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农门妇 > 第53节
    崔九道:“什么祥瑞啊,大哥听这丫头说嘛,就是她为了赚钱想出来招儿罢了。”
    慕容湛沉吟良久,忽正色看着碧青道:“若是把你那些种地的法子让司农司记录下来,推广给我大齐百姓,你可愿意?”
    碧青心里叹了口气,这就是太子了,不能装糊涂了,碧青站起来跪在地上:“若能解我大齐百姓饥馁之苦,是民妇的造化,更是我王家一家的福气。”
    太子站起来看着她,目光分外欣慰:“若我大齐多几个你这般深明大义之人,何愁盛世不至……”说着顿了顿,目光和缓温柔:“你可有什么要求?无论是你丈夫的官职还是奖银都可。”
    碧青心说,就算蛮牛想当官,也是用他的军功名正言顺换来,这么着要来的官,算什么?至于银子,自己根本就不缺银子好伐。
    想到此,便道:“利国利民之事,本就是民妇应该做的,哪敢要什么赏赐,若太子爷下爱,能不能赐民妇家一块匾,也好教导后世子孙……”
    ☆、第65章
    碧青笑眯眯的望着门楼子上偌大的牌匾,上面是太子殿下亲题的四个大字,积善之家,果然是太子殿下,这四个字写的铁画银钩入木三分。现在是太子,将来登基了可就是皇上,这块匾就变成了御笔亲题,值大了。
    崔九摇着扇子过来,抬头看了一眼,撇撇嘴:“就四个字,你都看多少天了,至于吗,回头爷得空给你写一摞,你乐意挂哪儿挂哪儿。”
    碧青不屑的白了他一眼:“你就是写一车也是废纸,歇着你的吧。”
    崔九不干了:“你这是什么话,我跟太子哥的书法可是师承一门,虽说不如太子哥写得好,也不差多少,别人求着爷写,爷都不见得赏脸呢。”
    碧青翻了个白眼,心说,字再好有什么用,师傅的书法可是大齐数一数二的,真要是追求好,用得着这么费劲吗,值就值在题字人的身份上了,算了,跟这小子说这些简直就是对牛弹琴,这小子如今满脑子都是银子。
    果然,崔九道:“太子哥都走了,你上回提的那个买卖。该跟爷说道说道了吧。”
    碧青迈脚往里走,崔九忙跟了进去,到了碧青院里坐下,崔九急不可待的道:“你倒是说啊,这是要急死我啊。”
    碧青倒是不着急,喝了口冬月送上来的茶,才道:“我先问你一件事,杜子峰任期将满,下一任你可知道去哪儿?”
    崔九一听脸就沉了,瞪着她:“你还真惦记姓杜的啊,你一个有夫之妇,惦记别的男人,这简直是水性杨花知不知道。”
    碧 青懒得搭理他:“你说不说,不说拉倒。”站起来要进屋,崔九忙道:“说,我说,也不知姓杜的小子交了什么好运,有你这么个红颜知己,费尽心思的帮他,太子 哥对姓杜的很欣赏,说他有大才,说会在父皇跟前保举他任深州知府,姓杜的小子,这回可是三级跳,从一个七品芝麻官直接蹦到了五品知府,撞大运了。”
    碧青道:“你只看到了他升官,怎么不想想深州的烂摊子,连年大旱,赤地千里,皇上都下了罪己诏,深州前两任知府可是都给皇上杀头示众了,这时候谁去深州当知府,岂不是取死之道吗。”
    崔九挠挠头:“依你这么说,姓杜小子不是交好运是倒大霉了?”
    碧青摇摇头:“也不能这么说,搁别人或许是倒大霉,可对于他,弄不好就是一条通天之路。”
    崔九:“你这越说我越糊涂了,到底是倒霉还是不倒霉?你就跟我说明白话儿成不成,拐弯抹角的谁听得明白啊。”
    碧青叹了口气:“亏你生在帝王家,难道不明白凶险跟好处总是相辅相成的,越凶险得的好处才会越大,正因为别人不敢去深州当知府,杜子峰去了,若能治理好深州,你想想,你父皇会如何?”
    崔九道:“我父皇肯定觉得姓杜的是举世难寻的奇才,治国安邦的良臣呗,然后,这小子就一路飞黄腾达,估摸比他爹也不再以下。”
    碧青道:“所以说,凶险就是机遇,能立于高处的总是极少数人,有时候,能力之外也是需要赌一把的,说穿了,官场就是赌场。”
    崔九道:“让你这么一说,我大齐的官儿都成赌徒了?”
    碧青:“难道不是吗?”
