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今日方知我是我 > 分卷阅读6
    ,嘴角上扬不显轻佻,温润不失剔透,清隽不失风骨。

    “公子昨夜可休息好了?”

    书生听得这声音忙道:“劳姑娘挂心了。”

    秦姑娘掩面轻笑,像忽然想起来来。

    “昨夜着急,忘了问公子名讳,不知公子贵姓?”

    书生暗叹,什么着急啊,不能信,都是这姑娘骗人的言辞,却是老老实实答了。

    “不敢当,布衣书生,谢见涯。”

    秦姑娘厚颜无耻

    秦楼月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她能坦然瞧着一位相识不过一日的男子,呆愣半晌的行为便能窥得一二。

    可叹书生也是个傻的,秦姑娘容貌非上乘,一双眼睛直勾勾看人的时候,似要把魂魄看穿了。

    华颜将手里的披风搭到秦姑娘肩上,还疑惑着,若是往常怎么会乖乖站着,出声道:“怎么堵在门口?”

    秦姑娘笑意未减,毫不避讳,“那位公子方才说了他名讳,我一时惊住了。”

    习武之人,耳聪目明,华颜自然也听到了,她没觉得是这是个惊人的名字,不过秦楼月打小就比旁的人聪慧,脑袋瓜里的奇思妙想便是自娱自乐也叫人拍马不及,也就释然了。

    谢见涯听了也只是笑道:“不过沾了文人骚客的面子,捡了个现成的大名,过分迟暮,姑娘说笑了。”

    秦姑娘将披风上的帽子拉上,闯入微雨幕,转身回道:“那公子就当我说笑了。”

    华颜姑娘紧随其后,干脆利落将伞撑起来,秦姑娘看了看自己头顶被遮住的天,有看了看书生手里的伞,是从这院子里拿的没错。

    “公子不是要去衙门?小女子可为公子带路。”想起来正事儿了,虽然现在是早上,眼前人身无分文,她也不打算施舍一个馒头。

    “有劳。”

    暮河城是一处风水宝地,依山傍水,良田千万。

    饱暖富足便不易生出事端,小打小闹口舌之争也不至于闹到公堂之上,真有杀人放火的伤天害理之事发生,约莫就是江湖中人寻仇至此,暮河城的地界上,楚家绝不会坐视不理,现今这江湖上哪个不长眼的还敢在楚家的地盘上无理闹事,若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那边是魔教奸邪之辈扰百姓安宁。

    不管是不是深仇大恨寻仇至此,显而易见的是此处的官府并不怎么得百姓信任,难怪昨日那微醺的行人提及之时言辞闪烁。

    所以都说此处知府乃是一闲职,清清闲闲享着朝廷俸禄,没事家常里短,出了事也轮不到知府来管。

    谢见涯淡然立于公堂之上,见了官老爷也未下跪,秦楼月瞧得明白,合着这还是个寒窗苦读的书生,天资不错,如今竟不是白身?

    没看走眼,是个读书人。

    虽说名讳侠义潇洒了些,看这人还是一片赤忱的。

    知府大人有气无力拍了惊堂木,也不管书生是站着跪着的,好似他已经习惯了。

    “堂下何人?有何冤情?”

    谢见涯瞧着大堂上方挂着的“明镜高悬”,暗自鼓劲,“大人,小可乃时邻县学生员,行至贵地,被小人骗取了银两,特来求大人做主。”

    大人抬了抬耷拉着的眼皮道:“胡言乱语,暮河百姓恭俭纯良,怎会行此等欺诈之事!”

    秦姑娘听着就为书生叹气,明眼人都能看到惊堂木落下激起的千丈尘了,明显已经荒废许久,要么是正如知府大人所言,暮河城百姓纯良谦恭,从未发生争端,要么,那就是此处官府闲置,公案另有他人审判。

    书生可不管这么多,他读的圣贤书,学的治国之策,不依不饶到了官这里,就是来找公道的。

    “大人还未问我有何冤情,便下此定论,可有不妥?小可状告这楚家管制不利之罪,纵容家仆骗取我钱财,还请大人做主。”

    大约是许久不曾开张的衙门,竟还聚集了不少闲人,听那蠢书生状告楚家,周遭一片哗然。

    天家下放的官员,都是心知肚明的,何时可作为何地不作为,更惘论是官场浸淫多年的老滑头们。

    江湖与朝堂自来便是密不可分,大夏王朝历经五世,□□皇帝的江山还是靠着一帮江湖人打下来的,自先帝起,江湖与朝堂各行其事,却有些根深蒂固的江湖门派在百姓中的声望远超皇权。

    话说白了,拳头大就是硬道理,皇帝好好坐着龙椅,若不是做得不舒坦,也莫去寻那些个大侠的错处,昔年风华山庄的老管家坐在茶楼上将说书先生请下去,自个儿讲的那一段现在还脍炙人口呢!

    “风华一剑,荡平百万精锐之师,老庄主感于天下之大,无人可引为知己,宝剑拂尘,藏剑雪落。”

    不知有谁可曾有幸亲眼得见,真真假假都是传了百张嘴,到说书先生的醒木上又变成了何种模样,风华山庄的老管家也死了得有二三十年了,民间将此等故事朝着神鬼话本的方向愈演愈烈,江湖人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也愈加高大伟岸,故而有些地界上的百姓们只知江湖流派,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