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寡妇重生记 > 分卷阅读36
    年的契约,接连忙了几日才将宅子整好,暮春时候可种的东西不少,芫荽、

    韭,竹子被幼金从中间劈开削成薄片,搭出个竹架子来,又在下面撒下丝瓜种子,待到夏时便

    能摘了。

    王婆子听得幼金对旁人讲:“我是个寡妇,家中夫主去了遂搬到这里。”

    头回觉得心惊胆战,这话要传到国公爷耳朵里还不直接将她们给杖杀,无端咒死可不是闹着

    玩。

    只这次数多后,王婆听着见怪不怪了都。

    娘子胆子大呢,王婆活了几十年就没见过这样的妇人。

    那天她给娘子收拾桌案,她花样子留着忘收起来,王婆虽不识字,可至这个年岁,什么花样子

    没见过。

    但凡张眼睛的都能瞧出来,娘子去这画的根本不是什么正经东西。

    男人半裸着身子卧在花丛中,妇人额间汗珠滚落,衣衫尽除坐在男人腰间。胸前对奶儿、腿缝

    根阳具都分毫不落地画了出来,男人左边肩胛还留下了圈不浅的牙印子。

    “夭寿哦!”王婆惊呼声,纸都给吓掉。

    这点可不如幼金及姚修。

    当日姚修将东西落在巷子里让幼金瞧见,幼金可是面不改色的。

    而姚修呢,幼金寻上门来说明来意,他也不过拊掌大笑:“我没有看错,娘子果真是个妙

    人。”

    幼金倒有几分喜欢姚修那书生,别看他似不怎么着调,说话也颠三倒四,可要不是他,自己也

    不能接了这活计。

    “婆婆莫动,可别把我这纸踩着!”幼金进屋恰看到,忙走过来将画捡起,“我指着它们换银

    子呢。”

    她一个妇人,画出这样的东西,也未免太离经叛道,叫人诟病了。

    “娘……子,这如何……使得。”王婆话都说不清,磕磕绊绊道,“这画……”

    幼金将画都收好,才对王婆道:“婆婆你不晓得,这画价贵呢,一张便是一两银。”

    册子三四十面,那便是好几十两银子。

    王婆听闻咋舌:“可是娘子,您身上不是有银子?”

    幼金不缺银钱的,那国公爷对娘子并不吝啬,娘子更不是奢靡的性子,连菜钱都舍不得多花。

    幼金不说话,心中忖道:“依着那人反复的脾气,怕他给的银子捏在手里数年才能花得心安理

    得,万一他翻脸,自己岂不是真就要走了上辈子的老路。”

    -

    陈元卿的确不是什么大善人。

    依着他往日,他那天离去时心中郁气难消,还真不知道会做出甚事情。要人人都如陶幼金这般

    放肆,城外还不知要添多少坟头。

    可这一回陈元卿毕竟什么都未做。

    非但未做,倒真像是要将这娘子给扔在宅子外面,不作接进府的打算。

    转瞬已经入了夏。

    也不知道陈元卿如何哄骗欺瞒林氏,林氏倒暂将他的事情放了放,一心要先替陈令安另寻个夫

    婿。

    陈令安让林氏逼得叫苦不迭,跑到陈元卿跟前:“你倒是乖觉,如何哄得母亲松口?倒将我害

    苦。”

    陈元卿看着她淡淡道:“你顾好自己的事便罢,若闹出旁的事,我可不会再管。”

    陈令安骤然沉了脸,丁点话都没问出来,反无端让自己窝火大半日。

    近来国公爷暇时多,常呆在府中,频繁把陈元印叫去箬山院频繁抽空查他的功课,使得陈元印

    暗自叫苦不迭。

    陈元印站在案旁大气都不敢出,二哥一脸肃穆坐着,可比国子监里头的学正要威慑许多,若他

    去授课,该没人再插科打诨。

    太学生们谁没听过陈元卿的名,私下跑到陈元印跟头来求字的不知凡几。

    “回吧,明日我回得晚,你隔两天再来。”陈元卿问他几句方道。

    陈元印闻言松了口气,给陈元卿福礼后便要退出去,人已走至门处,扭头去看陈元卿:“二

    哥……”

    一副欲言又止,似有话要说的样子。

    陈元卿“嗯”声。

    陈元印细想想人又跑了,还是算了,这事他要是拿来问二哥,二哥如何答不知,自己一顿家法

    定免不了。

    歹人

    陈元卿压根未将陈元印小儿举止放在心上,陈元印年后刚十四,又能有什么大事。

    他待陈元印虽严厉,然却是为了他好,这庶子终究要从府里搬出去,若陈元印自己不立起来,

    以后谁也帮不了他。

    男人坐在案前揉了揉眉心,心中很快计较起别的事来。

    这没多久八月十五便是秋闱。陈元卿如今在礼部,礼部仍旧是顾徽主事,此人文风华丽,乃翰

    林学士出身,若不出意外,秋闱过后的省试当还由他担任主考官。

    宣德八年省试,陈元卿由他评为“省元”,只后来嘉佑帝为避嫌,以告天下他待“仕庶”公允

    之心,方特意点了他人。

    明日刘家宴饮,礼部几位大人皆在受邀之列。

    -

    陈元卿换了身常服,纱帽、革带皆穿戴好方从国公府往顾府去。

    刘府便在东水门玉堂巷附近,车夫不知就里驶入通宣巷时,郑或心中咯噔,忙低声呵斥道:

    “如何从这里,走录事巷。”

    车夫连连告罪:“小的这就绕出去。”

    然而却来不及,陈元卿已然掀开车帘往外看。

    郑或扭过身向车内人道:“大人,张田方才走错了路,我让他掉头。”

    陈元卿将帘布掩上,好会儿车内才传来声:“无妨。”

    “是。”郑或又让车夫换了路。

    进了巷子没走多远便到熟悉的地儿。

    府里旁人都不知道陈元卿在此处有个宅子,那宅子此刻大门从外头上了把厚重的锁,锁虽看着

    牢固,却只是虚虚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