    崔九想了想,不得不点头:“你不说我没觉得,你这一说,还真是有些道理,对了,怎么说起这个来了,咱不说赚钱的买卖吗?”
    碧青道:“所以,咱们也得跟着杜子峰赌一把,赌赢了一本万利,赚他一个盆满钵满,赌输了,也不过当白扔了几个钱。”
    崔九抓耳挠腮的:“你快说,到底怎么个赌法?”
    碧青道:“深州连着闹了数年旱灾,百姓民不聊生,除了饿死的,大多数灾民都跑了出来,现在深州的地简直就跟白捡一样,若我们此时买在手里,将来升值,岂不是赚了一大笔。”
    崔九听完哈哈笑了起来,指着她道:“你是想银子想疯了吧,深州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地都旱的拔裂儿了,人都活不了,往外跑,咱去买了地干啥啊,这不吃饱了撑的吗。”
    碧青瞪着他:“你懂不懂什么叫捡便宜押宝啊,深州的地现在是一文不值,以后解决了旱灾,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时候,难道还会一文不值?你这种榆木疙瘩脑袋做什么买卖啊,回京当你的皇子吃喝玩乐要紧。”说着站起来进屋了。
    崔 九对碧青口出恶言倒不以为意,反正,从一开始这丫头嘴里就没说过自己什么好话,心里琢磨了一会儿,这丫头可是贼精贼精的,哪会做赔本买卖啊,既然她说这买 卖能赚,那就一定成,再说,深州如今的地根本就不值钱,就算买上一千顷,也使不了几个银子,以他们如今的财力,实在不叫个事儿。
    想明白了,忙跟了进去,碧青根本就没进里屋,就在堂屋等着他呢,一见他进来没好气的道:“你怎么还没走?”
    崔九嘿嘿一笑:“我说你如今这脾气,可是越发大了,我不就有些不明白吗,你跟我好好说不得了,至于扭头走吗。”
    碧青:“这买卖本来我一人也能干,不是你哭着喊着要跟我合伙,我才懒得跟你说呢,你不干正好,赶明儿赚了大钱,你别眼热。”
    崔九忙道:“我也没说不干啊,成,你就说,咱这事儿怎么干吧,深州的地可多了,就算咱手里有钱,也不能瞎买不是,怎么也得有个章程。”
    碧青却道:“深州大旱数年,难道朝廷就没想过开渠引水?”
    崔 九:“自然想过,可开渠引水也得有人才成啊,深州如今都没人了,谁来挖渠,难道要把别的州府老百姓弄过去不成,更何况,开渠引水可不是小工程,没有百十来 万银子就甭想,咱们跟南蛮子打了五年仗,国库里差不多打空了,不瞒你说,我母后跟嫔妃们平常的吃穿用度,都是能省则省,这两年刚缓了些,北胡又蠢蠢欲动, 这当口,你觉着我父皇会动用百万两银子在深州开渠吗,深州不过一个州,若是北胡铁骑侵入中原腹地,那可是灭国之祸。”
    碧青倒颇有些意外的道:“原来你也不蠢吗。”
    崔九脑袋扬了起来:“那是,爷好歹也是大齐皇子啊,这点儿事儿还是知道的。”
    碧青道:“若想解决深州大旱,不开渠是不成的,而且,我相信,杜大人一定有法子,过两天就是太后娘娘的寿辰,你要回京拜寿的对不对?”
    崔九道:“爷不回京拜寿,你山坡上那些费心思种出来的桃子,卖给谁去?先说好,爷这个忙可不能白帮,从今儿往后,爷再来摘桃子,不许管爷收钱,上回那几筐桃,沈定山可是找爷要了十两银子呢。”
    碧青道:“那是你,换个人试试,十两银子,一筐都别想买走,再说,你要是自己吃自然不怕,可你呢,跑到京城到处乱送,我这桃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给你这么白送出去,赚谁去啊。”
    崔九摸了摸鼻子:“我以后不送人不就得了,小气劲儿的,你接着说,还想让爷办什么事儿,跟深州的买卖有啥干系?”
