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古越谜冢之仙龙游海 > 第五十九章 水耗子
    一秒記住『笔♂趣÷岛→』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水耗子其实是盗墓的一个分支,所谓水耗子,其实就是从大江大河里寻找到古代的沉船、古墓,偷偷打捞上来,谋取暴利,和盗墓差不多,只不过盗墓是在地上,水耗子是在水下。

    水下的盗墓其实比地上的盗墓还暴利,地上的盗墓门槛太低,几个农民几把铁锨,往往就给一个墓撬开了,而且中国古往今来虽然说是古墓多如牛毛,但是一共也就那么多墓,所也剩不下多少墓留给人盗,甚至是地上的皇陵都能够让人倒斗。

    但是,水耗子完全是不同的,从古到今,有多少满载着古董、金银的大船,沉没在了大水深处,而受制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没有任何潜水设备和氧气瓶,绝大部分没有打捞上来。

    尤其是汉唐时期,国力强盛,鼓励对外贸易,那一船船的,全是好东西,不要说金银,就是当年普通的瓷器、铜器,现在都是货真价实的古董了,随便捞上来一艘船,那就够吃几辈子的。

    所以在中国各地水耗子但是存在,比如南海西沙群岛,从宋朝时就是海上丝绸之路,那水底下白花花的一层,不是鱼,全是瓷器,那些古代赫赫有名的航道,水下全是用沉船,相当于在水下铺成了一条黄金做的路。

    灼华一听说有这样的一号人物,就是很想去采访一下,趁着采访的时候,顺便也是可以了解一下这条沉船的具体情况。想办法找到这个老人,六七十岁的年纪,身材瘦弱,一双眼睛却是眼睛瞎了。

    “老先生,听说您以前是个盗墓的。”灼华问道。

    “小伙子,你是南方人吧。”老人问问道。

    “对,老先生,你怎么知道的。”灼华问。

    “我一听你的脚步声,我就是走知道了,南方人走路更加的轻快,北方人走路是特别的沉稳。”

    “你可真是厉害了,果然能够在水下盗墓,肯定是身怀绝技的。”

    “嗨,什么身怀绝技,做我们这一行,首先要懂水路,能找到水下的沉船,不仅要对中国各大水系了如指掌,还得精通古文,能够还原古代水道等。”

    “是吗,老先生盗墓还要知道这么多。”

    ”当然了,我们这些水耗子,干活都是一起的,分头行动,还要有张巧嘴,寻访县志,走村窜巷,将各种沉船的前生今世打听个清清楚楚,最后还得水性好,胆子贼大,你想想看,要在漆黑漆黑的夜晚能一个猛子扎下去二三十米,在水底下憋个十分钟都不用换气,闭着眼睛抱着箱子上来,这些可全是扎扎实实的功夫,一点儿也掺不得假。”

    这个老先生解释很多,水耗子必须要有很多的技能,这些工夫都加在一个人身上,那也不现实,所以在水耗子里面,都是组团行动,大家都有明确的分工,有人专门研究古代水道,用憋盗墓的专业术语讲,叫做挖宝。这个挖宝的人,要能说会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水经注》、《分水诀》张口就来,行话叫做铁师傅,取的是铁齿铜牙一语断乾坤的兆头。此外,还要有一个精通水性,胆大包天的主,待那挖宝定了后,就趁着风高月黑,下水取货,将那水下的金银取来,行话叫做起货。

    老先生说到这个起货,忍不住摇头说道:“起货是最不简单。盗墓里面有句老话说得好,欺山不欺水,这水底下可不是闹着玩的,人潜到水底下,十米就是一个水压,用不了几个水压,就得给你压得耳鼻出血。那几千年的大江大河,什么怪事都能碰到,连王八都能长到卡车那么大,还有活死人、骷髅架子、索命草、水怪,年轻的时候,我也是个起货的,我这对眼睛,

    就是有一次到水里拿宝贝,结果一上来就丢了,而且更要命的是,哪怕在水底下遇到天大的危险,都只能慢慢浮上来。如果出水快了,气压迅速升高,人的肺会受不了,直接就炸了,人上来没多久,就会吐血身亡。”

    “老先生,那你看这次的考古进展会怎么样。”灼华问道。

    老人摇摇头说道:“以我几十年的经验,而且听他们讲了这个地方的地形,我看这个地方是个凶穴,而且里面我估计是有水怪的。”

    “水怪。”

    老又接着说,其实所谓的水怪,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神乎。像黄河古道里被传成神的铁头龙王,其实就是一种巨龟,古人叫做鼋,西游记里驮着师傅几人过通天河的那头巨龟就是。他以前也是看见过的这鼋能长到大卡车那么大,确实吓人。

    还有长江里广为人知的蛟,在四川、重庆、湖北等地比较常见,西南水系多,岷江、金沙江、嘉陵江,到了汛期,常会出现走蛟。这蛟其实就是大蛇,有电线杆那么粗。

    “而且这个地方阴气极重,是个不详之地,我之前已经和他们说了这个地方最好不要挖,但是他们还是要做,真的是会出事的。”

    从风水里面讲瘦水崖是三光不照之地,日光,月光,星光,为三光,三光不照,此地多阴邪,以前是发生过很多的血案,死了很多的凶死之人,这么多的沉船都在这一个瘦水崖,怨气很大,如果走进去的话,说不定有什么凶事发生。

    灼华正想要多问的时候,灵如过来了,说道:“灼华,等一会是有水下机器人下去的,你过来一起看看。”

    “哦,好的。”虽然灼华他们只不过接着考古的机会,想要偷偷地进到沉船里面,但是他是个记者,也应该记得自己的工作。

    “老先生,我们要去忙了,等会再和你聊天。”灼华说着跟着灵如一起走到河岸边的指挥的帐篷。

    灼华跟着灵如走上了一艘渔船,几艘船组成的船队抵达预定位置之后,巡逻艇做好交接就悄无声息地把位置留给了船队准备。先是一艘工程船根据原先标定的坐标,驶到了洞口沉船位置的正上方,开始对潜水打捞的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至于那些采访报道的记者和媒体都是在另一艘船上,灼华运气好跟着灵如上了工程船。

    媒体乘坐哦渔船因为是要对整个打捞过程进行实况拍摄,因此它的位置也是非常靠近中心地点,上面的工作人员也已经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不断地在调整自己的状态和仪器的工作情况。

    o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