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人面桃花笑春风 > 第23节
    地上的寒意渗透到他的全身,让他冷的发颤,想到姬家长媳的遭遇,再想到家中父母、族人,他慢慢闭上眼睛,遮住了眼中的湿意,缓缓应道:“臣……谢圣上隆恩。”
    今科头三甲刚出来,喜报便已传满全城,随着这个消息一起的是圣上亲自为当科状元赐婚,所指的正是圣上堂叔的长女彤霞县主,可见这位崔状元真是深得圣上喜爱呢。
    长宁微怔,半响后才喃喃道:“小哥,你说圣上为崔状元赐婚了?”
    “是呢,全城的百姓都在说呢,许配彤霞县主,也是皇室宗亲呢,可见这位状元定是位翩翩才子,否则圣上怎么会将自己的堂妹赐婚给他……”
    “阿桐……”舒孟骏见长宁一副怔然的样子,看到店伙计还在一旁说个不停,心烦的丢给他一锭银子,将他赶走,才轻声唤道:“阿桐,你……”
    舒修远虽知道圣上不愿两家结亲,却没想到居然会在今天就下了赐婚旨意,他原本还打算等殿试过后给崔家家主取信一封讲明情况的,现如今也用不着了。看着女儿一脸迷茫的样子,他微微有些心疼,抬手拍了拍长宁的肩膀,道:“为父带你回家。”
    长宁觉得眼眶像是有湿意要涌出来,她张大嘴巴,吐出两口气,突然笑道:“这是好事儿不是吗?其实,我早就想到了……崔二哥如今被圣上赐婚,以后也会得圣上重用的对吗?”
    舒孟骏看着长宁已经发红的眼眶,和硬忍着不愿往下流的眼泪,气的猛拍桌子:“崔庭轩这个负心汉!”
    舒修远猛地瞪向舒孟驰,舒孟骏被父亲瞪得将想要骂出的话硬憋了回去,握住长宁已经冰凉握成拳的小手道:“阿桐,莫要难受。”
    长宁微微仰头将眼泪倒回去,咧开唇角笑着说:“我不难受,三哥,我之前对你说过的,我……知道会是这样的,所以慢慢的我都不难受了……”
    舒修远见女儿含泪笑着的模样,微叹一声:“阿桐若是难受,便哭出来,为父立了屏风,别人看不到。”
    话音刚落,长宁的眼泪便吧嗒一下落在了茶案上,她那日以为有一天真的知道不能嫁给崔二哥,自己会心酸,却不知真的到了这一日自己的心会酸成这样,都酸的疼了,她不想哭的,明明早就预料的,也早就做好了准备的,为何眼泪不受控制……
    远处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爆竹声声震天响,楼下街道两边早已等着的人们开始欢呼,红色的依仗从窗前经过,长宁看向窗外,一眼就看到身着红衣,骑着马走在前方的崔庭轩。
    两边的鲜花、香囊、丝帕伴着小娘子的笑闹声像落雨一般的砸向走在前面的三人,只见状元、榜眼皆是翩翩少年,状元清俊文雅,榜眼更胜一筹,面容俊美,神色淡淡的骑在马上,不像文人那般风流,倒是英姿勃勃,让路边的一大帮小娘子红了脸。
    状元已被赐婚,不便丢花,而一向除了文章还看脸的探花与前两位相比,不仅年纪大了许多,相貌也多有不及,于是数不清的鲜花、帕子尽数向着陆砚砸去。
    陆砚微微蹙了蹙眉,眼见又是一团花砸过来,微微抬手一挡,那束花便落到地上,只是那动作潇洒的更让人尖叫不已……
    崔庭轩骑在马上,眼里一片木然,偶有东西砸到他,他也无甚反应,路人的恭贺、欢呼、嬉笑都与他无关,这十里长街的荣耀对他来讲不亚于凌迟,每一刻,身上的每一寸都痛彻心扉……
    像是心有所感一般,他突然转头看向路边茶社,身着嫣红色衣裙的长宁就立在茶社二楼窗口,两人遥遥相对,长宁只觉得眼泪落得更凶了,可是她不能让他知道,慢慢绽出一个最灿烂的笑容,将手里的花学着其他的小娘子丢了出去。
    马渐渐前行,那张笑颜渐渐不见,崔庭轩慢慢转过头,一颗眼泪落在马背上,消失于尘土。
    陆砚看到崔庭轩的动作,也慢慢转过头,果真看到了舒家的小六娘,看到她明媚灿烂的笑脸,可是奇异的他却能感觉到她此时很难过。陆砚微微拧了拧眉,慢慢转回目光,看向崔庭轩,从被赐婚之后,他就好像是失了魂了木头一样,全无神采。
    今日高中状元,却痛失所爱,也不知道对崔家郎君而言,到底是喜是悲。陆砚慢慢垂眸,就在快要走过茶社时,他再次回头看向那个窗口,只见一抹嫣红……
    第三十四章
    曲氏正在忙着为二儿准备轻功的家宴, 突然得知崔庭轩被当殿赐婚的消息,她心中蓦地一凉,立刻想到了长宁, 连忙对阿蔷道:“你让人快些去寻郎君他们, 把六娘带回来……”
