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眉妩 > 分卷阅读2
    最好,枝枝蔼蔼,绿云流金。

    “走得这样快是要去做什么?天沉路滑,仔细摔了。”身后传来那人熟悉的声音。

    我不欲理会,自顾走得飞快,烟罗广袖猛地被拽下了,我朝身后人狠狠瞪去。

    少年面容是在心底描绘千万遍的熟悉。久别重逢,本该是胜却人间万紫千红,而他噙着似有若无笑意的唇角眉梢,只引得我羞恼。

    气势汹汹甩开衣袖:“这时候倒是伶牙俐齿,方才怎不见你吱个声响?”

    “方才圣上娘娘并着各位皇亲都在,论资排辈,排过明年朝会也是轮不到我开口的。”

    一时间,竟是难以反驳。

    恨恨别过眼,又听得沈昀山说道:“难不成眉儿希求我学那话本中的状元才子,心里不晓得多欢喜,嘴上却说‘微臣何德何能,如何配得上金枝玉叶’。我自认有才有德,配你这金枝玉叶也是绰绰有余的。”

    “你你你……”

    千责万斥都是语无伦次,只恼恨得跺脚。

    暗香、疏影领着一众宫婢不知何时走了,偌大一个上林苑,只听见面前这人低低压着的轻笑。

    “少将军一人不要脸面倒还罢了,竟是连沈家祖祖辈辈的脸面也不要了么?”我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我只要你。”

    金风掠过太液池残荷,卷着不合时令的温热。依稀能将随之而来的曲乐分辨,正唱到“携手处”,不知是白石道人的《暗香》,还是六一居士的《浪淘沙》,芳年华月,婉转一如红巾翠袖丹唇皓齿间吟唱的歌谣,却都悦耳不及,那四个不曾变换平仄的音调。[2]

    相对无言,他眼里有四季春秋。

    ——————————

    注:

    [1]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出自宋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2]白石道人:即南宋词人姜夔。六一居士:即北宋词人欧阳修。 姜夔《暗香·旧时月色》有“长记曾携手处”,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有“总是当时携手处”,两首词中皆有“携手处”三字。

    第二章 小大寒

    长兴二十四年的霜降,竟有了小雪的气候。

    冬至国宴,君臣同乐。我最不喜奉承场面,只是拽着袖子呆坐,眼见案上供着的檀心腊梅开得尤好,正宜品玩,将唤暗香捧一钵水仙增色,不见人影,纳闷间她又不知从何处冒了出来,语笑盈盈,递给我一瓣芙蓉花笺。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1]

    转眼望向武将席案,沈昀山眸中情意犹温。

    简略交代疏影几句,悄悄取下凌云髻两旁的三尾金凤重钗,解下挂着五福如意玉锁的金项圈,提起红罗朝云的裙角就要开溜,好巧不巧传来了一声通报:“梁国使臣觐见——”

    无奈回座,只看那人是否与我一般气闷,沈昀山对案上琉璃灯翻了个大大的白眼,配上他那身老成的鸦青色直裾礼袍,怎么看怎么滑稽不搭调,我不由笑开。

    冗长无趣的祝言,简直是要将好心情磨个精光。磐口檀心的梅花揪下了一片又一片,堆在蟠龙腾海青瓷盘里,垒起一尖宝塔。

    梁国与陈国来往并非厚密,何故专程遣人祝天?

    屈指算来,梁王袭位已然三载,万万不该再是这般姿态。

    一时想不通,却听那使臣将声音拔高八调:“吾王求娶贵国挽绫帝姬,以崤、渠两城为聘。”

    轰隆——

    平地一声雷,炸得人头晕眼花。

    哪个丫头掐着我掩在层叠广袖下的后肘,与扭痛一起重重复复的还有她低低呼唤不知是封号还是闺名的短语。

    恍惚侧首,目光相撞刹那,沈昀山脸上的惊惧,想来该不逊于我分毫。

    是年小寒,鹅毛大雪连连飞扬三天三夜也没有半点要歇息的意思。北地的折子上了一封又一封,不是这处冻死一村人,就是那处饿死半城人;朝廷的银子拨了一批又一批,却皆如石沉大海,再无回音。

    父皇接连半月不再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