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人面桃花笑春风 > 第10节
    舒孟骏早已怒不可遏,若不是二哥一直拉着他早就冲上来了,岂能任由这位县主如此乱说。舒孟驰警告的看了眼在一旁想要跳脚的三弟,稳步向前,“县主若无他事,请容在下带舍妹告辞。”
    彤霞县主站在原地,半响无话,舒孟驰略等片刻之后,便也不等她作何反应,带着长宁与舒孟骏离开了这里。
    崔庭轩见三人走远,眼中晦涩不明,在原地站立片刻,便也转身离开。
    “二郎……”
    崔庭轩听到身后的呼唤,并未回身,只是淡淡道:“郡主称我崔家二郎君便好,科考在即,在下先告辞了。”
    彤霞呆呆的看着崔庭轩一步一步走出这片庭院,眼眶酸胀干涩,还不等她缓神,便见博郡王身边的康内侍快步走来,她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刚刚的口无遮拦会为父王王妃带来多少麻烦。
    秋葳厅外,博郡王再三挽留舒修远,都被婉拒。
    舒修远笑道:“今夜某也想在这园中一睹晚间盛景,只可惜家父尚在家中,前些日子路途奔波,家父身体一直抱恙,否则也不会今日宴会不能前来,我与拙荆出门太久心中多有牵挂,所以还请郡王谅解,等家父身体康健,吾定当在家中设宴,届时与郡王把酒言欢,不醉不归。”
    话说到此处,博郡王即使再有心留人,也只能遗憾松手。亲自将人送出别院外,看着几架马车渐渐远去,博郡王脸上的笑才落了下来,沉声问:“霞儿真的说出了圣上到来这样的话?”
    康内侍叹了一声,道:“县主到没有说的这么明白……”
    “她怎么说的?”博郡王看着康内侍,声音加重几分:“一个字不落的重复出来!”
    陆砚从宫里回到定国公府时,母亲秦氏已经带着世子夫人腾氏、四娘、五娘回家很久了,他刚进门就被人请到了前堂。
    秦氏冷眼看着跪在面前但是腰板打的笔挺的三娘子,也不说一句话,就任由她那样跪着。
    陆砚到时,就看到了被人拦在房外的芳娘子,见到他过来,芳娘子立刻哭嚎起来:“三郎君,你妹妹年幼,你身为兄长还请多多宽宥她呀……”
    陆砚皱皱眉,看了眼没什么声响的房内,一言不发的迈步进入了正厅。厅内只有秦氏、滕氏与跪在地上的三娘子,相比四娘子、五娘子已经早早被秦氏打发回了自己院子。
    秦氏见他进来,示意他免礼,让下人给他上了茶汤,才目光慈爱的看向他道:“外面回来辛苦,赶紧喝杯茶润润嗓子。”
    陆砚唇角轻轻弯了下:“谢母亲挂心,孩儿不累。”
    腾氏脸上带着端庄的笑,瞥了眼从刚刚就一直怒瞪陆砚的三娘子,道:“三弟,秋宴之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就让你身边的人将三娘子送了回来呢?”
