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34章 山月吐微四更天
    【一】《赤枣子.风淅淅》纳兰性德.词

    风淅淅,雨纤纤。

    难怪春愁细细添。

    记不分明疑是梦,

    梦来还隔一重帘。

    微风吹拂,细雨蒙蒙。

    主丧人让于慕凡带着姊妹们先回去。清婉和慕凡跪谢了主丧人和帮忙修坟的邻舍,然后与至亲悄然退出墓地[1],留下母亲,将永远安息于此。

    清婉默默地走着,知道有一双眼睛在一路跟随。上车之前,她回头看了一眼。

    修染就站在雨丝里,那每一根丝雨都将清婉心底的愁怨加剧。

    往事已在脑海里渐渐模糊,那些美丽的过往,究竟是真还是梦,清婉也分辨不清了。纵然是梦,为何触手可及?如果是真,为何又隔着一重雨幕,让她无法接近。

    修染也是两眼含泪,盈盈欲滴。

    清婉心里明白:修染的眼泪,绝不是为逝去的舅妗而流,而是为她,为苍天对她的折磨而心痛……此时的修染,当然还不知道,清婉就要辜负他的一片痴心了……

    “唉~让我如何开口对他说呢!”清婉只能无语凝噎,唯有泪眼相视而已。

    婆婆于璐在车上喊了一嗓子,催促道:“婉儿,下着雨,你站在那儿干什么?为何还不上车?”

    清婉一拭泪水,转身上了马车。

    清婉刚一坐稳,婆婆又问:“你刚才在下边等什么?”

    清婉说:“下雨了,我怎能忍心让母亲一个人在那里淋雨。”

    “你娘在新屋里面住的很好,雨淋不着她的。”

    “小姑。”清婉结婚这么长时间了,还是无法改口称婆婆。

    不过,于璐也不在乎,便应了一声“唉”。

    “您说,刚才还有大太阳,怎会转眼就是雨天?是不是我娘有什么冤屈呀?”

    “你娘能有什么冤屈。下雨,表示你娘感受到了你们的爱,这是她流下的感动泪水。”于璐高兴地笑道,“雨要是再大些,会更好!”

    清婉抬起泪眼望着于璐,心道:这个小姑婆婆,什么人呀!你不是打小和我母亲要好么?如今我母亲在野外里淋雨,你却嫌雨还不够大……

    只听于璐说道:“俗话说,‘雨打坟,出贵人;雨打棺,财人疏。’这说明,我们于家,要出贵人了。”

    “出贵人?”

    “是呀,我们于家一定会出个大官。”

    “我爹的官,还不够大?”

    “你爹算什么官儿?他是太医,虽是三品,但是虚职。你弟弟一定是一个不低于三品的朝廷命官。”

    “我,哪个弟弟?”

    “傻姑娘,当然是你的亲弟弟了。你娘会在那里淋着雨,保佑甄姨娘的儿子做大官?”于璐笑道,“所以呀,你要细心照顾好你这个小弟弟,让他多学能耐,快快长大成人。等他做了大官,有了厚禄,你不就跟着享福了?”

    【二】《悼亡-其三》梅尧臣.诗

    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

    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

    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

    忍此连城宝,沉埋向九泉!

    母亲入土为安的当晚,着实下了一场大雨。

    清婉坐在母亲的牌位前,上了一夜的香,烧了一夜的纸,听了一夜的雨。

    从“头七”到“满七”这七七四十九天的日子里,清婉都要待在娘家为母亲“烧七”的。

    这天早晨,婆婆于璐又回到了娘家,为亡嫂过“二七”。她和清婉带领着一帮姊妹来到坟前。

    婆婆突然发现,于暮羽拿的“引魂幡”棒子上,发出了密密麻麻的长柳芽,而作为长子的于慕凡,他所持的“哭杖”却一芽不发。于璐喜在心里,她朝清婉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让清婉也看清楚些。

    于璐协助清婉烧完了“二七”,便拉着守墓人李贵来到了一边,她掏出了一两纹银给了李贵,并叮嘱他道:“你要好好看守坟墓,不要让他人伤了那枝发芽的柳枝。”

    李贵感激地接过了银两,说道:“请三小姐大可放心,小的定会诚心照料,细心修饰墓地一切的。”

    在回家的路上,于璐看着清婉哭红的双眼,兴奋地说道:“看到了么?那发的大芽子,羽儿的官职,一定小不了……”

    清婉却道:“您怎肯定是暮羽,而不是慕凡?”

