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76章 梅花弄影笑新月
    【一】《禁林春直》李昉.诗

    疏帘摇曳日辉辉,

    直阁深严半掩扉;

    一院有花春昼永,

    八方无事诏书稀。

    树头百啭莺莺语,

    梁上新来燕燕飞;

    岂合此身居此地,

    妨贤尸禄自知非。

    四天后,京城传来了敕谕[1],诏书上是这样写的:

    “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

    朕惟治世以文,戡乱以武。而军帅戎将实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乃能文武兼全,出力报效讵可泯其绩而不嘉之以宠命乎。

    今反贼也先帖木儿屡叛朝廷,扰我子民,乃大元之疾患。尔屡历战事,久经沙场,运筹帷幄,擒得此贼。其功甚伟,特加封大司马,赏金万两。

    反贼也先帖木儿交与陕西行御史台押往京师,所获五千降兵交由巩昌路都总帅府处置。

    另曰,朕闻爱卿痊愈,甚慰。然请赴云南招抚之事,稍缓。陕西连年灾情,讫地方饥馑,朕忧虑矣。尔速去陕西,协助陕之官员,赈灾救民。陕西平稳后,方速去云南。

    另敕,成都解元完哲笃,忠勇可嘉,赏金两千,其秩铨录入吏部备用。

    敕命.至顺三年五月廿二日.之宝。”

    汪寿昌听完诏命,大喜。

    心想:真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没想到自己躲在普救寺里养个病,躲个清闲,都能升官发财。

    看到汪寿昌高兴的样子,柳好好问道:“怎么没给完盛封个什么官?”

    汪寿昌说:“他嘛,已经在吏部做了录记,等有合适的位子一定会给他个官做的。”

    “那得猴年马月?”

    “做官这事儿都得等,得有合适的空位子给他们嘛。”看到柳好好有些不懂,又道,“等有些官员退了休或病故了,倒出了位置才好补缺就任。你没见,翰林院里有多少进士在等着补位?”

    “关键是,完盛等不了!”

    “他为何等不了?人家那么多进士都能等,一个举人为何不能等的?”

    “就因为他是个举人,虞夫人才不是很情愿完盛和美盼的亲事。老太太总感觉是门不当户不对的……如果有合适的位置,吏部那些官员,是不是得先挤着那些进士就任呀?”

    “那是自然,终归人家是十年寒窗考取的进士,而完盛才是个小举人嘛。”汪寿昌笑着对柳好好说,“谁有你这么好的福气,不用考进士,就是‘同进士出身’的正八品校书郎?你要用心工作,还会有提升机会的。”

    “诏书上根本就没有提及我的名,怎会提升我?”

    “你-还用皇上-升你的官吗?老夫我自有办法。”

    “我倒是不急,你先提拔一下完盛吧。”

    “有机会,我会的!”

    “眼下不就有个机会嘛。”

    “哪来的机会?”

    “皇上不是让您去陕西赈灾嘛,逮住几个贪官、庸官,来一个革职查办,不就给完盛倒出位置来了……”

    汪寿昌笑了笑说:“你呀你,真是最毒不过女人心啊!”

    “这怎是狠毒?”

    “最起码也是存心不良嘛。”

    “让这些贪官、庸官占着茅坑,却不为百姓办事,才是存心不良呢!”

    “好了好了,我说不过你。你安排下去,我们明天一早就去陕西。”

    “好的,大人,我就去准备了。”

    柳好好心情不悦地出了汪寿昌的房门,心想:自己出了一大顿力,什么好处也没捞着。而你汪老头,不仅升了官,还奖了一万两银子。你说你,就不能分给我点儿?贪老头,真抠门!

    【二】《赖婚》凌濛初.诗

    嫁女须求女婿贤,

    贫穷富贵总由天。

    姻缘本是前生定,

    莫为炎凉轻变迁!

    自从答应了完哲笃的婚事,虞夫人的心里就没有踏实过。

    汪寿昌一走,她便打算策划着如何赖婚,她来到了西厢看望完哲笃。

    听说师母来了,哲笃急忙把她接进书房,分宾主坐定。

    虞夫人说:“完盛啊,来此习惯否?照看不周,还请鉴谅!”

    哲笃道:“多谢师母关怀,学生不胜感激!”

    虞夫人又说“完盛,你安心在此,不必见外,和在家里一样。至于你和小女的亲事,本该早日成婚,但有一事,也许你也知晓——你老师在五年前,已给小女中表联姻了。可现在我又答应了你,一女许两家,总得退一家吧。这不,今天,我已派虞总管去京城她舅家退亲去了,等到有了回音,即可为你和小女成亲。”

    这些话,都是虞夫人应付哲笃的。她之所以这么说,不过是缓兵之计而已。

    当然,虞总管确实是去了京城,但他去京城却不是去退亲的,而是商量舅家能否提前迎娶,去确定结婚日子去了。

    接下来的时间,完哲笃除了去看望老师,聊一会儿天;就是在自己屋里闷着,或读会儿书。

    哲笃心里奇怪:为什么他去老师那里,总也见不到小师妹?心里有点很不是滋味,但也无计可施。

    ————————————

    注释

    [1]敕谕

    在中国古代,帝令也不全称为“圣旨”。

    据《中国圣旨大观》一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帝王之令分别称作“命”“令”“政”,直到宋代才开始通称帝令为“圣旨”。

    圣旨的开头语也不全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是历朝历代各有其别:

    唐朝时,圣旨开头语多是“门下”两字,因为圣旨一般由当时的门下省审核颁发,如《肃宗命皇太子监国制》的圣旨,开头语便是:“门下,天下之本……”也有用“朕绍膺骏命”“朕膺昊天之春命”等词作开头语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圣旨开头语多用“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八个字,以阐明天子的“正统”。

    蒙古族的最高天神是长生天,所以元朝时期的圣旨开头语一律是“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

    最早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作为圣旨开头语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也就是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出现于圣旨中,始于明朝。

    据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一书记载,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将南京更名为“应天府”,将宫中最大的金銮殿取名为“奉天殿”。为了彰显其“天子”的合法性,他自称“奉天法祖”,还在手持玉圭上刻了“奉天法祖”四字。后来,为了寻找“奉天承运”的“理论根据”和有力佐证,朱元璋还自撰了《御制记梦》一文,文中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他梦天宫,见到了“道法三清”,紫衣道人授以真人服饰和法剑等情节。自此,朱元璋开始自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他再颁发圣旨时,便以这八个字作为“开场白”了。后世沿传,便形成了圣旨开头语的固定形式。

    而值得一提的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正确断句法应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不是时下影视作品中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