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人面桃花笑春风 > 第62节
    曲老夫人看着长宁目光涣散的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春雨,手边的丝线已经被她整的一团糟,不由好笑道:“阿桐若再这般整理丝线,只怕你身边的婢女们要哭了!”
    长宁连忙低头看着身边乱七八糟的丝线,轻轻“哎呀”了一声,开始手忙脚乱的整理起来。
    曲老夫人嗔了她一眼,招手道:“行了行了,别糟蹋东西了,交给那些丫鬟们吧,坐过来歇歇吧。”
    长宁闷闷的叹了口气,将丝线丢到一边,起身看着檐廊下的滴水,忧心道:“不知夫君如今到了哪里,那边可有风雨。”
    曲老夫人微微一笑,拉着她的手宽慰道:“尽管放心,你那个夫君能在北地三年,便是有风雨也不妨事。”
    “阿桐晓得,可是就是忧心不已……”长宁靠在曲老夫人身边,喃喃道:“前两日夫君让人传了信过来,说是再有半月便回,也不知晓到底看得如何了。”
    曲老夫人眼神也微微沉了下,轻轻拍着她的手,轻叹道:“太、宗当年建国不易,百年已过,这些蛀虫便早忘了前朝当年官逼民反的情形了!”
    长宁心中更加担忧,目光悠悠的看着外面连绵的雨幕,像是要透过这一层雨幕看到不知在何处的陆砚。
    祖孙二人这般静静的看着外面,却看到一人从雨中匆匆而来,长宁下意识的坐直了身子,有些紧张道:“难道是夫君又送了信报?”
    老夫人没好气的嗔了她一眼:“你当我这曲家整日便就你夫君的事情么?”话音刚落,就听到那人在门口口气着急道:“启禀老夫人,门口来了一位妇人带着三个儿郎,说是……”那婆子有些说不下去,略略抬头看了眼屋内的老夫人,结结巴巴道:“是三郎君的亲眷……”
    “什么?”长宁猛地站起身,喝到:“一派胡言,三郎除我之外哪里还有别的亲眷,这样的人你就应该直接赶走,还敢进来传报!”
    曲老夫人也是惊了一下,看着长宁突然迸发的怒气,一时也觉得气愤,当即挥手道:“将人扭送府衙,就说冒领国公子嗣亲眷,让依法判刑吧。”
    那婆子闻言连忙应了声,匆匆退下,长宁气哼哼的看着那婆子的背影,恨声道:“定是那些恶人故意如此抹黑夫君声誉,真是气煞我了!”
    曲老夫人拉着长宁的安抚着,外祖母慈和的声音让长宁心中怒意减消。这一幕却刚巧被正欲来问安的曲何氏看到了,使身边人打听之后,不由轻轻哼笑一声:“阿桐这小娘子被长辈们宠的越发骄横了,万一那真是陆三在外的妻子、儿郎,这般送到府衙,到时陆三回来可看她如何交代!”
    身边人见她如此,纷纷垂头不搭话,曲何氏进了院子,看到长宁仍然一副余怒未消的样子,不由笑道:“阿桐也莫要气了,只是听舅母一句话,趁着现在那些人还未被送走,还是赶紧使人唤回来,若真是陆三郎的亲眷,到时你们夫妻可不是有了隔阂……”
    “三郎绝对不会在外有任何龌蹉事情,还请舅母莫要胡说!”长宁好不容易消下去的气瞬间冒了起来,怒瞪着曲何氏道。
    曲老夫人警告的看了眼曲何氏,转头对长宁道:“你舅母纵然话语有错,你也不该如此大呼小叫,向你舅母赔礼。”
    长宁心中憋着一团火,不情不愿的对着曲何氏行了赔礼,才平缓了声音道:“舅母也不想想,哪有外头养着的人跑到正妻娘家要认亲的,岂不是……笑话……”长宁越说越心虚,转身怔怔的看着曲老夫人道:“外婆,三舅舅是不是排行为三?”
    第九十五章
    那婆子还在门前与几个年轻儿郎纠缠, 护院一拥而上将人扭下, 推推搡搡就准备送往府衙, 却见内里匆匆跑出来一个小丫鬟,高声叫道:“且慢!他们到底是哪个三郎的亲眷?”