    “他的‘哭杖’发芽了么?再看他娘给他起那名字……慕凡,慕凡,就是一个凡夫俗子……你说怪不怪吧,同样是一根柳枝截下来的两段棒子,为何暮羽会发芽,慕凡的却不长呢?慕凡也看到了,他心里一定不是滋味……我跟守墓的李贵说了,让他好好地看守孝棒,可不能让叵测之人给拔掉了……”

    清婉问:“慕凡也是您的侄子,还是您的外甥呢,甄姨娘又是您的大姑子,怎么让人感觉,您一点儿也不为慕凡好?”

    “我不是不为慕凡好,我是生他娘的气!” 于璐愤愤地说,“要不是甄氏从中作梗,你小姑母凭着一大家闺秀,怎能嫁给那一无是处的浪荡公子甄友乾?”

    看到婆婆生气的样子,清婉赶紧转移话题,问道:“这孝棒发芽,真能做大官吗?”

    于璐很自信地说:“古语道,‘孝棒发了芽,财富遍天下;拔了丧葬棍儿,子孙穷底箅儿。’我们的羽儿是一只神鸟,就算做不了高官,也会是名震天下的巨贾……”

    ————————————

    注释

    [1] 古代的殡葬制度

    一、埋葬制度

    1.坟墓规格

    中国传统的葬式是土葬,土葬必有坟墓。

    实施土葬,要把死者安放在棺木中,然后把棺木埋入土穴,埋棺之处叫做墓,也叫做茔。在墓地埋棺之处地面上堆土成丘,叫做坟,也叫做冢。

    在整个封建社会,坟墓等级分明,官爵越高,墓地越大,坟头越高。

    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家族墓地具有神圣的意义。在中国,依恋祖宗坟墓,被认为是人伦大端,死后不准葬入祖坟,则是对有罪子孙的严厉惩罚。

    2.葬具

    是指盛放死者遗体的用具,土葬所用称为棺。据说最早的棺是瓦制的,亦即陶器,商代以后才用木棺。

    套棺是一层一层紧套在一起的,如果在棺或套棺之外隔较大的空隙再加一层,就叫做椁。

    棺椁之间的空隙可用来置放随葬品。

    《荀子.礼论》有“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的说法,据《檀弓》、《丧大记》的记载,天子当是五棺二椁,诸侯为四棺一椁或三棺二椁,大夫为二棺一椁,士为一棺一椁。

    二、丧礼制度

    丧礼是与殡殓死者、举办丧事、居丧祭奠有关的种种仪式礼节,在古代为凶礼之一。《周礼.大宗伯》:“以丧礼哀死亡。”古人把办理亲人特别是父母的丧事看作是极为重要的大事。

    1.死的说法

    以《仪礼》的记载为主要依据的中国古代丧礼制度,等级分明。同样是死,说法就尊卑有别,“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2.丧服礼节

    中国封建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以父宗为重。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在此范围内的亲属,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为有服亲属,死为服丧。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礼记.丧服小记》所谓“上杀、下杀、旁杀”即此意。

    丧服制度是用于居丧期间的服饰制度,主要表达对死者的悼念和居丧者失去亲人的悲痛心情的一种形式,所谓“饰情之表章”。

    《仪礼.丧服》所规定的丧服,按照亲属关系的远近亲疏,服制按服丧期限及丧服粗细的不同,分为五种,由重到轻分别为斩衰(cuī)、齐衰(zīcuī)、大功、小功、缌(sī)麻,合称“五服”。