    秦氏微微蹙眉,对这个名义上的大儿媳所说的话有些不喜,便淡淡道:“砚儿送三娘回来时给我说过了,你有什么想问的,便问我罢。”
    腾氏笑容讪讪,目光有些闪烁,低低道:“我这不是怕三娘子与母亲之间再有什么误会,等父亲回府又不安生么。”
    秦氏哼笑一声,轻飘飘的看了眼面前的三娘子,道:“教导儿女,管理后宅是我做主母的分内之事,国公爷有什么意见也只会和我说,世子夫人就不必操心了。”
    滕氏脸一红,呐呐称是,缩了缩脖子坐在一旁不再说话。
    陆砚一直未曾说话,此刻看着对自己一脸恨意的三娘子,顿了顿道:“入宫这件事,你莫想了,你若愿意好好嫁人,我便在这科举生中为你择一才俊,若是不愿,那便罢了,从此以后,你的婚事我与母亲便再也不提,不过也就是多养你四五年罢了,待到你满了二十,官府自有人上门将你强行配人,你考虑吧。”
    说罢也不再理她,静静的坐在一旁喝茶。对于自己这个庶妹,他实在是颇感无语,他本身就不是什么善于说教的性子,只是不忍母亲为她劳心之余,和父亲起争端,才在今日说上这么一两句,她若是愿意收起这好高骛远的性子,他肯定会在同科中为她好好挑选一番,但若是改不了,这样的性子嫁出去,结亲就是结仇,他也不会放着这个庶妹去坑害别家。
    “三哥倒是会说,说什么在举生中为我择一才俊,凭什么大姐、二姐都嫁与高门大户,我偏偏只能嫁个举生,你说我入宫不成,若不是你今日……”
    “闭嘴!”陆砚冷冷的看向她,目光像是刀锋一样戳破了她被怒意鼓起的勇气,渐渐的收了声。
    陆砚皱眉看着冥顽不灵的陆情,半响后不耐的叹了口气,转头对秦氏道:“三娘子的事情我会亲自和父亲说,母亲就不要管了。”
    秦氏点点头,虽然不清楚三娘子在秋宴时惹了什么麻烦,但是被原本说了不参加秋宴的儿子突然从别院中送出来,想一想也知道这丫头做了什么,也就身边这个大儿媳明目张胆的问出来,也不知道真的不知道还是假的不知道。
    使人将三娘子带下去禁足自己园中,打发了藤氏之后,前堂正厅就剩下了秦氏和陆砚。
    秦氏看着自己儿子面如冠玉、气度斐然的样子,唇角不由再次浮现慈爱又骄傲的笑容,想起今天在宴会上与别家夫人的交谈,忍不住道:“砚儿,再过一年,你便及冠,京中其他儿郎这时早已定下了婚事,可怜我儿此前一直伴随圣上左右,前几年想要为你说亲,也频频不成,如今形势已定,今日秋宴之上,我看有好几家的小娘子都不错呢,安国公家的常七娘子、武平侯的赵五娘子还有……”
    陆砚浅浅一笑,犹如春风拂面,迎着母亲关切的眼神道:“孩儿暂且无心考虑此事,待恩科过后再谈如何?”
    秦氏笑着点头:“我也是不知道你喜欢什么样的小娘子,不好帮你相看,刚刚说的那几个你定也是见过的,若有喜欢的不妨先给娘说说,哪怕等你恩科之后再去谈都好,先给对方家里透个信,一家有女百家求,只怕咱们晚一步,这看上的小娘子就成了别家的了。”
    第十七章
    陆砚看着母亲殷切的目光,笑容更加舒朗,温声道:“母亲,这事儿……暂且不急。”
    秦氏幽幽叹了一声:“为娘也不知道你到底是什么心思,别家儿郎像你这么大的哪个不都已经做了父亲了?可偏偏……算了,是为娘没本事,当年无力阻止你进宫伴读,生生被耽误了。”
    陆砚看着手中茶盏,笑道:“母亲这话让儿子羞愧,是儿子让母亲操心了。”
    秦氏嗔了他一眼,眼光扫过一旁为儿子奉茶的巧玉,想到了什么,突然问道:“冰绿、凌青你是不是都不喜欢?若是不喜欢,你看巧玉如何?”
