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那凌厉杀机锁定的黑衣人咬破舌尖, 虽觉一阵刺痛袭入心头, 却是从那杀机之中挣脱开来, 勉力恢复了行动能力。

    可见空中灵剑所化飞龙将要缠上自己,黑衣人见势不妙, 立时便朝身上喷出一道血箭。

    血箭周边缭绕混杂着点点灵光,眨眼间却是化作一道血色烟雾,升腾着将他整个人都包笼起来。

    苏媛见状不妙, 便抬手挥出一张祛风符将那血雾吹开。可是在血雾消散以后, 却是不见黑衣人的踪影了。

    见此情形,师兄妹三人对视一眼,却并未立时上前查探,而是留在原地,将灵识散出。

    察觉洞内并无丝毫活物气息存在,苏媛便向甲板上的大洞里打去一道照明法诀, 使得洞内亮如白昼、纤毫毕现,而原本那黑衣人的所在之处,一滩血水清晰可见。

    此时黑衣人已是消失无踪, 但洞内除了一滩血水以外, 却有一个巴掌大小的黑色小盒, 也不知里面藏着什么东西。

    苏媛抬手一扬,那黑色小盒立时便被灵气托着从洞内直直飞入她的手中。

    此盒甫一入手,苏媛便敏感地察觉到小盒所用材料极为不凡, 只是还未待他们打开小盒, 查看其内的所含之物, 却忽觉一道陌生灵识从他们身上一扫而过,然后便见一众护卫纷纷寻了过来。

    见此情形,师兄妹三人不由互相对视一眼,接着便见为首一名金丹修者对他们说道:“我乃进宝斋下护卫统领孔平。你等是谁,为何会在此处?”

    随即他的目光便从苏媛等人身上扫过,待见到她手上那方黑色小盒时,他的目色却是倏地一凛,勃然大怒道:“为何此物会在你们手上?”

    随他话落,那群护卫立时便将苏媛等三人团团围住,连同甲板上那个方圆两米,尚未取消照明法诀的亮堂大洞也未放过。

    见此情形,司尘身负重剑,顶着那群修士带来的压力,却是向前一迈,挡在穆宪枬和苏媛身前,沉声问道:“前辈这是何意?”

    闻得司尘此话,孔平却是冷哼一声,道:“你等是何人,为何会有我进宝斋的失窃之物?”

    听得“失窃之物”四字,师兄妹三人立时便转头看向苏媛手中的黑色小盒,心道一声原来如此。

    难怪彼时黑衣人在发觉他们在此之时并未主动出手,而是继续潜伏原地不敢动弹,原来却是为盗此物而来。

    可眼下只是他们来到灵舟第一日,便就发生此等意外,关键是此物甫一入手,进宝斋的护卫立时就赶到此地,再见此物恰好就在苏媛手上,机缘巧合之下难免就被人给误会了去,于是师兄妹三人也不欲与他们多做纠缠,司尘便说道:“此番着实是场误会。”

    “我等乃是今日才登上灵舟的晋江城人士,此番乘坐贵斋宝舟,乃是为与城中同伴一道去往晋海城。”

    “而在今日我等用过晚食之后,就来到此处透气,不想却意外发现甲板之下有人潜伏。”

    “我等在与其一战之后,便在洞内拾到这方小盒,想来应是那黑衣人所留之物。”

    “再说我等此行去往晋海城还需三月时间,自不可能初来灵舟便行此等自毁之事,还请各位前辈道友明察。”

    说到这里,司尘便接过身后苏媛递给他的黑色小盒,看也未看就将其抛至孔平手中。

    孔平接过小盒,灵识一扫,便知其上禁制并未被人破坏。而在见到对方面对己方众多修者时,皆是一派镇定自若、光风霁月的模样,心下便已对其信了三分。

    可是即便如此,此事却也不是他能做主处理,于是孔平便就说道:“方才你等所言,我会如实禀报给我家姑娘。届时还请几位配合一二。”

    敏锐地察觉到孔平虽仍是一副冷淡疏离的模样,态度比之先前却是好了很多,于是师兄妹三人皆都点头应是,并未仗着自身武力远超他人便突围离开。

    苏媛有着从现代穿越而来的记忆,自是不会行那不自量力之举,而以司尘和穆宪枬常年在外的经历来说,更加不会做出以卵击石的愚蠢举动。

    于是他们虽是被人团团围困在内,却皆处之泰然,半点不见忧虑之色。

    但对孔平一众修者来说,苏媛三人却可能是他们有史以来遇上的最为配合的嫌疑修士了。

    要知道,便是寻常问心无愧、胸怀坦荡之人,在遇到这等被人团团围住的阵仗,心下不免都要升起几分畏惧来。

    但这三名修者的容貌虽然年轻,心境却皆如此沉稳凝练,就是五大道修界域中的顶阶势力弟子,也很少能够培养出这等出色的后辈。

    是以孔平一众护卫虽然仍未放松警惕,心下却皆对其升起几分赞许佩服之意。

    于是一方安静等待主事之人过来,一方则是默默看着对方,两者虽呈对峙之势,气氛却有种诡异的融洽之感。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场中之人便闻一阵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向此行来。

    围在师兄妹三人边上的修者纷纷对其让开道来,苏媛抬首瞧去,便见一队护卫拥着两人款款而至。

    其中一人乃是一位额心有点鲜艳红痣的男装明艳少女,正是“多宝仙子”孔佩玲。至于另外一人,则是一粉面朱唇、衣着华丽,修为在凝脉四层的年轻修士。

    苏媛眸光一闪,却在那年轻修士身后瞧见一人,却是先前在灵舟餐厅闹事的,那名身形壮硕的中年修士。

    孔平先是上前对二人行了一礼,然后便将个中事宜一一对着孔佩玲道明。

    只是他话还未说完,便听一人轻嗤道:“难怪看到个好东西就想抢,原来是些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啊!”

