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77章 三月残花落更开
    【一】《一枝花.娇红记》孟称舜.元曲

    杏花春雨谢,满眼飘香雪,

    昼闲天气冷,流清血。

    宝镜台前,懒画芙蓉颊。

    新愁难打叠,弄草拈花,

    辜负好天良夜。

    文秀在外公家住下后,整日周旋于堂庑之间,帮助料理府中事务。

    他时常也能见到文娇,可每每相见,都是依礼行事,并不敢露出半点轻狂模样。

    文秀暗自观察文娇对自己的态度,感觉她总是若即若离,不远不近的,令他揣摩不透。虽想寻个两人单独相处的机会,表明自己的心曲,却总不能如愿以偿,心中很是苦闷。

    其实,他猜错了文娇的心思。

    文娇正值妙龄,也是情窦初开的时候。虽说从小读的是四书五经,爹娘讲的是烈女节妇,但文娇心中所慕的却是那夜奔相如的文君,甘为情死的紫玉[1],自择佳配的莺莺。文娇深恐自己红颜失配,抱恨终身。

    自打那日见了表三哥文秀,她的芳心便不觉为之而动。

    文秀性情温良,风流倜傥,且又知根知底,倒是可以托付自己的终身。

    只是这婚姻大事岂能自己做主?

    因此,文娇终日里也是懒对妆台,无心棋画;心里边,更是成天阶百无聊赖,郁郁寡欢着。

    【二】《挂真儿.娇红记》孟称舜.元曲

    晓起香闺静悄悄,

    纱窗畔花色谁娇?

    慵理新妆,腰肢瘦减,

    宽掩湘裙多少?

    这日,春雨霏霏,午后方晴,满院杏花纷飞,恍若香雪迷蒙。

    文娇让丫环小慧在廊下支起绣床,独自绣花来打发时光。

    正绣间一阵清风吹来,几瓣杏花飘落绣床。文娇停针拈起花瓣,想到花无百日好,人生能几春?顿时愁肠百结,珠泪盈盈,不由自主地哼起了母亲教她的《望春风》了。

    【三】《望春风》李临秋.词 邓雨贤.曲 龚玥.歌

    [歌曲]“独夜无伴守灯下,春风吹面来。十七八岁未出嫁,看着少年家。果然标致面肉白,谁家人子弟?想要问伊惊歹势,内心弹琵琶。

    想要郎君做枉婿,意爱在心内。等待何时君来采,青春花富开。听见外面有人来,我开门该看觅。月亮笑阮是憨大呆,茯风骗毋知。”

    母亲赵淑娴是闽南人,她在教文娇学闽绣时,常常哼唱这首《望春风》。

    当时文娇尚小,心中不解,便问:“娘亲,为何您一绣这花儿,就唱这首歌呀?”

    母亲笑了笑,没有回答。

    在文娇的一再追问下,母亲只好说:“等你学会了这闽绣,也就明白了。”

    [歌曲]“独夜无伴守灯下,清风对面吹。十七八岁未出嫁,想着少年家。果然标致面肉白,谁家人子弟?想要问伊惊歹势,心里弹琵琶。

    想要郎君做翁婿,意爱在心怀。等待何时君来采,青春花当开。听见外面有人来,开门待看觅。月娘笑阮憨大呆,被风骗不知。月娘笑阮憨大呆,被风骗不知。”

    现在,文娇学会了闽绣,学会了《望春风》,也彻底明白了这少女“望春”的苦楚……

    正在悲苦缠绵之际,就听身后有人说话,“小姐好兴致呀,小曲唱的也贼好听!”

    文娇急忙拭泪回顾,却见红英迤逦而来,便说:“不是贼好听,是你成天贼头贼脑。”

    “小姐绣的啥?”

    “没绣什么。”文娇低头将绣床上的花瓣弹落。

    红英来到近前见文娇凤眼微红,又见白绫上绣着一对五彩翩跹的大蝴蝶,心中已明白一二,试探道:“小姐,莫不是在伤春吧?”

