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周周复年年 > 分卷阅读32
    华盛顿大学,而选择了她所要去的慕尼黑大学。

    “因为慕尼黑大学给了我全额奖学金。”

    以方早的家境,即便她没有拿全额奖学金,出国念书也不会是太大的负担,更何况是周声。但她很快就想起了他复杂的家庭环境,顿时明白,他想尽快地独立,所以那么热的天还在外面打工。

    她看向周声的目光又带了一点钦佩:“报到的时候我们一起吧,相互也有个照应。”

    “好。”

    方早不知道的是,周声因为执意学医,被母亲姚苏云断了生活费,即便他有全额的奖学金,欧洲巨额的生活费也让他难以招架。这并不是他唯一的一份工,傍晚结束商城的工作,他还要坐车去三公里外做家教。饶是这样,他仍不愿意向姚苏云妥协,这些年来,他一直都希望得到她的肯定,但现在,他放弃了。

    他虽不愿意,但必须承认,世界上有的事情,你即便竭尽全力,也无法做到。

    他看向站在远处的方早,她的父母就站在她身边,低头和她说话。方早不知道说了什么,被她妈掐了一下,她瞪圆了眼睛,却敢怒不敢言。

    虽然她是在父母的掌控下成长,整个家庭教育方式极其不健康,一点都对不起高级知识分子的名号,可终归,他们还是爱她的。

    周声并不羡慕,只是觉得有些失落。他回头看了一眼机场来来往往的行人,哪一个都与他无关。

    “周声。”

    他抬头,方早正对着他笑,顶着一头卷毛,露出了八颗牙齿。

    那是方早第一次坐飞机,也是方早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开父母。

    从收到录取通知书到在安检口与父母分别,看着他们小声拜托周声照顾自己,方早并没有一丁点儿不舍和难过,甚至带着解脱的心情,终于要脱离父母的掌控。

    她再也不用背负着令人心虚的“天才”名号,到了德国,没人知道她是谁,她会有一个新的开始。

    在她看来,德国和中国不过就差了七个时区,通信工具这么发达,不忙的时候,他们可以每日联系,虽然她不愿意这么做。

    这种轻松一直持续到她上了飞机,当飞机缓慢上升,她从窗口俯视南泽,看着它越来越小,兴奋才慢慢褪去,心底空落落的,一时难以用言语形容。

    她转头看向身旁的周声,他一直闭着眼睛休息,睫毛却在微微颤动,并没有睡着。

    “周声,我有一点点难过。”方早低声说,“我也说不出为什么,就是感觉很失落。”

    周声睁开眼看她,眼底一片澄澈。他动了动嘴唇,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安慰她,却发现这并非自己擅长的,只好笨拙地轻轻伸出手拍了拍她的肩膀。

    他的动作很轻,轻得方早以为是自己的错觉。

    “我会照顾你。”他说。

    方早一头雾水,又想起机场里父母对周声的拜托,笑了笑:“我妈就是控制狂,在家要控制我,出门还给我找了个监控。”

    周声没有再回答,但接下来的路程中,他很好地兑现了这一承诺。两次转机,皆是他帮她提行李,连背包和拎包都抢了去,他把自己的箱子推给她:“你帮我推着。”

    方早只好照做,这才发现,周声的箱子比看起来还要轻,她推起来一点都不费力,感觉里面甚至没有装满。

    周声走在前面,时不时回头看她有没有走丢。

    从中国到德国,包括延误和等待换乘的时间,他们整整用了二十六个小时才抵达慕尼黑。抵达城区,两人均是疲惫不堪,周声仍坚持将方早送到了公寓,再回学生寝室。

    慕尼黑大学与慕尼黑工业大学等其他几所公立高校同坐落在市中心,学生寝室并不像国内一样归学校管理,而是由Studentenwerk管理,学生寝室僧多肉少,方早不像周声那么幸运,她没有申请到学生寝室,所以找了Studentenwerk推荐的私人房源,离学校并不远,只是房租比学生寝室要高出不少。在国内的时候,宋敏诗已经拜托了朋友帮方早看了房子,而且打扫了一遍,所以环境还是不错的,她一到了就能入住。

    方早所租住的公寓是两室一厅,房东是个白人老太,就住在顶层。房东告诉方早,她的室友也是个中国女留学生。方早到的时候,却没有看到人,房门口堆了许多没拆封的箱子,上面贴了海关的清单,应该是从中国寄过来的。

    比起周声的单个行李箱,方早自己带了两大箱子东西,除了书和衣服,基本都是宋敏诗帮她整理的,她都觉得太多,也不知道她的新室友这密密麻麻的几箱子到底装的是什么东西。

    方早放好东西洗漱后,直接倒头就睡。十月份的德国还是夏令时,与中国有着六个小时的时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