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反派公主走向权力巅峰 > 分卷阅读13
    />  薛雯听了这一番回话面色稍霁,点头道:“这还罢了···母后久病,见事没有往日清明了,身边诸人又不能相劝,外朝胡氏,更是虎视眈眈······便嘱咐小春子多留心,大事小情都及时报我吧。”

    瑞银忙应“是”。

    瑞金趁着东桥姑姑还没回来,又凑上前好事儿问道:“公主,今儿文昭仪提起四皇子的婚事,却不知是何用意啊?”

    薛雯一面替同样凑过来的将军揉着下巴,一面冷哼一声道:“还能是何意?当然是怕国丧耽误,落于人后了呗。”

    这话就诛心了,两个丫头悚然一惊,面面相觑起来。

    端着盅儿的东桥姑姑进来的时候,瑞金尚来不及收拾神情,怕东桥看出端倪来,连忙勉强挤出个笑来,道:“这可真是···踩了狸大人的尾巴了······”

    东桥倒是不疑有他,笑着打趣了她两句,自去服侍薛雯不提。

    次日,薛雯才略略了结了手头上的事,打算去坤宁宫转一圈再趁有闲随意散散,仁寿宫王太后便突然相请······

    提起这位老太后,薛雯立时一个头两个大。

    这王太后出身不高,原也不过是先帝朝一个小小的美人,其父则是穷乡僻壤芝麻小官,今上登基时,本想抬举母家,谁知,却是无人可用,只得追封了祖上是了。

    按说有子太妃可由王府奉养,无子的可怜人却可老死宫中,只是王太后心窄,把人家都挤兑走了,奉皇陵的奉皇陵,修行的修行,唯独留下了一二与她相投的,在身边奉承陪伴。

    惹得起的遭她排布,而唯独惹不起的先帝中宫孙太后,却是自请为显德太子祈福,而主动“躲开”了,倒也如了她的意。

    王太后出身不高,人也粗鄙些,薛雯被养得气度高华眼高于顶,在她老人家眼里正是一百个看不上的,每回宣了她去,正事不见得有什么,倒是没名堂的阴阳怪气儿,总要听一箩筐。

    事实上,这宫里被她老人家看不上的且不知凡几呢,胡皇后母女自然是首当其冲,把住了她的皇帝儿子和大孙子的慕容氏姑侄算是紧随其后,剩下陈贵妃、文昭仪等,但凡是稍微称得上有点出身的,她都厌恶。

    唯独倒是与她一样爱好嚼舌根子磕牙花子的王贤妃,以及简单明了奉承讨好的德安、恭安姊妹俩,能在她面前稍稍讨得了好······

    7.发难   只是人头虽多,慕容德妃等人……

    只是人头虽多,慕容德妃等人却又是她私心里惹不起的,无他,皇上自己也是对这位生母暗暗存了诸多不满的,但凡王太后给了他的心肝肉们委屈受,皇帝总少不了来仁寿宫叨叨一场。

    而薛雯,倒不是说她就不得宠不要紧的,只是她清高骄傲,不是告状的性子,自然就叫王太后一下子挑中她这个“软柿子”来了······

    大事没有,王太后手里她吃过不少小亏。

    为此沈尧还曾抱怨过她,嫌她老实,更撺掇着让她也去告状,“倒不是真就让皇上替你撑腰,只是你告上一次是个威慑,无论如何,让那老太婆知道你也有这个本领,省以后多少事啊?”

    薛雯倒不是老实,只是“她长日无事,又是那样的脾性,不是我也是别人总要找个冤大头的,只当我是为父皇分忧罢”。

    ——昔日的豪言壮语犹在耳畔,薛雯换了身略略素淡了些的衣服,硬着头皮一路长吁短叹向东六宫去了。

    虽说是一千一百个不乐意,但她又不是会因这点子情绪而故意拖延的人,抄了条小道,很快就到了地方。

    仁寿宫中,倒是一派和谐欢欣的景象。

    院子里,最小的四公主薛霏带着一群宫女儿正踢毽子呢。

    见薛雯来了,几个小宫女纷纷缩手缩脚地垂首站好了,就连薛霏也忙收敛了些笑意,垂手叫了声“二皇姐”,薛雯心里正有事呢,无暇他顾,略显冷漠地点了点头,未作停留地先行进去了。

    薛霏胆子一向小,虽说薛雯什么都没有说,就为了这一眼,她左思右想···也不敢再玩儿了,使了眼色命众人收摊儿,低眉顺眼地也尾随着姐姐进了内殿。

    王太后正与她信重的魏嬷嬷说话,分明看见了,却只是头也不抬地挥了一下手示意薛雯稍坐,一副顾不上她的样子。

    薛雯也不计较,自个儿管自个儿闲适坐下。

    见那桌上摆了几样儿点心,还十分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