    陆砚略有些疑惑的看着母亲,“母亲为何这样问?不过两个丫鬟罢了,谈不上什么喜欢不喜欢。”
    秦氏一愣,这两人是前年她安排给儿子的通房,世家的儿郎们一般到了年龄家里长辈就会安排,京中花楼多、颜色好的女妓也多,更别说家中还蓄养着几十上百的家伎,这些女人都是从小就被□□好的,在伺候男人方面别有一手。是以,大家族的长辈们为了怕郎君们似懂非懂时候被这些妓人们引诱,早早毁了精元,便在刚刚出精之后,就专门挑选身家清白的女孩儿放到儿郎身边。
    陆砚因为一直都跟着当时的太子,最艰难的那两年,几乎就住在了东宫,整日里提心吊胆,连闭眼都觉得危险重重,哪里有心思想什么通房。等好不容易熬过那两年,到处说亲不成,秦氏才在儿子身边放了这两个丫头,可偏偏儿子好像心思全然没放在这方面,也不见他怎么让这两个丫头伺候。
    她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想到宫内宫外的一些传言,她心渐渐提起,示意屋里伺候的下人都出去,才有些忧愁的看着陆砚,压低声音道:“砚儿啊,你老实给娘说,你这身体是不是在宫中……有什么损伤?要不……”正是十八、九血气方刚的年纪,怎么会大半年大半年的空着!
    陆砚忍不住笑了,站起身坐到母亲身侧,道:“请母亲放心,儿子一切安好,只是心中事多,所以无心欢愉。话说母亲若是不提我还想不起来,如今母亲说了,儿子也请母亲将这两人放出去吧,免得跟着儿子白白耽误花期。”
    “全放出去?”秦氏惊诧的看着陆砚,半响后才喃喃道:“可见他们是不得你意……”
    陆砚笑着摇头,也不辩解:“这件事还请母亲费心了。”
    秦氏见儿子不像玩笑,无奈道:“你要如此也便罢了,不过按照我的意思,凌青留下吧,冰绿你未收用,我给她些银钱将她放出去吧。”
    “多谢母亲。”陆砚对秦氏深揖答谢之后,才缓缓道:“家中事多,儿子还让母亲如此忧心,实在不孝。”
    秦氏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你是我儿子,这家中所有的事情在我眼里都不及砚儿的一丁点事儿重要!得了得了,你快走吧,免得我看到你生气!”
    陆砚从前堂退出,看着园中已经渐渐渲染上秋色,想到刚刚在御书房昭和帝说的事情,心头微微有沉重,若他感觉不错,圣上可能要有动作了。
    昭和帝独坐在宽大的案几后面,殿内一片漆黑,若不是身着明黄色龙袍,他整个人都像是与着夜色融为一体一般。
    “彤霞啊……真是被堂叔宠坏了!”他面无表情的低叹道,手指在案面敲了敲,又问:“崔家二郎说他已有婚约?还是自幼一起长大?”
    “回圣上,是!”案几旁站着一个全身都穿着黑色劲装的男子,若不是说话,很难发现他的存在,而他也像是习惯性的隐藏着自己的气息和身形,更像是幽灵一般。
    昭和帝慢慢从案几后站起身,走到一个烛台前,亲自伸手点亮了蜡烛,随着蜡烛一支一支的点燃,整个大厅也慢慢褪去黑色,变得金碧辉煌、富丽堂皇起来 。
    “萧然,你去查明崔家二郎是与哪家定下的婚约。”
    萧然很快应诺,刚准备出去,就听到昭和帝重新叫回他,脸上挂着一抹温和的笑容,道:“若朕估计的不差,崔家应是与舒家的小六娘定下的婚约吧……若是,不必回禀,想办法让彤霞知道,她求而不得的人,也不过是进宫求一纸圣旨就能解决的事情。”
    萧然没什么反应,干脆利索的再次应诺之后,便立在一旁等着昭和帝的吩咐。
    昭和帝看了一会儿跳跃的烛光,挥挥手:“去吧。”
    舒家前院,书房内光明如昼,舒晏清坐在上首听舒修远说着今日发生在博郡王秋宴上的事情,当听到彤霞郡主突然出现时所说的言语时,眉心轻轻一皱,眼眸也冷厉了几分。
    舒修远说完,便皱眉看向父亲道:“彤霞县主欺人太甚,我阿桐与她无冤无仇,她这样岂不是败坏阿桐的名声?不管有心还是无心,总之明日我是要让参博郡王一本教女不严的!”