    碧青道:“你去扫听扫听,深州开渠引水的图纸,最好画一份,叫人送过来,回头我圈了地方给你,你去深州照着我圈的买就成。”
    崔九也不傻,碧青一说就明白了,担心的道:“爷可跟你先说好,即便有图,也开不了渠,至少近几年不可能,国库里没银子,有银子也得备着跟打北胡呢,不可能干这个。”
    碧青道:“你就照我说的买了,剩下等着分银子就成,哪这么多废话。”
    崔九道:“爷说不过你,随便吧,爷今儿过来就是辞行的,一会儿就回京,你那个桃子是我捎走,还是叫人送过去。”
    碧青道:“太后寿辰还有几天呢,你先回去,等近了,我叫沈定山跑一趟就是了。”
    崔九点点头,站起来走了,到了门口忽的回头道:“恭喜了,过年的时候,不知爷来不来的了,这里先给你道一声喜,省的你说爷失了礼数。”撂下话快步走了。
    碧青怔了半晌儿,才想明白他是恭喜自己跟大郎圆房的事儿呢,忽想起过年的时候,貌似他也该迎娶将军府的千金了,自然不能来冀州,这才提前恭喜自己。
    冬月道:“其实九皇子人挺好的,就是嘴巴坏。”
    碧青嗤一声:“好什么,就一声恭喜就把我打发了,想什么呢,回头我就给他大郎写信,叫大郎找他要贺礼,别人就算了,他这份绝不能少。”冬月扑哧一声笑了。
    碧青想起陆超,站起来往碧兰院里来了,碧兰的院子小,但很精巧,碧兰喜欢花,碧青就叫人栽了两颗海棠,是直接移过来的成树,栽上就活了,到明年开春一开花,这小院就漂亮多了。
    碧青进来的时候,碧兰的丫头夏半正在扫院子,院子里漫了青砖,扫也不过是扫地上落得树叶。
    见碧青来了,夏半忙把扫帚放到一边儿蹲身行礼:“大姑娘。”
    家里的丫头小子没进来的时候,碧青都琢磨定些什么规矩,自己虽不把他们当下人看,但人多了,总要有个规矩束缚才行,要是没规矩,以后有得乱了。
    可自己想了半天,也无处着手,碧青发现自己不善搞这些,最后,这些丫头的规矩礼节都是江婆婆特意过来教的,外头的小子交给了江伯,不过三天就变得井然有序,这时候就能看出世家大族的厉害之处了。
    夏半一行礼,里头碧兰就听见了忙丢开手里的账本子跑了出来,圈着碧青的胳膊道:“姐,您今儿怎么这么闲,快着进屋坐,夏至,快给我姐倒茶。”
    夏至脆生的应了一声,不一会儿端了两杯茶过来,碧青在炕上坐下,见炕桌上满满一大摞账本,不禁有些愧疚:“回头姐再找个人帮你,账太多,要累坏了你。”
    碧兰摇摇头道:“看点儿账算什么累活儿啊,这是快到年根儿底下了,有些忙,平常日子,省事的多呢,再说,下头的账都有账房先生,算好了才归拢上来,我只不过是算咱家的总账,不费什么事儿,不过,姐,今年咱家这个年可是不折不扣的丰年呢。”
    碧青见她两眼发亮,不禁好笑,冬月知道姐俩有话说,奉了茶就把碧兰的两个丫头扯到外头说话去了,屋里只剩下碧青碧兰姐俩。
    碧青索性单刀直入:“碧兰,你可喜欢九皇子?”
    碧兰一愣,脸腾就红了,碧青心都凉了,她就怕碧兰喜欢崔九,要是妹妹执意要跟着崔九,自己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难道要棒打鸳鸯,这种事儿自己真做不出来,莫非要眼睁睁看着她妹子跳进火坑。
    却听碧兰小声道:“姐,您问这个做什么?”
    碧 青不免有些急:“你不是真喜欢他吧,姐跟你说,崔九可不是什么好人,尤其女人这方面烂的简直没救了,不说早定了王妃,就是京里的青楼里也养着个相好的呢, 前些日子还在冀州的噙香院里荒唐了好一阵,那噙香院的头牌花魁不知怎么就知道了崔九的身份,如今到处宣扬,弄得整个冀州府都是他们这点儿风流韵事。”
    碧青还要说什么,却听碧兰道:“姐,我不喜欢他。”
    碧青还有不信:“真的?”
    碧兰点点头:“真的,姐,我不小了,早该懂事了,却总是让姐担心,实在不该,碧兰也明白,齐大非偶的道理,更何况,我也不是真的喜欢他。”
    碧青终于松了口气:“其实这些都是你的私事,姐不该干涉,可姐一想到你跟小海小时候吃的苦,就恨不能你们往后都能顺顺当当的过日子,皇家是个是非窝,不能沾,里头的男人一个赛一个的狠 ,女人一个比一个毒,沾上了不死也得扒层皮,姐是怕你吃大亏。”
    碧 兰脑袋靠在碧青怀里:“姐,有时候我还会想起前几年在沈家村的事儿,一想起来就怕,挨饿还在其次,哪种没有盼头的日子,叫人怕的不行,姐走了之后,我跟弟 弟天天坐在门口,盯着村口望,也不知道等什么呢,直到小五哥赶着牛车来给咱家送粮食,我才明白,我跟弟弟等着姐呢,仿佛知道姐能回去救我们似的,姐说怪不 怪?”
