道:“简单,这个木头鸟里头是空的,在鸟脖子的部位安一个小小的木轴,用根绳子系住,一拽绳子,鸟头就会左右摆动,可惜绳子不结实,木头也不够软,我也没有趁手的小刀,里头的木轴修的不好,不然还能灵活些。”
    碧青真不是有意听两个小子说话的,她来叫两个小子回去吃饭,灾民们已经搬进了武陵源外的安置房里,这边儿的房子就空了下来,等明年武陵源的二期工程动工,才会把这里拆掉。
    因为空着没人,倒成了两个小子常待的地方,小海跟陆超两个一下了学,就会钻到这片老房子里来,偷着摘桃子吃。
    不 止他们,就是临山屯的人也没少钻林子里偷桃子,一开始定山还叫人看着,后来碧青说:“不用看着,以后看见谁来摘桃子,就给谁家送一筐过去,告诉哪家,咱这 一百亩桃树呢,别的没有,桃子有的是,以后想吃了,直接过来拿就成,不用自己摘,乡亲们没料理桃树,不知该摘那些,有些看着红,却还得几日才熟呢,这会儿 摘下来可惜了。”
    碧青这个法子一出来,偷摘桃子的少了很多,虽说仍然不能杜绝,但也不用日防夜防的了,一百多亩桃林呢,哪儿不能进人,就算拉上铁丝网也防不住。
    外人摘几个桃子还成呢,更何况自己的亲弟弟,其实,从桃子开始熟,家里每天都会有一筐最大最好的桃子,是沈定山特意挑出来,送到王家村的,爹娘跟婆婆都喜欢吃。
    碧兰天天守在桃林,根本不稀罕,小海一开始还成,后来也不吃了,倒是喜欢自己钻桃林里偷着摘,难道这样的更香甜。
    饭 都熟了,也不见两个小的,碧青就过来找, 别看小海总说陆超连累他挨手板,可两个小子的感情很是要好,自打跟着刘盛念书,就天天腻在一块儿,小海经常会住在陆家,前些日子陆家搬家的时候,陆超跟着 小海在王家村住了好几天,两个小子到一块儿,就有说不完的话,这就是朋友。
    碧青以前就鼓励小海跟碧兰交朋友,碧兰跟杏果儿一开始挺好,后来因为桃花娘两家生份了,杏果儿又自卑,跟碧兰也就不大来往了,碧兰还难过了好一阵子呢。
    以前二郎在的时候,小海喜欢粘着二郎,可二郎的年纪毕竟比小海大些,而且,二郎早慧,跟小海在一起就是个大哥哥,会照顾小海,让着小海,却当不了朋友,陆超来了正好填上这个空儿,两个小子迅速就好上了.
    碧 青家跟王大娘家在沈家村就是邻居,自然比别人亲近的多,故此,只要碧青来,大都在王大娘家吃饭,王大娘的手艺本来就不差,人也聪明,碧青做一遍的菜,王大 娘就能学会,对于碧青的口味,王大娘也异常清楚,做出来的饭菜,颇合碧青的胃口,久而久之,碧青就不怎么做了。
    碧青在这儿吃,碧兰小海自然也跟着碧青,陆超也就跟着过来了,他奶奶叫都不回去,后来王大娘说就让他跟着吃吧,就是添一双筷子的事儿,陆超的奶奶才不来叫了,就是每次吃饭的时候都不见俩小子的影儿,让王大娘没少着急。
    碧青今儿没什么事儿,就过来找俩小的,却不想倒听见了两个小子的心里话,小海跟陆超两个,过了年就十一了,虽说仍有些小,或许从这时候开始培养,会受到不一样的效果,因材施教的成材率会大大提高。
    这么想着,就从树后转出来,拍拍大黄狗,大黄狗不情不愿的起来跑到一边儿去趴着,碧青盘腿坐在两个小子中间。
    大概没想到碧青会突然出现,陆超还好,小海想起刚才自己说的那些话,脑袋都耷拉了:“大,大姐,您什么时候来的?”
    碧青笑了:“大姐刚来,你们俩说话归说话儿,怎么连吃饭都忘了,王大娘哪儿喊了几嗓子都不见人,大姐只能过来找你们。”说着,盯着陆超手里的小鸟道:“这个小鸟做的真真鲜活,能给我瞧瞧吗?”
    陆超忙把鸟放到碧青手里,碧青仔细看了看,以工艺来说,很是粗糙,但以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能做成这样,已经相当不易了,尤其,他还知道给小鸟按机关,用机关控制小鸟的头部摇摆,增加灵活性,这小子也是个天才,或许是他爹的基因,在他身上得到了传承。
    普惠寺弥勒殿里的佛造像,是陆明钧带着人做的,碧青前儿去看过,已经基本成型,足有八米高,是净远老和尚的存项,一整块酸枝木,本来当年修大雄宝殿的时候,想用来重塑佛祖像,后来太后捐了一棵二十米高的檀树,就把酸枝省下了,如今正好用在弥勒殿里。
    之前碧青问起的时候,老和尚没吱声,估摸是怕碧青找来的工匠,糟蹋了好东西,一见陆明钧才拿出来,老和尚简直比猴儿都灵。
    八米的酸枝在陆明钧手下塑造出一尊栩栩如生的佛陀,陆超有他老子的基因,成为天才也是有迹可循。
    碧青道:“回头我跟你爹说说,再给你找个师傅,课业之余,学学别的也有好处,例如木匠。”
    陆超愣了一会儿,差点儿蹦起来:“大姐说的是真的?”
    碧青摸了摸他的脑袋:“真的,死读书有什么意思,天下这么多人,有几个考上状元的,姐一直觉得识字就好,至于将来干什么,看你们自己,你们俩跟姐不一样,姐当初是没得选,你们有的选,何必为难自己,想学什么就学,想做什么就做,姐支持你们。”
    陆超兴奋的眼眶都湿了,碧青的话鼓励了小海,小海一咬牙,也不藏着掖着了:“那个,姐帮了胖墩儿,那我呢,我也不想念书,我想开铺子。”
    碧青道:“我可没说不让你们念书,是说课业之余学点儿别的本事,不过呢,你想开铺子也不是不行。”
    见小海眼睛都亮了,碧青道:“你可知道,开铺子并不简单,要配货,出货,根据铺子的营业状况,不停调整货源,还要雇人,管理,所有的方面配合好了,才能经营好一个铺子,账目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小海有些泄气:“大姐是说我开不成铺子呗。”
    碧青笑了:“姐是说你现在开不成,但你可以去铺子里帮忙学习,等你熟悉了铺子里的各项流程,姐就给你开一个,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