    舒孟骏闻言也跳了出来:“没错,当时好多人家的小郎君和小娘子们都在,彤霞县主就是那样咄咄逼人,这场秋宴的目的是什么,在场的谁人不知,偏生她这样说出来,若不是二哥带着阿桐离开,只怕阿桐还要受气呢!”
    舒晏清没有说话,只是看向坐在一旁安静不言不语的大孙儿与二孙儿,笑了笑,“骏郎莫气,你看阿桐回来可有生气?便是你大哥与二哥也不曾如此动怒,你可知晓为何?”
    舒孟骏抿了抿唇,看了书房内的其他人,重新坐了下来。舒晏清见他安静了,才缓缓道:“你们也莫要忧心了,圣上年纪虽轻,但也是一言九鼎,看不透猜不懂才是龙者气象,我们为人臣子,只用听君旨意便是了。”
    舒孟骏见祖父如此轻描淡写,疑惑道:“便如此吗?不给阿桐出气吗?”
    舒晏清笑看着这个冲动的孙儿,摆了摆手让儿孙们各自归去,舒孟骏还想说些什么,却被二哥拉出了门外,道:“父亲不是说了明日会让人参博郡王教女不严么,你急什么。”
    舒孟骏甩开他的手,道:“参参参!别以为我不知道,这种事情圣上才懒得管呢!根本就没什么实际意义,还不如弄清楚她这几天要去哪里,给她设个绊马索!”
    舒孟骐闻言,回手对着三弟的头顶就敲了一下,教训道:“收起你的这些个混混气,明日的参奏绝对有用!”
    舒孟骏眼睛一瞪,还想说什么就被舒孟骐打断:“骏郎,你若不信,大哥与你打个赌,若是你赢了,我替你向父亲劝说让你去考武举,若是你输了,你就要听我的,七日内将春秋注解背过给我听如何?”
    站在一旁的舒孟驰闻言,一向寡言的他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声来,道:“大哥你还是饶了俊朗吧,只怕他能把自己饿出病也背不过半本春秋注解。”
    舒孟骏受不住大哥、二哥的联手激将,胸膛一挺就应了下来,应完还不服气的对着二人哼了一声,转头雄赳赳的去找长宁了。
    长宁刚散了头发,趴在梳妆台上怏怏的把玩着今日带的红玉流苏发梳,想着白天彤霞县主与崔庭轩的事情,只觉得心里闷闷的,就听到外面引兰道:“三郎君来了……”
    她抬了抬眼皮看了眼门外,懒懒道:“三哥……”
    舒孟骏大跨步从门外进来,见妹妹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刚刚好不容易熄灭的怒火再次腾然而生,在她面前狠骂了一通彤霞县主后,才大刀金马的坐在一侧的圈椅上,端起一杯茶一饮而尽道:“阿桐莫为那个疯魔的县主生气,三哥明日就去打探她的行踪,然后好好为你出气!”
    长宁手支着头歪看比自己还气的舒孟骏,轻叹一声道:“不必了,我不是生她的气,一个不相干的人罢了,我只是觉得心里有些憋闷。”
    舒孟骏奇怪的看着她,关切道:“莫不是着了风,病了?”
    长宁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将手里的发梳丢进妆奁,嘟着一张小脸不再说话,舒孟骏又灌下一杯茶才若有所觉,道:“你是因为乐容?”
    长宁瞟了他一眼,再次趴倒在妆台上,闷闷道:“倒也不全是,只是……”
    “你莫要为他烦恼了!他到京不久后就和彤霞县主搅缠在一起了!”舒孟骏更气了:“仅就我陪二哥去了那么几次文会,都能见到彤霞县主和他在一起的影子!这样的儿郎,阿桐莫要嫁与他!”