    碧青摸了摸她的头发:“别想了,那些苦日子都过去了,往后咱们过得比谁都好,姐保证。”
    碧兰点点头:“我知道呢,我心里知道,只要有姐,什么都不用怕,姐会把一切都帮我安置好的。”
    碧青叹了口气:“可有些事还是要你愿意才行,例如终身大事。”
    碧兰小声道:“终生大事我也听姐的,只要姐说那个人好,就一定好。”
    碧青松了口气:“那姐可真帮你定了,不合心可别怨姐。”
    碧兰愣了一下,从碧青怀里出来呐呐的道:“我还小呢。”
    碧青:“不小了,过了年就十四了,再说,也不让你现在就成亲,姐是想着先定下。”
    碧兰低下头,半天道:“姐说的是谁?”
    碧 青:“姐瞧着陆超合适,虽说比你小些,却性子好,知根知底,他家的长辈儿你也常见,都是宽和良善之人,最重要的是,你嫁了陆超,就不用离娘家太远,陆家就 在武陵源,到你成亲的时候,姐再给你陪送一栋新宅,也在这儿,你乐意住婆家也成,小两口自己住也成,回娘家来也方便,姐怕你给人欺负,不想你嫁太远,想来 想去陆家最合适,姐是这么想的,你要是不乐意,咱就再选别人,这男的还不有的是,多选几个总能选出可心的来。”
    碧兰脸红的不行,半晌儿低声道:“我,我也没说不乐意……”
    碧青:“这么说,你是应了。”
    碧兰捂着脸:“姐干嘛问人家这个,人家不知道啦。”
    青笑了起来:“好,好,你不知道,姐可知道了,这就找个妥帖的人去商量此事。”说着站起来走了。
    碧兰等姐走远了,才把手从脸上放下来,一想起陆超那个小胖墩儿,脸就发烫,忙去外屋的水盆里洗了把脸,方觉好些。
    碧兰也不是傻子,陆超这些日子天天往自己跟前凑合,她哪会不知道,尤其上回吃饭的时候,他就坐在自己跟九皇子中间儿,九皇子跟自己说一句话,他就岔过去,明显就是捣蛋呢。
    就像姐说的,虽然小胖墩年纪小,可性子却稳,像个小大人似的,说话做事儿都很稳妥,还会做乱七八糟的玩意。
    想起什么,从床柜最底下拿出一只蝴蝶来,木头做的,翅膀上精心描摹的花纹,好看极了,肚子底下的绳子一拉,蝴蝶翅膀就忽闪忽闪的,仿佛真要飞起来一般。
    这是前些日子小胖墩塞给自己的,不知道听见谁说自己最喜欢蝴蝶,就做了一个,想到他做这个时候,没准想着自己,碧兰就忍不住脸红。
    忽 听外头响动,忙把蝴蝶塞到褥子底下,夏至进来,瞄了一眼抿着嘴笑道:“姑娘就别藏了,那个蝴蝶,您哪天不是拿出来看几回呢,奴婢也不是外人,您看就看呗, 奴婢还能笑话您不成,更何况,听大姑娘的意思,往后您也不用如此了,陆公子成了咱们姑爷,这样的东西还不有的是。”
    碧兰脸红的不行,扯着她捶了两下:“叫你胡说八道,胡说八道,哪来的什么姑爷……”
    夏至咯咯笑着挣开道:“陆公子天天拽着少爷往咱这院子跑,那心思早摆在面儿上了,姑娘也不用害臊,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都是该着的。”说完见碧兰跳起来要抓她,一溜烟跑了。
    碧青心里的大石头没了,脚步都觉轻快了不少,琢磨着这事儿还得劳烦王大娘,王大娘跟陆家住隔邻,两家常有走动,虽说猜着陆家的意思,毕竟这事儿没明明白白的说出来,得先让王大娘去探探陆家的口风。
    故此,这天晚上刚吃了晚上饭,王大娘就去陆家串门子了,东拉西扯的说了半天话儿才走,等她走了,陆超娘跟婆婆道:“娘,您可听见王大娘的话了,您说是啥意思?”
    老太太笑道:“还能是啥意思,咱家小子的亲事成了,赶紧着,找人叫明钧家来,说有大事商量。”
    陆超娘道:“相公如今正在普惠寺的工地上呢,那是正经事,叫回来不妥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