    雨时大时小,长宁能感觉到曲老夫人抓着她胳膊的手越来越紧,转头看向曲老夫人, 关切道:“外婆莫要忧心,若真是三舅舅的亲眷乃是喜事, 且放宽心。”
    曲何氏没想到居然会有这样的转折, 脸色当即就变得十分难看, 原本家中产业她的夫君、儿郎就没有沾手, 此时外面的若真是那个离家多年,人人都说死了的曲三郎的亲眷,难不成往后分家时,还要再少分一份儿么?
    曲元白、曲景曜得知消息都已匆匆赶到, 问了礼之后才看向长宁问道:“阿桐, 究竟怎么回事?”
    长宁将事情简略说了一遍,微微垂眸道:“只是不晓得三舅舅有没有一起回来,为何来人只是亲眷。”
    “这个不肖子!便是回来我也定不会让他进曲家门!”曲老夫人恨声说道, 但任谁都能听出她话中的期待。
    曲景耀看了眼曲元白, 见小舅舅神色如往常一般漫不经心,微微垂了垂眼眸,看向屋外连绵不绝的雨幕。
    曲家三舅舅的事情他曾听父亲说起过,无外乎世家子看上了美艳行首的俗套故事, 只是曲家便是商户,当年祖父尚在,山德侯府的牌子尚在,那行首任她再才华过人,身世坎坷,但终究是上不台面之人,可三舅舅铁了心要迎娶那行首,被祖父一顿板子之后,伤刚好就跑了出去,带着那行首再也不见影踪,此时归来,还只有亲眷……曲景曜眉心不由慢慢皱起。
    很快出去唤人的小丫鬟带着全身皆被淋透的一行人走了过来,三男一女,那女子身子窈窕,远远看出去,只觉得身态风流。
    曲老夫人眼神一眯,就在几人准备进门之前,突然开口道:“就在门口回话吧!”
    长宁目光从那几位年轻儿郎身上扫过,不可否认皆是好样貌,只是她从未见过那位三舅舅,但是仅就此时来看,这几位儿郎长相倒是更像那女子。
    曲元白轻抬眼皮扫了一眼为首的女子,突然轻轻嗤笑了一声,道:“可见时光最是公平,当年艳绝两淮的玉娇行首如今看来,也不过平平!”
    长宁微微有些惊愕的看了眼曲元白,小舅舅为人虽然有些不羁,但一贯平和,很少如此恶言对人,可见他对这位当年的行首是真心厌恶。
    长宁将目光转移到玉娇身边的几位儿郎身上,眉心一皱,若是没有看错,那几人刚刚眼中闪过一丝恶毒的怨恨,让她微微有些心悸。
    曲老夫人漠然的看着门外有些瑟瑟发抖的几人,半响后缓缓开口问道:“安朗那不孝子呢?”
    玉娇抬头看向屋内的众人,锦衣玉带,面容骄傲,偌大的房内毡毯铺地,四周刻花嵌金,一股说不出的香味从内慢慢散出来,更显得她们母子狼狈。
    “夫君……已经不在了……”
    空气突然变得安静,仿佛外面的雨声、风声都停住了一般,长宁猛地瞪大眼睛直直的看着外面跪着的几人,想到外祖母,赶忙转头看向曲老夫人,却见曲老夫人睁大双眼,似是不可置信一般盯着那玉娇,沉声道:“你说什么?”
    不待玉娇再次重复,曲老夫人突然双眼一闭,歪歪的倒了下来。
    “外婆!”长宁连忙张手护住曲老夫人,高声叫道:“去请大夫!”
    屋内几人立刻站起身,围了过来,曲元白转身冷冷的看着跪在门外的几人,声如寒冰:“三哥死了,你们为什么不陪着他一同去死?来人!将这些人给我丢进地窖!”
    陆砚看着手里这几日统计来被侵占的田庄数目,脸色黑沉的厉害,将这些纸张塞进袖笼中道:“用罢午膳,便会阜城吧。”
    棋福应了声,立刻出去准备。陆砚站在房里,拿起腰上挂着的小马坠把玩了一阵,目光柔和了几分,此次出来一月有余,也不知晓阿桐可否想他。
    得知要回阜城,苏宗平在饭前过来向他辞别,陆砚一愣,道:“苏先生这就要走么?”
    苏宗平点头:“出来日久,也该归家了,不瞒大人,有人盯着你,也就有人一样盯着我。”
    陆砚沉默了片刻,命守在外面的棋福进来,道:“给先生包上五十两银,然后另给一千交子……回去后若有人问你,就说你出外行商了,那五十两是所得银钱,其余的先生还是找个地方收起来较好。”
    苏宗平接了五十两银,却说什么都不要那一千交子,道:“我苏某便是科考不济,也是读过圣贤书的,此等为社稷之大事,自当肝脑涂地,不求回报!”