    阿蔷还未出院子,便遇到刚刚归家的舒修远几人, 她连忙蹲身行礼:“郎君归家了。”
    曲氏闻言立刻从从堂内出来,先看了眼丈夫, 紧接着就看向默默跟着后面的一双儿女, 看到一向活泼明媚的小女儿此时像是被霜打了芙蓉花一样, 心里一酸,眼眶就红了起来。
    “我的阿桐……”曲氏上前将女儿拥进怀里,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咱们莫要难过, 娘的阿桐如此灵秀动人,乖巧懂事,定会有一个顶顶好的夫君的……”
    长宁在茶社强忍住的眼泪,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再次落了下来, “娘亲……”
    舒孟骏紧捏着拳头站在一旁,看到母亲与妹妹泪水涟涟的样子,只觉得心中怒火中烧, 一转身便向外走去。
    舒修远见状,立刻伸手将他抓住,“你要去哪里?”
    “我去崔家!我去问问崔庭轩他到底还有没有心!”舒孟骏怒睁双目,牙咬的的咯咯响。
    “胡闹!”舒修远伸手一惯, 将舒孟骏甩后了几步,气道:“这与庭轩有何关系?圣上赐婚,是他可以抗旨的么?”
    长宁赶紧拭了拭泪水,从母亲怀中抬起头来,看着舒孟骏道:“三哥,不怪崔二哥,我信他若是有一丝丝可以拒婚的机会,他必不会接旨的……你刚刚没有见到吧,崔二哥脸上毫无一丝喜意,可今日是他金榜题名高中状元之日啊,只怕和我一样难受罢。”
    舒孟骏依然气的胸脯起伏,长宁微微垂眸看着地面,轻声道:“我们一起长大,难道还不知崔二哥人品么?”
    舒孟骏定定的看着长宁,许久重重气叹了一声,扭头看向院外。
    今日殿试舒孟驰被点为二甲第一名,名次升了三位,原本是喜事,可是舒家上下全然没有一丝一毫的喜意。
    长宁回到院中,看到窗格外挂着的鸟笼,里面的黄鹂依然叫的欢快,身上的颜色也给这有些阴沉的天带上一抹亮色,桐花院中只有她是唯一不知道哀愁的存在。
    长宁慢慢走过去,站在笼下看着因为自己靠近鸣叫的更欢快的黄鹂,眼里再次起了一层薄雾,拿起窗边放着的鸟食,喂它吃下,低喃道:“阿黄,我不能带你回到将你买下的那个郎君家了呢……”
    阿珍与引兰站在长宁身后,听到这话,两人心里一酸,便流下了两行眼泪,看着六娘子哀戚的背影,阿珍走上前扶着她道:“六娘子,外面起风了,你回屋歇歇。”
    长宁深吸一口气,看着远处灰蒙蒙的天,转身走进屋内,道:“你们都去歇着吧,我想一个人呆着。”
    阿珍一愣,还想说两句留下来陪着的话,看到长宁沉默的侧脸,抿了下唇道:“是,那婢子在侧房守着,六娘子若是想喝茶,便叫婢子们过来。”
    长宁将门窗全部闭上,屋内瞬间暗了下来,她怔怔将自己蜷靠在榻上,埋首双膝间,溢出断断续续呜咽的哭声,她曾说不知道喜不喜欢崔庭轩,可是现如今她想她明了了,纵使对他如哥哥的喜欢多一些,可还是含着女儿家对郎君的喜欢的……
    横穿京都的六川河在京都金川门外因为流式聚起一个大湖,周长十几里,水最深处达百尺,前朝常在此训练水站。南平建国之后,将这里改建成风光秀丽的皇家园林,与它相对的琼林苑便是圣上宴请新科进士的地方。
    夜色初降,金川湖上便亮起了盏盏花灯,绕堤一周更是挂着一圈密密的宫灯,从琼林苑的高冈上看去,灯火辉煌,景色旖旎。
    昭和帝笑看满堂人才欢聚,心中骄傲不已,这是他的第一批门生,这其中必有良才与他共创属于他的时代。目光扫过一片欢笑,高谈阔论的进士们,却发现有三个人与这热闹欢庆的气氛不太想合。
    一位是今科榜眼陆砚,昭和帝知他性情,见他一人独坐一侧也不奇怪,只是看他手里握着酒杯,却从不饮下,便是有他人前来相敬,才微微抿上一口,也不多与人交谈,只是浅笑着听他人谈古论今。
    昭和帝微叹一声,目光落在他另一只始终按在腰间的手上,招手唤来王德安吩咐了几句。
    陆砚一边听着身边同年说着京都见闻,一边警觉的观察着周边情况。虽然知道南翎与萧然都在,但是已经养成了十年的习惯又怎能说改就改。
    “陆三公子。”王德安上前执壶为他斟酒一杯,道:“圣上口谕:今日是你的好日子,朕之周全交由开诚和萧然,你尽管开怀畅饮,不醉不归!”