    文娇唯恐心事被人察觉,忙遮掩说:“我只管绣花,不知春色何在,伤得哪门子春呢?”

    红英察言观色狡诘地问道:“不是伤春,那为何唱‘怨春风’?”

    文娇忽地站了起来,“这是‘怨春风’嘛,明明是‘望春风’嘛。”

    “望见了吗?”

    “我望没望见,关你什么事儿。”

    “哼,不管我事……”忽然发现文娇的眼睛都红了,便问,“你哭了吧?”

    文娇冷冷回答:“哪里哭了?”

    红英紧盯着文娇道:“眼皮都成了粉桃了,还说没哭?”

    “噢,是风迷了眼。”

    红英怕再说下去文娇就彻底恼了,便岔开话道:“我看小姐绣得怎样?呀,这蝴蝶,翩翩跹跹,如同活了一般。”

    文娇无心与她多言,冷冷道:“是么?”

    “当然是了,你瞧这双双对对的,好不令人爱煞,心中无情,焉能绣出此物?”

    文娇有些不悦地说:“这里好像有只巧嘴八哥,鼓唇弄舌,说什么有情无情的,一个女孩家,老皮老脸的,说出个情字来,也不害羞!”

    “我们做丫头的生来下贱,比不得千金大小姐,自是老脸老皮的……可细脸细皮、嫩皮嫩肉的,却会临风洒泪,对花伤怀……”

    红英虽然自称丫头,但她可是孙知之的义女,与文娇年纪相仿,素日两人到也处得惯了。不过文娇可从来没有把她当长辈看待。

    文娇一听红英这样挤兑她,便急了,她红了香腮,骂道:“小蹄子,你要是再胡言乱语,小心撕了你那张花嘴。”

    红英笑道:“好了好了,不说这个了,咱俩去花园散散心,只管绣这些东西做啥?”

    ————————————

    注释

    [1]紫玉,亦名小玉。

    据干宝《搜神记》记载。吴王夫差小女紫玉,年十八,爱上家仆韩重,两人私订终身。韩重自知学问不够,便决定远赴齐、鲁游学。临行时,托父母向吴王代为提亲。三年后学成归国,讵料,父母告知,吴王大怒峻拒,紫玉郁结于心而死,葬于阊门外。韩重往吊,紫玉芳魂自墓中飘出相见,并完成合卺之礼,紫玉赠明珠为信物。

    韩重持明珠诣王,言成婚事,王怒斥爱女已亡,怎能成婚?一定是盗墓取得,下令逮捕,韩重逃脱,奔至墓地,诉说经过。紫玉便亲自返家,禀报始末。王见紫玉,惊问:“人死怎会复生?”夫人听见女儿回来,急忙趋前拥抱,紫玉立刻化为一缕青烟逝去。

    这就是“玉生烟”的典故,也是多情少女及少女早逝的用典。

    晚清大才子王闿运《采芬女子墓志铭》:“出郊而望,但见紫玉之烟;舞鹤还来,俱入泉台之镜。”

    唐.白居易在《霓裳羽衣歌》中也有提及:“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

    《霓裳羽衣歌(和微之)》全诗: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

    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擫弹吹声逦迤。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

    移领钱唐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平笙。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后祗应三度按。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钟暮角催白头。

    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

    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四幅花笺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

    千姿万状分明见,恰与昭阳舞者同。眼前仿佛睹形质,昔日今朝想如一。疑从魂梦呼召来,似著丹青图写出。

    我爱霓裳君合知,发于歌咏形于诗。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

    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君言此舞难得人,须是倾城可怜女。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

    娇花巧笑久寂寥,娃馆苎萝空处所。如君所言诚有是,君试从容听我语。若求国色始翻传,但恐人间废此舞。

    妍媸优劣宁相远,大都只在人抬举。李娟张态君莫嫌,亦拟随宜且教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