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冬香 > 分卷阅读35
    事?只是公子还没领到俸禄就这样大方,随口许人东西!”

    公子道:“倒也不是信口胡说。你既然不要金项圈,将来打一个屋子给你。”

    这可不由我不乱想。我不知公子是有意拿“金屋藏娇”的典故开玩笑,还是无心顺口一说;但无论如何我不敢答应,也不敢引着他说叫别人知道,只好笑道:“公子大方,是我们的福气。不早了,该去荣安堂了。”

    公子不说话,大概也察觉到了自己的失言。他拿披风领口的狐毛遮住红红的耳朵,“走罢。”

    小郎君们说想上元夜出府逛逛的时候,我看见老夫人和阿翁明显的迟疑。显然,由于有主君这个前车之鉴,阿翁心有余悸,生怕几个孙儿纷纷在一夜之间遇上真爱,然后抛家舍业自立门户。

    只是上元灯节向来热闹,连一些足不出户的闺秀都会被允许出门看灯,更何况是年轻公子。阿翁没有不答应的理由——总不能对着年幼的孙辈说幼子的爱情故事!

    是以小郎君们都获准出府,公子回来又问我可要带些什么。

    我笑道:“不要什么。公子也带我去好不好?我和阿福一边一个,保护公子。”

    公子笑道:“原先我只担心阿福走丢,如今还要怕你被拐了去。你要出去,跟着我,要停要走都同我说。你若答应,我就带上你。”

    公子不一口否决就已经让我喜出望外,这会儿自然是满口答应。可直到上元那日出了府,我才知道要做到紧跟公子是多么困难。

    从阊门起,七里山塘到处明灯高悬,是真算上是灯火如昼、光耀非凡。我见街边商户前皆高高竖着木杆,上头挂着数盏灯笼,心想这大约就是睿宗的“火树”(注)了。之前读到“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尚且不知是何景象;如今真是色色都在眼前。

    今年街上会有龙灯,我是早就听说的。先是瞧见那威严的龙头,再是稻草扎成、插满了花灯的龙身。那光亮弯曲绵延数条街,足有百丈,一眼都望不到头。

    可龙灯虽长而壮观,却也乏味。见我东张西望,公子笑问:“找什么?”

    我笑道:“我听韩大娘说,看灯还是要看鳌山灯。她说鳌山灯可费功夫呢,要好几十个匠人一起,先拿什么木头啊、竹子啊支起骨架,蒙上青布,做一个蓬莱山;再拿颜色绸缎做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样儿,放在山头上;里头还要做会喷水的机关。”我一边说,一边拿手比划。知道看见阿福偷笑才回过神来,觉得在大街上这么眉飞色舞实在很傻,老脸一红就住了口。

    公子却不太在意我的窘态,往远处一指:“你看是不是那儿?”

    我忙踮起脚张望。公子所指处人声鼎沸亮光冲天,想必就是了。只是看上去甚远,一时赶不到。况路上又是这么拥挤,一不当心就会和公子走散。

    “不急,要点一晚上呢。”公子温声抚慰,然后对我伸手,“怕走丢,你牵着我袖子罢。”

    虽然有点失礼,但既然在府外,又是这么个情形,也只好这样了。我怕弄皱他的新衣,就虚虚拽着,须臾就被摊位上的一座塔灯吸引了目光。

    那塔灯是用大块青砖镂空而成,雕做七层宝塔,每层都燃着一支小烛,十分精致有趣。见我目不转睛,公子笑问:“劳问老丈,这个灯卖多少钱?”

    摊主笑道:“小郎君,我这塔灯只拿来招揽生意,可不卖。瞧瞧这些罢。”

    我这才发现这是个卖小玩意儿的摊子,除了孩童手里提的纱灯纸灯,莲花样子的河灯,还有扎着数十个闹蛾儿(注②)。公子笑问:“要不要这个?”

    “这是小孩子戴的,公子又取笑我。”我笑道,“公子放不放河灯?天官赐福,咱们也该许愿才是。”

    阿福便拿铜钱买了三盏河灯,我们避开人群,先下到水边。

    水面已经飘飘摇摇许多莲花。拿火折子燃起小烛,我在心里念念有词一番,然后第一个把灯放下。

    “你许好了?”公子抬眉。

    我笑道:“我的愿心不如公子大。”

    随后阿福也放下,同我一起凝视水中摇曳的月影。“真圆啊。”他喃喃道。

    公子说:“其实我也不知该许什么愿。”

    我想想觉得也是。公子如今什么都有,许愿才不像我们一样单刀直入,除了家人平安这样的套话再没别的。可是什么都有的人未必就那么高兴,我有时就觉得公子好像没有普通人家的少年那么恣意快乐。规矩太多,时时刻刻都要有礼,太累了。

    桥头传来欢呼声,我记得那儿搭着的灯棚底下是杂耍艺人。扯扯公子的袖子,我笑道:“走罢,坐在水边怪冷的。”

    我们随着人潮慢慢往前涌,期间也被不少新奇玩意和杂耍艺人吸引而驻足。起先我只是轻轻捏着公子的袖角,想停下瞧瞧的时候就小声叫他;后来发觉实在人多嘈杂,呼唤费事,就越性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