    陆砚一愣,看向上首的昭和帝,见他对自己笑着点头,微微颔首致礼后才对王德安笑道:“谢圣上体恤,也多谢内侍传谕。”
    王德安连忙客气两句,起身重回昭和帝身边。昭和帝见陆砚放松了许多,脸上的笑容大了几分,再看向全场,便看到同样闷闷的舒孟驰。
    舒孟驰此时根本无心饮宴,只想快快回家。今日殿试,从第七名升到第四名,本是件高兴的事儿,可是在听到圣上当殿为崔庭轩赐婚之后,这心情变怎么都喜悦不起来。此事虽早在预料之中,他也曾委婉提醒过乐容,可是真的得知乐容被赐婚的消息,他心中还是一惊,随即就想到了在贡院外等着殿试结果的阿桐,也不知阿桐得知此事该有多难过……越想越闷,仰头饮下一杯酒,看向被众人团团围住的崔庭轩。
    崔庭轩面色木然,一杯接一杯往自己嘴里灌酒,任谁前去与他端酒,就拿起一饮而尽,如此作风让一众士子叫好不已,很快便将他围起,看着他来者不拒的样子,舒孟驰神情复杂。
    昭和帝也将目光从崔庭轩身上收回,崔庭轩自从被指婚后,便是这幅模样,听说就是跨马游街时,他脸上也没有一丝的笑模样。微微垂眸看向自己面前的案几,轻声道:“使人招呼下崔状元,莫要出事。”
    酒好景好,今日一跃三级高台的士子们心情更好,看着对面灯光闪闪的金川湖,便有人提议作诗词以应景。提议得到众人赞同,昭和帝也笑着拿出一套御制的文房四宝,道:“众位进士既如此有雅兴,朕便添个彩头以助兴。”说着指了指面前的东西。
    酒助人胆,士子们本就是意气风发,见圣上又年轻和气,便早将拘束礼节丢到一边,纷纷叫好。
    昭和帝笑看随行的几位大人,道:“赵学士为主判,舒相、林中书、凌大人、钱大人还有集英殿的其余几位侍书同为辅判,以鼓声为号,鼓响开始,鼓停为止,这期间做出来做出方可算数,共进行三轮,从中判出最优,如何?”
    这样有些难度,但是却精彩许多,更能看出士子们急才优劣,赵克凡起身应道:“此法甚好。”
    主判既说办法不错,又是圣上提出,士子们更是摩拳擦掌想再得冠首,得到圣上及几位大人们的青睐。
    宫人们快速将案上的宴食收走,随着鼓声响起,满堂的士子纷纷凝思起笔。
    陆砚诗词不错,却并不热衷与此,是以也不想凑什么热闹,便悠然自得的坐在一旁,只是他发现还有一人比他还要自得,别人都已动笔,崔庭轩却依然抱着怀里的酒壶,仰头往嘴里灌酒。
    陆砚微微愣了下,见他木然的脸色已变的几分熏熏然,便知他根本就不知现在别人在做什么,也许此刻他的世界只有喝酒。
    陆砚眸色微微暗了暗,想到游街时的那抹嫣红身影,一向冷情的心里难得对这位状元起了几分同情。
    “咚”闷闷的鼓声落下,陆砚移开目光,见全场所作出之人寥寥数人,一些士子脸上还带着几分埋怨之色,怨鼓声间隔太短。
    昭和帝命人将这几人所做收上来,看了眼一旁独自喝酒的崔庭轩,王德安见状,连忙上前从崔庭轩怀中将酒壶拿出来,轻声道:“崔状元莫要喝了,再有两轮鼓声,赛诗便结束了,你可莫要错过了。”
    崔庭轩紧紧抓着酒壶不丢手,醉眼朦胧的看着王德安,好半响才听清他说了什么,慢慢松开怀里的酒壶,站起身道:“原来现在要作诗词才能喝酒么?那我便做一首,你可把酒壶给我?”
