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16章 独酌自饮不待劝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

    关于火锅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隋炀帝时代的“铜鼎”,就是火锅的前身;另一种说是火锅始于东汉,出土文物中的“斗”就是指火锅。可见火锅在我国至少有1900年的历史了。

    而四川火锅早在左思的《三都赋》中就有记录,其历史也不少于1700年。

    【一】《踏乡记》生意经

    纪绪来到了“资州酒肆”。

    陈月婵问:“纪大人想吃点什么?我这儿,直辖饭铺的特色菜都有。”

    纪绪说:“你给推荐一下吧。”

    “我建议大人涮羊肉。”

    “这个季节适合吃羊肉吗?”

    “是的,大人。很多人认为羊肉只适合冬令进补,夏天食用则不合时宜。但我听来我店就餐的郎中说,夏天吃羊肉,更助于体内驱寒解毒,对提高人在高温天的抗病,十分有益。老郎中还特意强调说,‘冬吃羊肉赛人参,春夏秋食亦强身’。”

    “好,那就涮羊肉。”

    “大人,听说您也是成都人?”

    “是啊。”

    “那您一定知道阳安[今简阳]的‘火疙瘩羊’吧。这种土山羊个头虽小,但生命力极其旺盛。因它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龙泉水呀。所以,我们用这种羊肉做涮锅自然是汤鲜味美。”

    “对,这‘火疙瘩羊’在省外也很有名的。”

    月婵笑道:“虽然川内外很多地方都打着“正宗阳安羊肉”的门店,甚至老板也是阳安人,但他们都不是“正宗”的……”

    “何以见得?”

    “因为我们把阳安地区的‘火疙瘩羊’全部高价收购了,不准他们私卖。”

    纪绪转头询问资州的知州,他说:“确有此事。”

    月婵接着说:“我们的涮锅用的不是清汤,而是用‘火疙瘩羊’的大骨熬的汤,那汤像奶一般的白,其味鲜香浓烈、余味悠长,是任何一道菜、一种汤都难以匹敌的。所以,我们这儿的“羊肉饭铺”排队的原因就在于‘羊’。”

    “也就是说,菜肴的味美,原料是关键,细做是重点。”

    “对!”

    陈月婵让人抬了书桌过来当做餐桌用。

    纪绪说:“我先给你写副字吧。”

    大家齐动手在餐桌上铺好了宣纸,拿过了笔墨砚。

    纪绪在上面用楷书写了一副七言对联:

    一席之功司厨六,

    作无人见有天知。

    他边写边问小月婵:“大抵一席佳肴,司厨之功居其六,买办之功居其四。我说的对不对啊?”

    看到纪大人认同了自己的观点,小月婵高兴地直点头,她又指着第二句问:“这句是啥意思?”

    纪绪说:“不要以为偷工减料没人知道,其实,老天都在那儿看着呢……”

    【二】《鹧鸪天.佳人》苏轼.词

    罗带双垂画不成,

    殢人娇态最轻盈。

    酥胸斜抱天边月,

    玉手轻弹水面冰。

    无限事,许多情,

    四弦丝竹苦丁宁。

    饶君拨尽相思调,

    待听梧桐叶落声。

    月婵叫来了“资州酒肆”歌舞班的台柱子乐婉为酒宴助兴。

    不见其人,先闻奇香。

    只见她走起路来,飘然轻盈,像一朵云儿,飘至窗前。她偷偷地朝屋里瞄了一眼,那娇艳的姿色,迷人的眼神,让人迷醉。她两边垂下的“罗带”飘柔而绚丽,再好的画师也画不出她美丽的万一。

    她轻轻坐下,洁白细嫩的手指,轻弹琵琶,发出如‘水面冰滑’的声音……

    【三】《明知你不会来》玉镯儿.词 陈伟.曲 任妙音.歌

    [歌曲]“整夜的雨敲着窗台,看着寂寞缓缓盛开。等待不是因为你会回来,而是因为心中还有爱。

    孤灯只影长夜难捱,点燃誓言化作尘埃。等待不是因为还放不开,而是因为舍不得放开。

    明知你不会来,我还在等待,像是等待玉石的花开。恩爱太凉薄,爱恨被冷落,陪我春花秋月的人不再。

    明知你不会来,我还在等待,要多贪心才敢想未来。青春是一条河,一条很长的河,恨不能在你爱我的时候,发已白。”

    当乐婉唱到“恨不能在你爱我的时候、发已白”时,月婵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起来,打破了这美好的意境……

    [歌曲]“孤灯只影长夜难捱,点燃誓言化作尘埃。等待不是因为还放不开,而是因为舍不得放开。

    明知你不会来,我还在等待,像是等待玉石的花开。恩爱太凉薄,爱恨被冷落,陪我春花秋月的人不再。

    明知你不会来,我还在等待,要多贪心才敢想未来。青春是一条河,一条很长的河,恨不能在你爱我的时候,发已白。

    明知你不会来我还在等待,要多贪心才敢想未来。青春是一条河一条很长的河,恨不能在你爱我的时候,发已白。恨不能在你爱我的时候,发…已…白…”

    乐婉把最后一句“发已白”三个字顿开了唱。月婵瞅着纪绪满头的白发,笑得不行了。

    纪绪莫名其妙地问:“你笑什么?”

