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随身空间 > 第310节
    吃龙虾程序为一嗅、二舔、三揭、四吃、五拧、六捏、七剥、八拽、九撕。嗅———闻一闻龙虾的味道;舔———感受龙虾麻、辣、香的滋味;揭———掀开龙虾的头胸甲;吃———吃掉龙虾的黄;拧———两只手,一只向外,一只向上,除去步足;捏———两只手向外捏软龙虾的腹节;剥———剥去腹节的上半部;拽———抽去龙虾的肠子;撕———如果抽不去肠子,那么撕开肉,拿出肠子。
    这般斯文的吃法只适合于斯文的人,张太平和王贵两个大老粗可没有这么多讲究,也没有多少不适应,拿起筷子就开始大吃起来,一桌子的海鲜被两人风云残卷一通之后所剩无几,行如水没有吃多少,而小雪大多数时间都是有点目瞪口呆地看着两人如同两个饿死鬼一般的吃法,几乎没有吃什么。
    两人放下筷子之后小雪看了看桌子上几乎全空的十几个盘子,心里面是相当震惊的,终于明白为什么从来都没有奢侈浪费习惯的夫人这次却意外地点了这么多菜,原来是知道这两个人的大肚能容。
    张太平两人的吃法不但吓着了小雪,也将旁边桌子上的客人吓到了,不过看到两人高大的个子都露出表示理解的笑容。最高兴不过是店家了,客人吃的多他们赚的钱就多。
    小喜不吃这些东西,张太平特意为它要了一杯果汁,让它站在桌子的一边上慢慢饮用。小紫倒是一个肉食动物,对这些食物很是喜爱,张太平便在地上放了一个盘子,将各种海鲜都给它放了一些。
    有人看出来张太平脚边上小肚子吃得圆鼓鼓的小家伙是一只名贵的紫貂,便跑过来问道:“先生的这只可是紫貂?”
    张太平点了点头。
    “不知可否割爱?价钱好商量。”
    张太平又摇了摇头,然后朝着行如水和王贵几人说道:“吃好了咱们就走吧。”不管是再高的价钱他都不会卖掉的小紫的,所以也就再懒得和这人在这里扯皮了。
    那人倒也识趣,见张太平没有谈下去的兴致,那就是真的不想卖了,便没有再纠缠。
    出了餐馆,两个小家伙一个喝得肚子圆了,一个吃得肚子圆了,都懒得再自己动弹了,所以都落在张太平的肩膀上面。小喜还站在他的肩头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街上的风景,而小紫却没有这个心思,干脆向往常一样,将毛茸茸暖和的身子缠在张太平的脖子上面做起了围巾。
    张太平朝着行如水问道:“这里附近哪里有专卖海鲜的市场?”
    行如水回答道:“有是有,不过距离这里不进,怎么,你想要去看看?”
    张太平点了点头说道:“有这个想法,但是不急于这么一会儿。”
    他确实有这个想法,空间里面有湖泊,但那是淡水,他想要试一试将大量海鲜送进空间里面去看能不能使得空间自动生出一片海洋来。即便不能,也想要丰富空间里面的物产,到时候这些海鲜在空间里面繁殖起来了,回家之后自己和家人都可以时常吃到新鲜的海鲜,不用到城里去购买哪些不新鲜的。至于用不用这个赚钱他还没有考虑过。
    正文 第546章 梅花山庄
    漳州物产富饶,素有“花果之城”、“鱼米之乡”的美称。这里盛产“五大名花”:水仙花、茶花、兰花、红梅、腊梅。这个时间正直寒冬腊月别的花没有,但是这梅花却不少。
    几人转到花鸟市场的时候远远就可以闻到梅花的馨香。
    梅花是寒冬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人们冬季重要的观赏植物,梅花在很多的园林、庭院、公园等地方被广泛种植,园林中搭配岁寒三友——松柏和竹子与梅花相互映衬,成为很多地方布景的重要的一个手法。
    喜爱梅花的人不在少数,所以花市里面的人不少,虽然不至于摩肩接踵,但也是嘈杂一片。
    走到一处开阔的地方之时,竟有人大手笔地用成百上千盆的盆景梅花在哪里摆了一处梅林,让人在里面观赏品玩,如果看上了那一盆就可以立即买走。张太平有着买一些带回家去的想法,所以带领着几人也走了进去。
    颜色各异的盆栽梅花只有一米左右高,梅花缤纷怒放着。它的花瓣娇小玲珑,红色花色如烈焰般艳丽、白色花色如洁白的雪毛、绿色的花色如白色盘中碧绿的玉石,一片小小的梅花林仿佛是一个人间仙境。如此娇艳的花朵在人们的印象中仿佛只有在春天万物复苏、百花齐放时才会有的景象,竟然会有一种花可以忍受住凛冽的寒冬为人们绽放出如此绚烂的花朵,着实为这个寒冷单调的冬天增添了很多的色彩。
    王贵是一个纯粹的粗人,对这些附庸风雅的事情没有什么研究,就只是跟在三人身后看个热闹。张太平看似粗犷,但内里却是细腻的,对于这些植物之类的东西也有着研究,在里面仔细挑选着。
    行如水问道:“你打算给家里买梅花?”
