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209章 从今觅醉其当勉
    【一】《古玩店》对联

    揽天下百世精品 阅世间众生万象

    刘基欣然和纪绪来到了街上的古玩书画店。

    这家古玩店的店面不算太大,店外的门面也没有过多的装饰,门店的两边有一副对联:“揽天下百世精品,阅世间众生万象。”

    走进店内,眼前豁然一亮,店的内外让人感觉绝然不同。

    正对门口的是一件两米多高的木制屏风,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一看就知价值不菲。

    绕过屏风,环顾四周,更有些让人目瞪口呆的感觉。

    店铺两侧的墙边摆放着红木的货架,架子上面摆放着大大小小的陶瓷制品,店铺中央放着一墩石器,看起来有些像水缸又有些像喝酒用的杯具。奇怪的是石器内只养了两条金鱼,一红一黑……

    看到这儿,纪绪感觉到这里的店主真是好笑,偌大的缸内怎么只养了一红一黑两条鱼?

    但刘基明白这其中的奥妙,他朝纪绪笑了笑,提醒道:“你,可要当心了。”

    目视店铺的正前方,左右各有两根红木柱子,就像庙宇寺院中的那样,两根柱子上分别挂了一刀一剑。左边的柱子上挂的是一把木制黑色的大刀,刀有一米来长,上面还挂着一颗绿色的玉石坠件;而右边的柱子上却挂着一把铜钱剑,那些长有铜锈的铜钱被一根根红线串成利剑的形状,剑长一尺左右,两样饰物虽然没有那些真刀真剑那么锋利,但其工艺却是无以伦比的。

    再看两根圆柱中间摆放着一张香案,香案正中不知摆放着什么东西,半尺来高用红布盖着,前面放着几盘水果。

    【二】《题赵孟頫鹊华秋色图》[1]乾隆.诗

    昔览天水是图时,

    不信名山能并美;

    今登济城望两山,

    初谓何人解图此。

    店主笑眯眯地迎了上来。

    他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看起来很儒雅,“两位公子有何需求?”

    纪绪说道:“想寻一幅上等的字画,不知老先生可有?”

    老店主说道:“那你可算来对地方了,我这当代书画四大名家[赵孟頫、吴镇、黄公望和王蒙]的作品都有,两位稍坐片刻,老朽去去就来。”说着老者走入内室。

    就在老店主进去找画的空当,刘基顺手抄起一本天文书,翻看了起来。对于书籍,刘基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不一会儿,老者抱着画走了出来,看到刘基在聚精会神地看书,便说:“公子若是喜欢,这本书便送给你了。”

    刘基回应道:“此书已经在我的胸中了,我还要书何用?”

    老者不信,便拿过书来验证,果不其然,随即对眼前这个年轻人肃然起敬了起来。老先生放下书,对刘基说:“这是赵孟頫和王蒙的,你们先看着,我再去找其他两位的。”

    这三幅画一幅是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其余两幅是王蒙的《青卞隐居图》和《春山读书图》。

    纪绪打开了字画,问刘基真假。

    刘基指着赵孟頫在《鹊华秋色图》上的题款说:“这是元贞元年十二月,赵孟画的一幅大画,取名《鹊华秋色图》。描绘的是齐州[今济南]华不注山和鹊山一带的秋景。画境清旷恬淡,表现出恬静而悠闲的田园风味。看这题跋的笔迹写法,像是松雪道人的手笔……”

    不一会儿,老者又捧出了三幅,一幅是黄公望[2]的《九峰雪霁图》,另两幅是吴镇的《双桧平远图》和《渔父图》。刘基问了一下价格,老者一一作了答复,纪绪觉得档次不够。

    刘基问老者:“老先生,你是否可以把你的镇店之宝拿出来,让晚生一饱眼福?”

    老者摇了摇头说:“老朽的镇店之物,不是字画,乃汉玉也。”

    刘基肯定地说:“老先生此言差矣,你有一副字画是稀世珍宝,只是你不敢明示小生而已。”老者面色一惊。

    刘基接着说道:“老先生大可放心,购得此物只是小生喜爱,不会明示他人,更不会告知他人在何处所得。”

    老者想了想,小声耳语道:“老朽确有一物,待老朽取来一观。”

    纪绪惊奇地看着刘基,小声问道:“难道仁兄真能神机妙算?你怎知他这里有稀世之宝?”

    “每个店都有稀世之物,但越是‘稀罕之物’越是异道而来。所以,若不是诚信之人,店主一般不会明示。”刘基笑了笑,又道,“开端兄,刚才进门时,你没发现香案上供着的是什么?”

    “什么?我还真没注意。”

    “是装画轴的盒子,放什么贵重物的盒子还需要供奉在香案上?定是镇宅之宝嘛!”

    纪绪频频点头表示赞许……

    ————————————

    注释

    [1]《鹊华秋色图》

    电视剧《延禧攻略》中,乾隆为了向璎珞示好,赏赐了自己珍藏的《鹊华秋色图》,没想辗转到了太后的手里……

    《鹊华秋色图》画的是山东济南华不注山和鹊山一带的秋景。自《鹊华秋色图》诞生之日起,就成为和济南有关的最有价值的画作和艺术品,也成为济南的代名词。提起这幅画,人们自然就能想到济南。

    《鹊华秋色图》上存在收藏者的众多题跋和印鉴。

    作者在画中题款:“公谨父,齐人也。余通守齐州,罢官来归,为公谨说齐之山川,独华不注最知名,见于左氏,而其状又峻峭特立,有足奇者,乃为作此图,其东则鹊山也。命之曰鹊华秋色云。元贞元年十有二月。吴兴赵孟頫制。”

    乾隆的题跋是一首诗,《题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昔览天水是图时,不信名山能并美。今登济城望两山,初谓何人解图此。因命邮致封章便,真迹携来聊比似。始信笔灵合地灵,当前印證得神髓。两朵天花绣野巅,一只灵鹊银河涘。是时春烟远郭收,柳堤窣绿花村紫。天光澹霭水揉蓝,西鹊东华镜空里。留待今题信有神,不数嘉陵吴道子。”

    赵孟頫(fǔ)(1254年—1322年),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2]黄公望(1269-1354年),本名陆坚,字子久,号一峰,江浙行省常熟县人,元代画家。后过继永嘉府平阳县(今浙江温州苍南县)黄氏为子,居于虞山小山,因改姓黄,名公望。中年当过都察院掾吏,后皈依“全真教”,别号大痴道人,在江浙一带卖卜。

    他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之法,得赵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画笔力老到,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

    晚年以草籀笔意入画,气韵雄秀苍茫,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擅书能诗,撰有《写山水诀》,为山水画创作经验之谈。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