    全场人都有些讶然,看着站都站不稳的崔庭轩,又看向昭和帝。
    昭和帝盯着崔庭轩许久,道:“我命人拿来一坛酒,向外倾倒,你若是在酒倒尽之前做出,坛中酒剩多少便都是你的。”
    说罢,一挥手,一个小黄门便抱出一坛子酒,开始拆封。
    崔庭轩盯着他动作,忽而笑了,缓缓转头看向外面的金川湖,轻声吟道:“春池红灯初照
    ,一曲舞鸾歌凤,朝晨相别时,玉人浅笑犹在。如梦,如梦,才知相逢缥缈。饮酒开怀欢畅,琼浆玉液微苦,时光负流年,三千里青云路。来去,来去,斜阳不知归处……”
    殿内一片静默,小黄门怔怔的站在原地,手里拿着刚刚拆下的红封纸。
    昭和帝微微眯眼,盯着崔庭轩的背影许久,对小黄门一挥手道:“崔状元果真担得起状元之名!”
    小黄门捧着酒走到崔庭轩身边,小声道:“崔状元,您的酒……”
    崔庭轩呆呆的看向外面,就在舒孟驰想要就近提醒时,只见崔庭轩猛地从小黄门手中拿过酒坛,仰头灌倒入口,脸上、身上瞬间一片湿泽,无法分清是酒还是泪……
    “停下罢,朕想走走。”
    昭和帝从御撵上走下,看着眼前这座只挂着数盏灯笼的宫殿,向后摆了摆手:“都退下。”
    王德安从一个小黄门手里接过灯笼,快步上前几步,黑暗的道路被微弱的光亮照明。
    昭和帝没有言语,慢慢向前走着,忽而轻声笑了下,低喃道:“玉人浅笑犹在,才知相逢缥缈……”
    王德安垂首看路,仿佛自己什么都没有听到,半响传来一声叹息。
    “王德安,你见过小六娘,感觉如何?”
    王德安一怔,立刻答道:“是个极其美貌的小娘子。”
    “美貌?”昭和帝轻笑道:“不止是美貌,还是个被家人娇宠着的小娘子,你说……这样的小娘子嫁与什么样的夫婿最好?”
    第三十五章
    王德安一惊, 连忙道:“奴婢身体残破,圣上所问,实在是不敢回答。”
    风吹动园中树木花草, 发出枯叶落地的“哗哗”声, 昭和帝在宫殿正门处站立,看着门口随风飘摇的白灯笼, 面色恍惚。
    若是舒贵妃还活着,知道他将原本属于她侄女的夫婿指给了别人, 定是要骂他白眼狼的。唇角微微翘起, 伸手从王德安手中拿过灯笼, 自己提着向前走去,对着正欲跟上的王德安挥挥手:“你在此候着。”
    这片宫殿曾是皇宫最繁华的地方,后来成为这皇宫中唯一一处能让他觉得安稳的地方, 可是今日他终究还是辜负了她那些年的照拂。
    想到崔庭轩今日种种表现,小六娘若是嫁与他必是会幸福美满的,只是……昭和帝看着前方漆黑一片的路径,眼中渐渐坚定, 既身居此位,必当有所割舍,他欠她的……终归是还不清了……
    风吹过他的身边, 扬起他明黄的袍脚和手里的灯笼,他慢慢捏紧灯笼的手柄,转头看着那座宫殿内伸出的树影,低声道:“朕定会精心为小六娘择一佳婿, 许她一世安宁……”
    长宁看着眼前满当当的物件,一整套的彩陶娃娃、成摞的市井话本、小巧的瓷碟碗盘还有一箱子的影人……
    她慢慢将这些东西全部放到一口箱子中,心中酸楚,却没有再流泪,哭了整整一下午,便是再多的泪水也流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