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梨殇之雁门飞雪 > 分卷阅读14
    />  “那是谁?”那个年少的士卒指着一个黑甲阔腰的人问道。一直沉默不语的都尉刘世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看,忽然像泥塑般定住了,那个人,竟然是那个魔头!难怪,大将军临死前一直跟他讲“不要降,绝对不能降!”刘世突然大声号哭起来,他为何不听大将军的话,以为降了至少能保住一条命,原来大将军一早就知道秦军真正的将领不是王龁,而是武安君白起,提及白起,中原上下谁人不知:昭王十五年,白起在伊阙山攻打韩、魏,斩杀首级二十四万。昭王三十四年,白起进攻魏国,取首级十三万。白起跟赵国将领贾偃交战,在黄河里溺死赵降卒二万。昭王四十三年,白起进攻韩国的陉城,斩首五万。白起对于降卒从来只有一个字:杀。

    刘世抹了一把鼻涕,大声疾呼:“弟兄们,那是魔头白起,跟他们拼了!”

    然而一切都太晚,除了二百四十个未成年的孩子被放归赵国外,其他所有四十五万降卒,尽被坑杀,震惊中原。

    昔日清澈见底的泫水已然变成了红流血海,腐尸腥膻,数月不散。百姓祭长平血战,改泫水为丹水。

    萧萧九月天,雨冥冥兮雷填填。

    邯郸郭外,闾巷乡间,

    輀车迟迟缓缓,流流连连。

    妻儿姐妹,手足父母,

    牵衣顿足,哀嚎恸哭,呜呜咽咽呜呜。

    秋风厉厉,叶落满地,

    声凄凄兮涕零漓。

    峨峨新茔,把把祭米,

    捧捧黄土空葬衣。

    第3章 秦兵益围邯郸急

    长平之战结束,秦军再次平定上党。半年后,又由王龁,司马梗各领一路兵马,直取赵邑皮牢和太原。形势危机,韩,赵恐惧不已,急忙派出苏代出使秦国。

    苏代到了咸阳,便带着丰厚的礼品去求见秦相应侯。

    “听闻秦国要围攻邯郸,可是事实?” 苏代问应侯。

    “然!”应侯丝毫不回避。

    苏代听了,大叹一口气,道:“赵国灭亡,秦王就要君临天下了!”

    应侯笑道:“此言不虚。”

    “ 苏某这一声叹息可不是为赵国,而是为应侯您啊!” 苏代道。

    “哦?洗耳恭听!” 应侯不以为然,这些是说客的惯用之道,他见的多了。不过是今日闲来无事,权当听书,消磨消磨时间。

    “武安君为秦国攻取了七十馀城,南边平定了楚国的鄢、郢及汉中,北面又擒杀赵括四十万大军,即便是周公、召公和吕望的功劳也无法超越他。所以,秦王君临天下之日,必定是武安君位列三公之时,敢问,应侯可甘心屈尊武安君之下?”苏代见应侯变了脸色,又道:“如果已成事实,当然,也就由不得应侯您甘不甘心了。”

    应侯范雎手托着浆水碗,默默不语。苏代瞅准机会,继续道:“秦曾进攻韩国,围困邢丘,上党,上党百姓皆转而归附赵国,天下百姓不愿意做秦国子民已久。若赵国被灭,它北边的土地跟子民将会落到燕国手里,东边的土地会并入齐国,韩、魏则会得到赵国南边的土地,如此,您还能得到多少土地和百姓?所以,不如让韩国和赵国割让土地,不要再让武安君立功了。”

    苏代的话确实说到了应侯的心里,次日一早,应侯便请奏秦王,说经过长平那一战,秦军已经劳累不已,请求秦王应允韩、赵割地讲和。秦王准奏,让将士们得以修整。

    苏代回去后,韩国被迫献出了垣雍,而赵国思虑再三,却不愿割出一城一池给秦国,秦昭襄王大怒,时过半年,百姓已经得到足够的休养生息,兵甲车辆也修整完善,秦王决定让武安君白起出兵攻赵,然而武安君的回答却出乎意料之外:“不可!”

    “为何?”秦昭襄王以为最支持开战的人就会是武安君白起,没想到他竟然是第一个反对的,不等白起回答,秦王又道“前年,国库空虚、百姓饱受饥饿的时候,你不顾一切,要求增军调粮消灭赵国。如今寡人息民养士,蓄积粮食,三军俸较之以前增加一倍有余,而你却说‘不可!’理由何在?”

    武安君白起虽是武将,却绝对不是莽夫,他拱手道:“大王!长平之战,秦军大尅赵军,秦民死者得到厚葬,伤者得以厚养,出了劳力的得到酒食馈饷,欢喜庆贺,消靡国家资财;而赵国呢?他们的人死了连尸首都得不到收殓,受伤的得不到治疗,涕泣相哀,戮力同忧,疾力耕作,多生资财。如今大王发兵,兵力虽是长平战的一倍,臣下料想赵国的守备也会是原来的十倍,赵国自长平之战以来,君臣忧惧,早上早早上朝,晚上很晚才退朝,用厚重的礼物,谦卑地向四方诸侯求和,与燕、魏结盟,跟齐、楚连好,处心积虑,把防范大秦作为头等要务。现在的赵国国内殷实,外交成功,绝非伐赵的良机……”

    秦王取赵之心意已决,哪里还理会白起的进辞,只道:“寡人已经准备好兴师了!”退朝不再议。

    十月,寒沙风紧,百卉具零,秦国五大夫王陵踏着繁霜,扬起飒飒旌旗,向东直指赵都邯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