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古越谜冢之仙龙游海 > 第十三章 风水
    一秒記住『笔♂趣÷岛→』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啊,大爷,不好意思啊,我们闹着玩,您别介意。”灼华尴尬的笑道。

    “唉,你们这些年轻人真是会折腾,”老头从草丛里面站起身来,走了几步,俯瞰脚下的南京城,“是个好地方,可惜是个败相。”

    “大爷,你在说什么。”灵如问道。

    “啊,没什么,看看南京城而已,你们没事就走吧。”

    “大爷,我看你是在看风水吧。”

    “什么风水,你知道什么叫风水。”

    “我当然知道了,风水风水,得风有水,南京北临长江,城北有湖,四周群山环绕首尾相连。城西的石头城像一只蹲着的老虎,东北的钟山像盘曲的卧龙。巍峨的钟山,嶙峋的石头山,与青龙山、方山等,构成风水学上的四象,即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像这样的好地方,可是天下难找的。”

    灵如抱住夸奖灼华:“真厉害。”

    “哈哈,小子,你有点意思,不过你也是只会有些皮毛,也好,我老头子,今天没有事干,和你们好好的讲讲。”

    老头指着下面的钟山说道:“小子,你知道这个钟山有多重要吗。”

    “这里不是有好多的陵墓吗。”

    “对,但是,你们知道为什么一定要修到这里。”

    老头说,论及南京风水,不能不提到钟山。历史上,钟山总是与南京连在一起。钟山又名蒋山,古称“龙山”,东西走向,长约七八公里,南北宽三四公里,横卧于南京城东北,是西行的宁镇山脉的最高峰。站在钟山之巅俯瞰南京城,风水景象确实令人振奋。

    钟山西北,幕府山于乾卦绵延横亘,屏障长江;钟山之东,数座山于震、巽两卦层层护卫,呈东北—西南走向向前包抄;钟山西面,五台山、清凉山等山峦起伏,低俯守护,为白虎砂;钟山西南,雨花台、岩山等山丘连绵,于坤卦镇守拱卫;钟山之南有横山,状如天印的方山在远方正朝,江宁平原作为明堂平坦无垠,这样的地势应该可以说是绝佳的风水宝地。

    所以说朱元璋才会在这里给自己建造陵墓,现在面积达三十多平方公里的钟山风景区,几乎就是当年明孝陵的整个范围。在这处庞大的帝陵区域内,设计者将整座钟山以及部分水面作为重要的风水

    钟山古称龙山,早在江东末年,已被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视为宝地,朱元璋作为大明开国之君,更不会放过这块宝地,自然会择金陵龙脉为葬地。后来,孙中山、蒋介石都选择此地为自己的归宿,也是因为钟山是风山宝地之故。中山陵是建成了,成为南京中山陵园风景区主要景点,也是重要的民国建筑。但是蒋介石因为退守台湾,未能如愿,只好在台湾建造陵墓,如今在台湾筑有蒋陵。

    “整个钟山都是陵墓,这样的手笔真是够大的。”灼华问道。

    “大爷,朱元璋是怎么建造明陵的。”

    朱元璋选择在钟山之阳建造陵,钟山之阴建陪葬功臣墓,南北对应,尊卑昭然,这完全符合风水要义。钟山有东、中、西三峰,在风水上称华盖三峰,而以中峰最尊,孝陵恰好处于中峰之南玩珠峰下,而最早将这块地盘视作风水宝地的是梁代高僧宝志和梁武帝萧衍。

    在孝陵之西,有一座小山,人称小虎山,过去不解其意,现从风水地貌上分析,方知其正处于孝陵之右的虎砂位上,与孝陵之东的龙砂之象左右对列。直对孝陵陵宫的梅花山,过去都以为乃朱元璋为让吴大帝孙权这条好汉给他的陵寝看大门而留下的,其实,这一如座如屏的小山是孝陵风水中的案山,有着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西南方向的前湖及逶迤南下的钟山浦也具有灵动的朱雀风水特征。

    这样孝陵陵宫及宝城就具备了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四象,加之孝陵的三道御河都呈由左向右流淌的形势,这种水风水上称冠带水,十分难得。

    “那这个和我刚刚说的不是差不多吗。”灼华说道。

    “不不,小子,风水没有你想的简单,你学的不过是一些皮毛,风水可是综合学的学问了。我学了几十年了,金锁玉关到走马断阴阳的,到八宅,到玄空等,学的越深里面的矛盾很多的,但是都有完整的理论的支撑的,你没有几十年的功力,你根本是学不会的,现在的人,看来几本书觉得自己懂得,最后随便乱搞,却是彻底搞乱了自己的生活,得不偿失。”

    “大爷,南京的风水那么好,为什么要说这里是败相。”

    “哈哈,不过是虚有其表,南京的历史可以说和风水有很大的的关系,你们知道南京遭受多少的战祸吗。。”

    公元211年,孙权迁都南京,建立东吴政权,历69年,为晋所灭。

    公元318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南京建立东晋王朝。102年后,为刘宋所灭。

    公元549年,侯景之乱发生,兵围台城,梁武帝萧衍活活饿死于皇宫,南京城内军民遭受了一次空前的劫难。

    公元589年,隋平江南,陈亡。史载,南京城闉宫阙,平荡耕垦。

    公元937年,李昇建立南唐,定都南京。975年,被宋攻灭。

    公元1275年,元军占领南京,四年后南宋灭亡。

    公元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不久祸起萧墙,明朝国都从南京迁往北京。

    公元1645年,清军占领南京,南明政权灭亡。

    公元1853年,太平天国大军占领南京,建都天京,后为清军所破。城建城破,南京二历屠戮。

    南京,十朝国都地,除了朱元璋在位的31年时间里,基本上没有做过真正意义上全国统一、号令天下的都城。王朝短命,偏安一隅,留下段段悲歌。

    太平天国在南京建都13年,就亡国了。

    蒋介石在南京当总统22年,还在重庆躲了8年。在中国所有的千年古都里面,就算是西安也没有那么多的战祸,南京经历的战争惨痛,在千年古都中,堪称华夏之最。

    o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