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经典人文——人文精神卷 > 科学家的素养
    [比]德迪韦

    通常将科学家描绘为知识渊博之人,这种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为了胜任科学研究,你至少得接受某一门科学的专项训练,数学、物理学、化学或者生物学。事实上,大多数时候,通常还需要学习更多学科的知识、接受多方面的锻炼。此外,你得对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真切的了解,特别是应当清楚同行正在做什么。当然,成为科学家所应知道的远远不止这些。但是,“无所不知”并非成为科学家的充分条件——正如名画收藏者并不必然是艺术家一样。衡量科学家的真正标准,是看其能否产生新的知识,或者更准确地说,看其是否具有从事科学所需的理解力。因此,科学的使命正在于理解世界。

    尽管如此,但并不是每一位科学家都能成为牛顿、达尔文或爱因斯坦。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缺乏洞悉宇宙奥秘的超凡才智,而只能做些为既有科学大厦添砖加瓦的工作。在这种日复一日的常规活动中,科学研究大多数时候只是在解决“小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从事科学或成为科学家,主要是好奇心的驱使。当你面对陌生的事实、现象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去探其究竟。你让自己的想象力纵横驰骋;你让自己的思考层层递进;你汇集所有可能的线索,并挖掘记忆中的一切相关细节。就这样尝试着,对未知世界做出相对可信的解释,或称假说。这是科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创造环节,她在一定意义上与艺术相通。

    不过,提出假设只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接下来是以事实确证假说的艰苦过程。该假说是否与全部观察事实相符?特别是,如何在实验科学中最有效地检验其正确性?在极个别情况下,科学家所做的实验非但没有验证假说的正确性,而且其竭尽全力所做的却只证明了假说的荒谬与无效。

    正是科学这种如同填字游戏、棋类游戏一般的特征,让科学家醉心其中而乐此不疲。的确,无论游戏还是科学,都可能使参与者获得超越活动本身之外的知识。就此而论,它们有着类似的智力价值和令参与者痴迷的愉悦感。当然,科学需要依据事实才能在有趣的同时获得真知。

    科学的另一个特点是结果的不可预测性。科学是探索未知的事业。按此定义,也就意味着“人们无法预言某项研究必然会导致某一发现”;同时也很难断言这些发现是否“有用”和可能带来何种经济收益。然而,许多政治家和科研经费的管理者,却往往忽视或漠视这一明显的事实。这些人过分想当然地将“投入——产出”的经济考虑应用于科学,认为科学研究的结果是可预期算计的,是必须带来利润的。我认为,这种观点不但在逻辑上难以成立,更重要的是它忽略了科学的真正价值——科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1935年秋,还在念医学院的我受邀进入我们生理学教授的实验室做助手。起初,我对科学及其特征并未有太多切身感受。正是在这里,我以大量时间练就了一套过硬的手上功夫。可以说,这种同时兼有手工技能和“智力体操”的记忆令我十分着迷。通过反复不断的实践,特别是在火热的实验室氛围熏陶下以及导师卓越实验能力的示范和影响下,我逐渐意识到:我已经深深地沉浸于科学这一最富创造性和最激动人心的事业之中了。

    与我的许多科学同行不大一样,我最初并未被特定的研究领域和问题所吸引。这种貌似散漫的研究风格,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积极结果,它使我能相对自由地对新的发现做进一步的探索和思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对新思想的扼杀抑或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在我的研究生涯中,我最初介入胰岛素方面的探索多少有些偶然。不过开始之后,研究大约持续了12年之久。其间尽管二战及比利时的沦陷对研究有所影响,但这一阶段的工作于我而言意义非凡。因为它不仅使我熟悉并把握了该领域的问题及关键,而且完成了确保我后来作出新发现所必需的训练,其中包括化学知识的更新及相关研究能力的提升——我以优异成绩从医学院毕业后,又去瑞典、美国学习了两年的生物化学。接着,我进入了自己期待已久的“胰岛素作用机制”研究。在实验过程中,偶然观察到的所谓“隐蔽的酶”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并因此将我引向了全然不同于原来路径的研究方向。结果,虽然我没有找出胰岛素的作用机理,却发现了两种重要的细胞器,即溶酶体和过氧化氢小体,我成了一名细胞生物学家!这段经历给我的启示是:无论你的研究目标是什么,你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你或许没能在研究中得到预期的结果,但“意料之外”的发现,或许比你原本想要寻找的更有趣。

    可能是运气好的原因,我在自己甚少关注的研究领域,却做出了革命性的发现。我对这些实验结果进行了审慎、长期的思考和检验。应当说,这些前所未有的发现大大加深了人类对生命的理解。感谢机遇的垂青,使我有幸对宇宙奥秘能有惊鸿一瞥。对我来说,这是从事科学的最好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