    月婵只是捂着肚子笑,摆着手说:“不笑了,不笑了。”

    可能让月婵给笑蒙了,乐婉不知接下来该唱什么,只好弹着旋律寻找着词牌……

    纪绪也不去理会月婵的无礼,只是仔细寻思着乐婉的歌词:这姑娘一定事很多,情也很多。因为琵琶弹奏出的音乐声响中有她的愁绪,尽管她弹完了相思调,但一听便知单相思……

    纪绪问月娟:“婉儿姑娘最近恋爱了吧!”

    “你咋知道?”月婵又对乐婉说,“婉儿姐,纪大人已看出你恋爱了,快把你俩写的情书拿来给大人看看。”

    【四】《卜算子.赠乐婉杭妓》施酒监.词

    乐婉拿出了一块手帕,递给了纪绪看。

    只见上边写有一首《卜算子.赠乐婉》的词:

    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

    识尽千千万万人,

    终不似、伊家好。

    别你登长道,转更添烦恼。

    楼外朱楼独倚阑,满目围芳草。

    这确实是一首好词。“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这种感觉,不正是自己常常有的?

    纪绪问道:“这个施酒监就是泸州酒坊的那个酒监吗?”

    王翼说:“是的,施酒监原来是我属下的一个都事,泸州地区需要酒监,便把他调了过去。”

    纪绪又问:“施酒监原来在成都,婉儿姑娘在资州,她俩是如何相识的?”

    王翼笑着摇了摇头,好像自己也不得而知。

    月婵插话道:“施酒监以前是负责资州地区的酒监,经常到我们酒肆来,有时碰到歌舞暖场,一来二去,便和婉儿姐看对了眼儿。他们一对眼儿,很快就坠入了爱河。尤其那施酒监,好像其它人都没有婉儿姐好。

    纪绪笑问:“你怎知道,人家俩人相爱了?”

    月婵说:“哎呀,两人眉目传情的,他们当我是小孩呢,都不背人了……这封信是施酒监走的那天写给婉儿姐的,婉儿姐看完后就哭了,还给他回了封信。婉儿姐,你给大人念念吧,也许大人能帮上你。”

    乐婉又羞答答地唱了自己写的《卜算子.答施》: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泪滴千千万万行,

    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

    若是前生未有缘,

    待重结、来生愿。”

    纪绪被乐婉的这首词彻底感动了:她写的是那么地直接,那么地大胆。

    临别之前,却从别后说起。一别之后,痛苦的相思将如沧海一样深而无际,使自己时时备受煎熬,美好的往事将像天上的云一样遥不可及。

    想到以后痛苦的思念,便不得不紧紧地抓住‘这将别而未别’的时刻不放。流尽了千千万万行的泪,却留不住即将远去的你……

    诀别的时刻最终还是来临了。她既诉尽临别的伤心,又道尽别后的痛苦,似乎已无话可说。

    要再见,却无法见。与其仍抱无指望的爱,真不如死掉这条心。可是,真要死掉这条心又谈何容易?

    有情人最终成不了眷属,莫非是前生无缘?前生既然无缘,那么今生也有可能无缘。

    但是,今生即便无缘,还有来生呢,待我俩来生来世再结为夫妻吧!

    【五】《听筝》李端.诗

    看到如此痴情的女孩,纪绪好像回到了从前,这多像柳好好当年那执着的情感?

    但,情感易变,这无论是痴女还是渣男。

    纪绪想成全他俩这段姻缘,但也需自己细心考察一番,便道:“婉儿姑娘,你的事,我可以成全你。但我得考察考察这位施酒监对你真心几许?可不能只会花言巧语,让你受他的欺骗。”

    乐婉低头小声说:“不会的,他不是那样的人。”

    纪绪笑道:“作为男人,我了解。男子与青楼女子相恋,大都是男子薄情寡义,负心抛弃女子。究其原因,其实并不在于你们身份的低微,家庭的阻拦,而是因为你们太过天真地去追求自己完美的爱情了……过几天,把他叫到成都,我替你考察他一番,为你把把关如何?”

    乐婉说:“他就在阳安。”

    成都总管赶紧说:“六月底,接到朝廷诏书,罢了云川和湖广三省财赋总管府所管的三处提举司,把其税收事宜交给了‘茶盐司’。昨天施酒监来王大人的‘茶盐司’办理盐务事宜,回泸州路过此地……”

    纪绪说:“那,把他叫来吧!”

    其实施酒监就在大厅的角落里喝闷酒呢,听到传唤,便急匆匆地来到了书房。

    纪绪让他“七步成诗”,来表达他对乐婉的感情。如果令纪绪自己满意,就让施酒监抱得佳人归。

    施酒监欣然答应,思索了片刻,七步成诗: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这首诗前两句其实并不出彩,只是平铺直叙地描写乐婉弹琴时的样子。但妙就妙在后两句,这两句中用了一个关于周瑜的典故——话说周瑜精通音律,只要别人弹琴弹错他便能指出来,所以便有了一句“曲有误,周郎顾”的典故。

    施酒监在这首诗中自比周瑜,而描述乐婉姑娘为了引起他的注意,会时不时地有意弹错琴弦……

    其实细细想想,这何尝不是两人情投意合的表现,这样的描写在这样的场景下,自然是妙极。全诗短短20字,生动又有趣的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多情女子的形象,立意不可谓不新。对于“情诗王子”的纪绪来说,更是喜欢。

    随后,纪绪便替乐婉“除籍”,并为他俩举办了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