    (1)斩衰

    这是最重的丧服,适用于诸侯为天子、臣为君、子为父、未嫁之女为父、承重孙(长房长孙)为祖父,妻妾为夫,父为长子所服。

    衰亦作缞,是麻质丧服上衣,裳为下衣。斩是不加缝缉的意思。斩衰裳用最粗的生麻布制作,断处外露都不缝边,简陋粗恶,用以表示哀痛之深。斩衰裳内衬白色的孝衣,后来更用麻布片披在身上代替,所以有披麻戴孝的说法。

    杖,也就是后世俗称的哭丧棒,竹制,高与胸齐。用杖有两重意义,一是表示丧主的身份,在传统丧礼中,只有孝子用杖;二是表示“孝子丧亲,哭泣无数,服勤三年,身病体羸,以杖扶病也”。

    斩衰之服的丧期是三年。在这三年期间,居丧者不得婚娶,不得赴宴,不得听音乐,不得游戏笑谑等。东汉以后,如是现任官员,必须离职成服,归家守制,叫做丁艰或丁忧。丧期结束,才能重新复职。

    (2)齐衰

    齐通纃。齐,下衣的边。其服以粗疏的麻布制成,衣裳分制,断处缉边,缘边部分缝缉整齐,故名“齐衰”。有别于斩衰的毛边。

    齐衰在“五服”中列位二等,次于斩衰。具体服制及穿著时间视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分四个等级:

    ①齐衰三年:适用于在父已先卒的情况下,子及未嫁之女、嫁后复归之女为母,母为长子。

    ②齐衰杖期(jì):适用于父尚在世的情况下,子、未嫁之女、已嫁复归之女为母,夫为妻。齐衰杖期丧服与齐衰三年完全相同,所不同的只是丧期较短,仅为一年。

    ③齐衰不杖期:适用于为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未嫁之姐妹、长子以外的众子以及兄弟之子、妾为女君(夫的正妻)所服,时间为一年。

    ④齐衰三月:适用于为曾祖父母,高祖父母。齐衰三月丧期很短,仅为三月。

    (3)大功

    亦称“大红”,是次于“齐衰”的丧服,用粗熟麻布制做。

    又次于齐衰一等,适用于为从父兄弟,已嫁之姑母、姊妹、女儿,孙女,嫡长孙之外的众孙(包括未嫁的孙女),嫡长子之妻,妻为夫之祖父母、伯叔父母以及夫之兄弟之女已嫁者,都是大功之服。

    大功的丧期为九个月。

    (4)小功

    亦称“上红”,是次于“大功”的丧服,用稍粗熟麻布制成。

    又次于大功一等,适用于为从祖父母,堂伯叔父母,长子外的诸子之妻,外祖父母、从母(姨母)。此外,妻为娣姒(妯娌)、夫之姑母、姊妹,也服小功。

    小功丧期为五个月。

    (5)缌麻

    这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用较细熟麻布制成,做功也较“小功”为细。

    适用于为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曾孙、玄孙,姑祖母,姑表兄弟,舅表兄弟,姨表兄弟,岳父母,舅父、女婿、外甥、外孙。

    缌麻丧期仅为三个月。

    3.丧服制度与宗法制度的关系

    (1)丧服的等级差别,清楚地显示了如下特点。

    ①父系、母系有别

    一个男子的亲属:父党为宗族、宗亲,母党为外亲,妻党为内亲。在父权社会中,只重宗族、宗亲。

    ②亲疏有别

    丧服制度偏重父系,五服的轻重主要体现父系宗亲之间亲疏不等的血缘关系。根据五世亲尽的原则,从本身算起,往上往下有服之亲都只推到第五代,已出五服范围,就无需为之服丧了。

    ③男女有别

    丧服制度中,男女的不平等是十分明显的。如夫妻之间,妻为夫服最重之丧斩衰三年,夫为妻则只服齐衰杖期。

    ④嫡庶有别

    妻、妾的地位尊卑不同,有严格的区别。《丧服》规定妾为妻服齐衰不杖期,妻为妾则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