    陆砚见他傲骨,也不勉强,挥手让棋福退下,抱拳道:“此次巡州多谢先生一路指点,待扫平这些恶徒,某定向圣上禀明先生之功劳。”
    因着临别,陆砚专门让棋福安排了丰盛的酒宴,几巡过后忽听楼下一阵吵嚷,片刻之后便听到楼下由吵嚷变成哭诉祈求,陆砚眉心微皱,挥手让人去看看究竟。
    不多时,棋福上来禀告道:“是甲头催税。”
    陆砚举杯的动作一顿,拧眉道:“未到四五月,催什么税?”
    苏宗平微微叹了声,放下酒杯道:“定是以此为借口鱼肉百姓罢了。”
    陆砚眉目沉沉,对棋福交代了两句话,不知想到什么,思索片刻后,转头看向苏宗平道:“今日即将分别,有一事我想问先生是否知晓……三年前柳通判病逝一事,苏先生当时应还在府衙,可能对我讲讲事情始末?”
    苏宗平正欲喝酒的动作一顿,抬头怔怔的看向陆砚,半响后才带着几分躲闪道:“柳通判到钱塘府时身体便不是多好,据闻是因水土不服,三月之后便彻底不能理事了,也请了大夫,只是到最后依然是回天乏术。”
    “请大夫的是柳通判家中何人?”陆砚看着苏宗平。
    苏宗平只觉在陆砚的目光下无所遁形,声音也有些呐呐:“何人去请的,小可不知晓,只知道请的是钱塘府最大的一间药铺的东家,林庆平老大夫。”
    林庆平?!陆砚眼前好像浮现一个发须皆白,举止慈和的老人,眼神微凛。
    苏宗平紧紧捏着手中的小酒杯,过了许久才小声道:“不过听拙荆说当初曾在药铺见过柳通判的妾室蛮娘……”
    “那她人现在在何处?柳通判殁于任上,家眷扶棺回乡时,这个蛮娘可曾跟了回去?”陆砚从一开始听舒孟骅状似无意的说起柳通判病逝之后,就在心中存了疑惑,随着此次巡州眼见各种乱象横生,而那些原本是朝中所派监政之责的通判不是眼盲口哑,就是同流合污,对柳通判之死更是起疑,眼前这位苏宗平应是知晓些什么,只是大约还是不肯信任自己,因此吞吐,不过仅凭他言语中所说,陆砚也能让自己人将事情原本查出!
    “外婆,汤药熬好了,趁热吃吧。”长宁从托盘上端过药碗喂到曲老夫人唇边,却被老人抬手挡开。
    “那几人呢?”曲老夫人声音有些虚弱,病了几日,眼窝下面明显陷了下去,原本丰满红润的脸色也布满了皱纹,看的长宁心中一酸,眼泪差点夺眶而出。
    曲元白本定在这几日出海,因为曲老夫人突然病倒,也只能推迟重新部署,因此此时并不在。曲景曜看了眼长宁,沉默了片刻道:“在地窖关着呢。”
    曲老夫人脸色闪过一抹愤恨,道:“把人叫来吧,我要问问我安郎究竟是出了何事!”
    长宁连忙给曲老夫人身后放了靠枕,哄道:“外婆,便是要知道三舅舅的事情,也请先用了药,你这般……阿桐心中难受。”
    曲景曜也跟着劝道:“是啊,祖母最疼阿桐了,你看这几日阿桐忧心你,都瘦了许多,为了阿桐,你便用了这药吧。”
    曲老夫人看着床前的孙儿和长宁,目光落在长宁有些乌青的眼睑上,轻叹一声,张口开始喝药。
    长宁见状,含泪笑开,连忙让丫鬟拿蜜饯过来,刚照顾曲老夫人用罢药,玉娇几人便被带到了门前。
    几日关在暗无天日的地窖中,几人身上都带着一股潮湿的霉味,有些蓬头垢面,形容更加难看。
    长宁拿帕子轻轻拭去曲老夫人唇角的药渍,静静的看着跪在地下的几人。
    “我儿如何不在的?”
