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51章 料得行吟怜长叹
    【一】《西厢记》[1]王实甫.元曲

    娇羞花解语,温柔玉有香。

    一整天,柳如烟过得是相当地快乐。

    今天,柳如烟和虞美盼来了个天地大反转。小如烟倒像个大小姐,而美盼却像个受气的小媳妇。

    美盼为了博得柳如烟的欢心,她特意给如烟换了个飘亮的新式发型——

    美盼亲自给如烟洗了头发,怕她感冒受凉,特意拿了条线毯给她蒙在头上。等头发干了后,用一只梳把尖尖的木梳给她梳理顺了长发;她从左侧开始,取起一缕发丝,用纤纤手指打一个扣儿;用梳子的尖把挑起最近的另一缕发丝,从发扣中穿过而出另一个扣子;再勾起一缕发丝,再从扣中穿出一个扣子,依此类推,排出一排横向的麻花扣辫子,围在了后脑勺上。

    弄好了发式,美盼拿起了铜镜,从后边照着给如烟观看。

    看到自己如此漂亮的发型,如烟眉开眼笑,赞美道:“盼盼姐如此聪慧,是谁教你的手艺?”

    看到如烟满意,美盼也心安了许多,说:“这是我在京城时,跟波斯姑娘学会的。”

    如烟站起身来,转了一个圈,下垂的秀发随着少女的舞动,飘飞了起来,活脱脱一个小天使。

    柳如烟来到楼窗前,向窗外望了望,道:“盼盼姐,今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晚间的月色定必佳妙,我去准备香案,咱们到花园烧香拜月,怎么样?”

    美盼犹豫了一下,心想:以后办事可要多加小心了,弄不好就上了这小狐狸的当,便问,“干嘛要拜月?”

    “今天是十五,月儿圆圆,拜拜月神,寄托情思。”

    “我没有情可以寄~”

    “祈福保平安,总可以了吧!”

    “好好姐,今晚也拜月吗?”

    “她明天拜。”

    “为何不一起?”

    “那么多人一齐拜,月神怎忙得过来!”

    美盼心想,在自己院子里,总不会有什么问题吧!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你在这儿等我,我去准备香案。”说完看到如烟一溜小跑,飞下楼去。

    美盼急忙喊住了她,她把着门框悄悄说:“好妹妹,有的事儿,可不能跟我母亲说~,只有你我两个好姐妹知道就好。”

    如烟笑了笑,“知道了,我如烟的嘴巴是最严的……”

    【二】《道话》明本.诗

    团团相聚火炉头,

    商略沩山水牯牛;

    一语忽投人拍手,

    满天霜月下西楼。

    如烟来到了厨房,见小和尚悟尘正在熬药汤。可能是柴火没干透,弄得到处是乌烟瘴气的,脸上也是满脸的灰尘。

    如烟打趣道:“小师父,你在干嘛呀?”

    悟尘本就心里烦躁,又见来了个捣乱鬼,便头不抬眼不睁地说道:“没看到我在熬药吗?”

    “熬药就熬药吧,干嘛要撅着个屁股?”

    “没看见,我在吹火苗?”

    “火苗够大的了,都烧到你的头发了。”

    “我哪来的头发?”

    “烧掉了嘛!”说完嘻嘻笑了起来,“你不见都烧到你头皮了?”

    悟尘抬起头,摸了摸自己的小光头,又低下头捣鼓着木柴。

    就在一低头的瞬间,如烟忽然发现了小和尚头上的戒疤,便又打趣道:“小师父,我说你烧着头顶了,你是否不信?”

    “哪里烧了?”

    “你没感到烧了两个疤?”

    “那是戒疤。”

    “戒疤?为什么有的师父没有呢?”

    “修成正果的僧人才会有。”

    “你修成正果了?”

    “那当然。”

    “那你为什么只有两个戒疤,而明长老却有九个?”

    “我还没有达到我师父的境界。”

    “你到什么境界了?”

    “第二层。”

    “有什么说法吗?”

    “第一颗戒疤,称之为‘清心’,接下来的一两年内,如果表现良好,则有资格得到第二个戒疤,名为‘乐福’。”

    “那么,戒疤最多的是几颗呀?”

    “十二颗”

    “你们普救寺有十二颗戒疤的长老吗?”

    “在世的没有,圆寂的法本方丈应是十二颗。”

    “就是长生殿的画像上的长老吗?”

    “是啊。”

    “可画像上的长老并没有戒疤呀?”

    “你去过长生殿拜祭过?”

    “是呀~”

    “和尚头顶上烧戒疤是从元世祖时期开始的,以前的和尚是没有戒疤的。”

    “那你说法本长老有十二颗戒疤?”

    “我说,如果法本长老活到现在,应该有十二颗戒疤!”

    “嘻,嘻,”如烟捂嘴偷笑,“活到现在……”看到小和尚生气地瞪着她,便赶紧闭上了嘴。

    悟尘问道:“你还有什么事吗?”

    “噢,我和虞小姐今晚要拜月,来这里取祭品……林厨娘去哪儿了?”

    “去给老爷送药汤了。”

    “送药汤?汤药不在炉子上熬着嘛。”

    “这是第二份。你快去找她吧,好像她要出门办什么事儿……”

    知道小和尚在撵她走,柳如烟只好知趣地找林厨娘去了。

    ————————————

    注释

    [1]西厢记的语言艺术

    《西厢记》包含丰富的修辞技巧,有人做了统计,全剧运用的积极修辞手法达到三十四种之多,可以说是集我国古代戏曲修辞之大成,成为我国古代戏曲修辞手法运用的理想范本。

    作者王实甫采用古典诗词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既吸收了古典诗词语言的精华,又提炼、融会生动的民间口语,加重文章的斑斓色彩,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使这部作品辞藻纷呈,艳丽典雅。

    在博取众长的基础上,熔铸冶炼,形成自身华丽秀美的语言特色。

    这种特色是形成全剧“花间美人”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没有语言上这种五色缤纷的艳丽姿采,“花间美人”就要黯然失色。……其文采灿然的语言特点,绝不是堆砌词藻,雕字琢句得来的,它和形式主义的专门搞文字藻绘的作品毫无共同之处。

    全剧虽然华美,文采璀璨,却自然、流利、通畅,绝无滞涩、雕琢、造作的毛病。

    因此明代戏曲评论家何元朗认为:“王实甫才情富丽,真辞家之雄。”

    作者不仅善于熔炼方言口语入曲,而且更善于熔炼古典诗词入曲,甚至把口语和古典诗词杂糅在一起而丝毫不显生硬牵强。

    俗话说“量体裁衣”,《西厢记》很多地方是“量体借衣”,借用前人的现成语句和意境而不显“借”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