    长宁叹了声,起身坐在舒孟骏对面,长长的乌发快要拖地,像是上好的绸缎一样带着一圈光晕。舒孟骏见她在自己面前坐下,缓了缓气,将声音放平和劝道:“阿桐,京中的好儿郎多着呢,你年岁也不大,父亲母亲都说要待你十七才让你嫁人呢,哥哥过段时间去考武举,然后从里面给你挑个可靠的儿郎,咱们不要那些个文人了,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打嘴!”长宁瞪着他,看了看门外,压低的声音带着几分隐隐的怒意:“你又看了什么话本子?这话也是能在咱们家里随便说的么?想要吃家法不成?”
    舒孟骏连忙捂嘴,像是受到惊吓般的左右张望一番,才慢慢放下手,叹了声:“我这不是劝你不要就盯着乐容一个人么!”
    长宁见他神色悻悻,平缓了一下语气道:“三哥,你想多了!就算我眼睛盯着崔二哥,只怕现在这婚事也不成了……”
    舒孟骏先是一喜,随后见她神色失落,呐呐道:“阿桐喜欢乐容?”
    第十八章
    “你难道喜欢乐容?”舒孟骏睁大双眼,抿了抿唇为难道:“虽然我看不惯他与那个疯魔县主纠缠,但若是阿桐喜欢,三哥一定帮你!”
    长宁对他翻了个白眼,叮嘱道:“三哥可别胡来,这里不比江南,你要是做了错事,可不是打板子的事儿了,祖父现如今又身居高位,盯咱们家的人多着呢,三哥,咱们两人不能帮衬父兄,可也不能惹麻烦。”
    舒孟骏敷衍的点点头,不放弃的追问道:“阿桐是不是喜欢乐容?你告诉我!”
    长宁默了一会儿,长叹一声:“不知道呢,从小就认识他,十二岁那年,崔家伯母送给我一套发钗,我还不懂什么意思,后来……家里人都说我以后要嫁给他,渐渐大了,也明白了嫁给他是什么意思,可要说喜欢不喜欢,我也不清楚,但是终归待他与别人是不同的……”她看着跳动的烛焰,微微觉得鼻子有些发酸,好像从烛光中看到了她和崔庭轩幼年相识的那些岁月。
    崔庭轩大她五岁,十岁那年被崔家家主带着来到舒家书院求学,对外虽然尊称当时担任舒家书院山长的祖父一声老师,但实则是拜在大伯父的名下,大伯父极其喜爱这个学生,所以江南舒家的老宅,有一座院子是专门留给求学的崔庭轩的,这个像是哥哥却又不是哥哥的少年郎君陪着她从五岁到现在,从一开始得知嫁给他的懵懂到清楚嫁给他的意义,对他的感情或许早已不是男女之间喜欢或者不喜欢能说清的。
    长宁慢慢垂下眼,慢慢说道:“若说喜欢,可是想到以后嫁给他,心中也没太多欢喜,只知道崔二哥一定会好好对我,所以挺踏实的;可若说不喜欢,现在想到以后嫁不成他了,心中却又带着几分酸涩……三哥,你有喜欢的小娘子吗?你说,我这样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舒孟骏呆呆的看着她,脸上一片茫然,什么欢喜?什么踏实?什么酸涩?他为什么觉得阿桐的话居然比春秋注解还难理解了呢?
    长宁长长吐出一口气,站起身,瞅着他,就知道给他说也是对牛弹琴!可是能弹出来,心情也是好了许多不是么?谁让她没个姐妹呢在身边呢!
    “罢了,三哥,你回去歇息吧,对了……”她突然瞪大眼睛盯着舒孟骏,一字一顿道:“你和大哥、二哥的打赌,一!定!会!输!所以,你还是从今天晚上就开始背诵春秋注解吧。”
    “为……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