    此言着实难听异常,更因未曾听完事情经过,便私自对他们定下罪行,使得师兄妹三人皆都皱眉向那声源之地看去。

    只是方才出口之人,却并非是孔平禀报的对象孔佩玲,而是那油头粉面的凝脉修者。

    见得自己吸引了场中众人的目光,那修士却是自得异常,扬声道:“哟哟哟,你们这般看着我是想作甚?难不成我还说错了不成?”

    此人声音甫一落下,孔佩玲面上神色便就有些难看。

    她出声说道:“堂兄,你待孔平说完以后,再下结论也是不迟。”

    可闻得此言,年轻修士面上却是升起一个恶意的嘲弄之色,道:“怎么了,这几人做贼还不让人说了?”

    不待孔佩玲出声阻止,此人便又说道:“堂妹啊,你可别看他们生得一副人模狗样的,实际上从晋江城那穷乡僻壤出来的人啊,心思可是难猜得很!”

    说着,他似是忽然想到了一词,便就卖弄道:“凡尘界有句话道‘穷山恶水出刁民’,虽然我等皆是修者,但是堂妹,这话既是流传甚广,明显不是没有道理的啊!”

    只是他刚一说完,却有一道雷霆炸裂之声突然在众人耳边响起,“哼!原来这便就是进宝斋的待客之道,我等也算开了眼界了!”

    修者皆知,但凡灵压,只有元婴期修者方才具备。而修为既至金丹大圆满,便可凝出灵威之力,却是即将能够结婴的修者,在触及元婴规则才可具备的威势。

    而此声明显携带一丝灵威之力,是以场中除了苏媛等人,以及修为已在金丹期的修者之外,众人口鼻之中皆都泛起一阵咸腥之味。

    见得场中形势,苏媛等人立时便皆转头看去,就见此时又有数名不速之客来到甲板上,却是此番去往晋海城的各家领队长老,为首之人正是碧松派下胡须花白的严厉严长老。

    先前在苏媛等人遇上黑衣人之际,便在甲板上与其斗法。

    因着灵舟上的法阵皆是防御外来攻势,对船上却是并未设下什么禁制,使得先前他们那场争斗,竟是令得船身剧烈颤动一阵。

    感觉到先前那般激烈的动静,各家长老皆都去了门下弟子之处安排一二,但是严长老却不见自家门下三名弟子。

    于是为了寻找司尘、穆宪枬和苏媛,又为探查船身震动源头,各家长老便皆联袂而至,不想却是听到此间竟是有人大放厥词,只差没把从晋江城来的修者踩在脚底了。

    而此时不但是严长老,便是其他各宗领队长老,面上皆都不见面对门下精英弟子时的温和慈爱之色,皆是一片沉肃凛然,明显是被方才那名年轻修士说的话给气狠了。

    见此情形,年轻修士面色一白,却仍强自嘴硬道:“东西都在他们手上,真相如何当然是他们说了算……”

    孔佩玲既是进宝斋掌舵人孔岩鹤之女,身上自然会有防御护身一类的灵器法宝,是以方才那道雷霆暴喝对她伤害并不算大。

    可见得众多金丹期修者来到此处,心知方才堂兄那话将晋江城的修者全都得罪了个干净,于是便神色难看地沉声喝道:“孔元丰,你还不赶紧闭嘴!”

    孔元丰本来已是气弱势微之际,哪知闻得孔佩玲此言,却是立时激起他心下不忿,道:“不然如何解释为何他们今日才上灵舟,斋中之物立时便就为人窃走?而且他们还这般‘恰好’发现有人潜伏,甚至将其赶走,只留下被人盗走的东西?”

    孔元丰的气势随着这些疑问的抛出愈来愈盛,接着他的眼睛忽然一转,便又说道:“况且这灵舟的甲板,乃是以能够隔绝灵识的沉丝灵木所制,他们是怎么发现有人藏在甲板之下的?”

    场中众人闻得此言,便皆看向待在原地的司尘、穆宪枬和苏媛三人。

    对方此话一出,就明摆着若是他们手上没有证据证明清白,便是此番有再多金丹期修者,也不会为其屈服。

    彼时附近没有目击证人,更遑论证据一说,虽然甲板上破了个大洞,底下还有一滩血水,却是半分实质性的证据都没有,若要自证却是难上加难。

    的确,世上之事真就如此巧合,而苏媛等人却也知晓,若是他们拿不出能够证明自身清白的证据,“窃贼”、“盗修”这一污名便就真要安在自己头上了。

    只是既是知晓原著剧情的苏媛,怎会对此没有分毫准备?

    于是她唇边忽然勾起一抹冷笑,却从腰间乾坤袋中取出一枚手掌大小的莹润玉牌来。

    苏媛一双清透杏眸睇向故作镇定的孔元丰,扬声说道:“你不是想要证据吗?我给你啊!”

    说着,她手上一个用力,那玉牌便“咔擦”一下碎裂开来。

    ※※※※※※※※※※※※※※※※※※※※

    捂脸,卡文卡到现在,这几天不卡了就多更补上,小天使们群么么哒!~~~

    PS,之前更新太急,所以没注明诗句出处,蛋蛋这边标注一下!~~~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自宋·周敦颐的《爱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