    曲老夫人声音虽然带着几分苍老,但依然气势十足,玉娇将头埋得更低,呐呐道:“夫君……”
    曲老夫人手掌猛地抬起,将放在一旁的蜜饯挥落一地,指着地上的玉娇道:“你闭嘴!我儿岂是你这等贱人可以唤夫君的?给我掌嘴!”
    长宁见状连忙安抚着曲老夫人,顺着她的胸口轻声劝道:“外婆息怒,她哪里说的不对,您提出来,我替你骂她,只是你万万不可动气呀。”
    曲景曜脸色阴沉,冷冷的目光扫过玉娇几人,对身后几人使了个眼色,只见几个粗壮仆妇拥上前,按压住玉娇,清脆的耳光声顿时在房里响起。
    三个儿郎见母亲遭此辱打不停的挣扎着,嘴里大声吼着:“你们住手!凭什么打我母亲!你们这帮恶人!”
    曲景曜嫌他们吵得慌,一抬手,几个巾子就塞进了那几个儿郎口中,房间瞬间只剩下耳光声。
    这些仆妇都是专门练过的,手劲儿奇大,不多时那玉娇妩媚的脸便红肿起来,鼻孔、唇角都流出血丝来。
    长宁看了一眼,便飞快的别过眼,略停了停,开口劝道:“外婆,罢了吧,还要让她说三舅舅的事情呢,再打下去,只怕又要养上好几天才能说呢。”
    曲老夫人缓缓睁开眼睛,嫌恶的看了眼玉娇,沉声道:“罢了!说吧,我儿究竟出了何事?”
    “夫……不不不,郎主是得了不治之症……”
    第九十六章
    房间十分安静, 只有玉娇微微有些含糊、断续的话语, 长宁从中听出了那位从那个未谋面的三舅舅任性又短暂的一生。
    当年带伤负气跑出的富家公子, 还带走了几千两银的交子,然后用其中大半为玉娇赎了身,两人一路出了阜城,落户在距离阜城不远的湖州, 许是还抱着家中会寻找他的想法,因此也并未改名换姓, 一开始与玉娇也一直住在客舍中, 直到时光一日日过去, 便是他再三出现在曲家在湖州的商铺前, 却也无人理会,他才知晓家中许是真的不认他了。
    虽然心中失落,但曲元安还是憋着一口气,带着玉娇在湖州城落了脚, 用手中所剩的银钱置办了家产, 踏踏实实的开铺子做买卖起来。许是遗传了曲家人天生会做生意的血脉,曲元安办的干果蜜饯铺子虽然不大,却生意一直不错, 后来慢慢的扩大了规模, 开办起了茶社、客舍,生意也在湖州城做的不大不小。玉娇为他生了三个儿郎,除了想到家中仍有些惆怅,心中倒也安稳。
    原本按照曲元安的想法, 待他再开两家客舍,才有颜面回家,却不想不等他动作,一场重病突如其来,为了医好他,家中变卖了所有资产,遍寻名医,却也无济于事,不等带着他回到曲家,便撒手人寰……
    玉娇几度哽咽,眼泪伴着唇颊的血水流下,身后的几个儿郎更是哭成一片。
    曲老夫人老泪纵横,长宁抬手拭去眼泪,又拿帕子试了试老人脸颊的泪水,看向玉娇道:“那三舅舅如今埋在何处?”
    玉娇看了眼这位千娇百媚的小娘子,垂了垂眼眸道:“埋在湖州……本想带着郎主一起回来的,然而实在是囊中羞涩,无力承担。”
    曲景曜眼眶微红,却在听到这句话时,皱起了眉头:“三舅舅在湖州城一共开了两个干果铺子,一间茶社,一间客舍,现在居然生计艰难?”
    玉娇一直低垂着眼眸道:“郎主病势沉重,家中财产尽数变卖了都不够……回到曲家乃是郎主心愿,也是奴家带着几位郎君实在是难以为继。”
    曲老夫人缓缓睁开眼睛,接过长宁手中的帕子试了试眼泪,沉声道:“你的身份,我不认!安郎在时,我不认,如今我也不认!至于你身后的三个儿郎,我更不会凭你几句话便认下,这几日你先住到西边末院里吧,没有我的允许,你们谁也不许出院子!你的话,每一句我都会让人查个清清楚楚!”
    玉娇面色惊讶,连忙叫道:“老夫人不认奴无妨,可这三个儿郎真的都是郎主的骨肉呀!”
    曲景曜起身示意将人拖下去,待喊声远去,才转身看着曲老夫人道:“孙儿这就派人前往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