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忘川河边,等你到百年 > 分卷阅读8
    成不了致命的毒性。就算边上的宫人验毒,定然也查不出什么。最多也就认为天气寒凉,大殿下着了风寒,或者是以为他吃坏了肚子。

    一切东西安排下去之后,就等着皇帝从病中醒来派兵出征了。

    李书瑶站在窗前,风吹得她面颊冰冷,但也没让她关上窗。

    影九站在她的身后:“未央宫传来消息,陛下醒了。”

    李书瑶看着屋檐上的冰凌,只觉得那尖锐的冰柱就像是一柄锥子,像是要刺穿什么。她沉默了许久,直到影九准备离开,才缓缓开口:“若是我让你同哥哥一起去往弓麓关,你有何想法?”

    影九说:“属下只听命于殿下,殿下让属下去哪里,属下便去哪里。”

    李书瑶转过身,直直的看向影九,瞧着他低垂着头,毕恭毕敬的样子说:“我不是让你去保护哥哥,也不是让你去刺杀什么人。哥哥有他自己的影子,不需要你出手。”

    影九默然。

    “我只问你,若是让你行军打仗,排兵布阵,你可能够?”李书瑶问。

    影九依旧低垂着脑袋:“属下并没学过这些。”

    李书瑶看着他,沉默了一会儿,叹了一口气:“还是我太急了。”

    影九不明白她的意思,但李书瑶却很清楚自己心里在想什么。影九现在的身份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影卫,若是要让他光明正大的行走在自己身边,必然是要给他一份功勋的。而这份功勋最简单、最快速的方式就是利用这次魏国的危机,让他立下战功,这样最起码她可以有一个由头让他从影卫变成侍卫。

    可惜的是,影九只懂杀人,其余的一概不知。这几日若非是她,他这一辈子也不可能认识一个字。而她也只是拿了一本最寻常的《诗经》给他抄写,倒也没想让他通读什么《孙子兵法》、《太白阴经》、《虎钤经》,如今要让他一时之间熟悉兵法,显然是不可能的。

    皇帝已经醒了,大军若要开拔也就是这十几天的事情了。

    李书瑶伸手捋顺了他肩头的黑发,低声说:“也罢,战事终究不会只这一次的,还是会有机会的。你的《诗经》背的如何了?可全都会背了?”

    “属下已学会。”影九说。

    “那你现在可知‘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的意思?”

    影九微愣,说:“属下只是背了,并没有知道意思。”

    李书瑶愈发的无奈了,对于自己的这个影卫,她忽然有一种束手无策的感觉:“既然你已会背,便换一本吧。从今天开始,你背我桌子上放着的《六韬》吧。”

    “是。”

    “若有不认识的字便去问妙竹。”

    “是。”

    “三日之后我便考你。若是答不出,从今往后那便由你来伺候我沐浴更衣吧。”

    “……是。”

    蒙着面,李书瑶不知道影九到底是何神情。不过从他微微闪动的眼睫,和泛着红色的耳尖,她倒是不难猜出,影九此刻必然是一副为难的样子。

    轻笑了一声,李书瑶离开了窗前,留得影九一人还愣在原地。

    ☆、魏国压境(2)

    所有的一切按照李书瑶的预料不急不缓的进行着,大殿下果真因为身体不适的原因不能带兵出征。皇帝本身属意于八殿下,但是八殿下年幼,皇帝担心军心不稳,最后还是让她的兄长统帅三十万兵马奔赴弓麓关。

    在大军开拔的那一日,天又下起了雪。李书瑶顶着风雪站在城墙上看着自己的兄长远去,一身铠甲,在这样大的风雪之中有着粼粼光亮。

    步下城墙,李书瑶独自一人撑着伞走在长街上。由于风雪大的缘故,今日街上的人不多。她一个人走着,脑子里还在思索接下来该如何行事的问题,忽然清寂的街道上出现了马嘶声,然后另行两个行人慌张躲避。

    李书瑶立即躲开身子,免得站在路中间被殃及池鱼。

    那马像是收到了什么刺激,马蹄高举,叫声不断,然后又往前跑几步,停下来又喊几声,像是痛苦至极。边上有人躲闪不及,差点被马踢中,摔了一个狗啃泥。

    这时,一声大喝乍然响起。李书瑶只觉青影一闪,一道人影落在了马背之上。那人擒住缰绳,想要驯服马匹。但那马力道巨大,多次差点将人掀翻。那人牟足了力气钉在马背上,不论那马怎样跳动都不能把他甩下来。最后大约试过了一刻钟的时间,那马终于疲累了,不在折腾,停了下来。那人这才拍了拍它的脖子,像是在安抚受惊的马,从马背上跳了下来。

    李书瑶打着伞,站在路边,将这一幕看得仔细。眼觉着眼前的青衣少年有几分眼熟,却一时间想不起他是谁。

    那人牵着马,给几个受了伤的路人赔了钱,准备离开了。

    李书瑶微垂着眼眸,目送着他离去的背影,忽的想起了那人原是柳雁卉的手下,那日围困皇宫,帮助兄长登基就是他率领的第一队人马冲在最前面的。时光久远,她已经记不得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