    张太平点了点:“山上栽了一片桃树,春天的时候桃花盛开,可以称之为桃花山,但是到了冬季的时候却显得有些单调,要是再在桃树之间栽种上梅花的话冬天梅花盛开又可以成为梅花山,不失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行如水可以想象得到那种美丽,点了点头说道:“到时候风景必定不错。”
    梅花色彩众多,而人们偏爱白、红、黄三色。尤其白色,冰清玉洁与冰雪相和谐。“冰花”、“寒玉”和“白雪”等比喻应运而生。诸如“冰花个个团如玉”、“姑射仙人冰雪肤”、“一枝寒玉澹春晖”等脍炙人口的句子。
    张太平比较喜欢红色的梅花,如果在大冬天下雪的时候全世界都被银色覆盖,山上却有一片红得如同火焰一样的梅花盛开,那该是多么靓丽的一道风景呀。
    “可惜这些全都是盆景,也不知道可不可以栽在山上去。”行如水说道。
    张太平笑着说道:“应该是可以的。”他有着空间泉水的存在,定然是可以从盆里面移栽到山上去,甚至可以保证不会有死亡。
    旁边一人问道:“几位先生小姐是想要购买自然生长的梅花吗?”
    张太平看着是一个戴着眼镜的小伙子,问道:“你是?”
    那个人拿出来一个名片递给张太平说到:“我现在正是这里的管理者,我刚才听先生说想要在一片山坡上面全都栽种上梅花,冒昧地问一句,先生的那片山坡大不大?”
    张太平拿着明看了看,上面写着“梅花山庄”四个字,下面还有咨询服务电话。这么上千盆梅花盆景摆在这里,自然需要很多人管理的,想必这个小伙子就是其中的一个。
    笑着说道:“不算小,需要的梅株不少。”
    小伙子笑着说道:“这里都是盆景,也嫌个子太矮了,栽种在山坡上可能有点不合适,它们更适合放在居室里。而且这些盆景都不便宜,要是大价钱买回去再移栽到山上的话就有点暴殄天物了,我们梅花山庄里面培育着专门栽种到山上的梅株,不知道先生有没有兴趣过去看看?”
    这小伙子说的话也确实中肯,盆景大都适合近观而不适合远望,要是栽在山上的话还真有点矮了。张太平便说道:“哦,那就过去看看吧。”
    年轻小伙子带领着几人坐上车开了大概半个小时的时间来到了一处郊外的庄园前面。
    从外面看去,庄园的占地面积不小,里面现在盛开着的梅树不少,看上去很漂亮。几人下了车顿时闻到浓郁的梅花清香。
    走进去之后仿佛置于梅海之中一样,让人忘记了寒冷的冬季,如同百花盛开的春天。
    小雪不自主地感叹道:“真实漂亮呀。”
    小伙子带着四人来到山庄中心的一处小楼里面,接待众人的是一个风韵犹存的中年女人。
    给众人先泡上了**的梅花茶之后问道:“先生想要自然生长的梅花植株?”
    张太平抿了一口清香淡雅的梅花茶说道:“是的,我准备在家后面的山坡上栽种一片。不知道老板娘有没有什么好的推荐?”
    女人问道:“不知先生的家在什么地方?”
    “关中的秦岭山下面。”
    “原来是远道而来的客人。”老板娘说道。
    张太平呵呵笑了笑。
    “秦岭山下...”老板娘想了想说道“秦岭山多沙石,土壤偏碱性,倒是很适合梅花的生长,大多数梅花都能在哪里生长。不知道先生需要什么颜色的?”
    “红、黄、白三种颜色吧。”秦天说道。
    老板娘根据这些信息介绍了好些个品种,有些是听说过的,有的没有听说过,不知道具体哪个好看,所幸让老板老板娘带领着在庄园里面转了一遍,见到漂亮好看的就选中了下来。
    最终选择了十多种,每一种都要上了两百株,这样下来总共买了近三千珠的梅花,由于都是幼苗,所以并不是很值钱,每株平均下来按五十块钱算的话也花了十五万块钱。
    这项生意不算大,但也不小了。老板娘脸上的笑容更胜,很快商定了送货的日期,张太平就预交了订款。
    又有生意上门了,老板娘便没有再陪着众人,而是让带他们过来的那个小伙子领着他们继续在庄园里面逛逛。
    几人走到了庄园的深处,这里竟然还聚集着一大群人。
    张太平好奇地问道:“这些人在干什么?”
    那个小伙子脸上露出笑容说道:“我们园主准备将园子里面的一株古梅卖掉,这些人大概是来鉴赏竞价的吧。”
    中国境内有一些历史悠久、比较为人所知的古梅:其中有代表的是楚梅、晋梅、隋梅、唐梅和宋梅,有五大古梅之说。
    楚梅在湖北沙市章华寺内,据传为楚灵王所植,如此算起至今已历2500余年,可称最古的古梅。晋梅在湖北黄梅江心寺内,据传为东晋名僧支遁和尚亲手所栽,距今已有1600余年,冬末春初梅开两度,人称“二度梅”。隋梅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内,相传为佛教天台寺创始人智者大师的弟子灌顶法师所种,距今已有1300多年。有两棵古梅并称“唐梅”,一在浙江超山大明堂院内,相传种於唐朝开元年间;一在云南昆明黑水祠内,相传为唐开元元年道安和尚手植。最后一种是宋梅,在浙江超山报慈寺,一般梅花都是五瓣,这株宋梅却是六瓣,甚是稀奇。
    张太平问道:“竟然是古梅,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
    小伙子说道:“庄园里面共有三株古梅,一株是元朝时期的,一株是明永乐年间栽种的,还有一株是明朝嘉靖时期栽种的。而园主要买的就是最后一株。”
    王贵问道:“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卖掉呢?”
    小伙子笑了笑:“这我可就不知道了。”
    张太平说道:“走,过去看看。”
    几人站在人群外面看着里面的情景,三株巨大的梅树并排而站。
    梅按种型分为三个种系,分别为真梅种系、杏梅种系、樱李梅种系。其下,主要又按枝姿分为五个大类,分别是直枝梅类、垂枝梅类、龙游梅类、杏梅以及樱李梅类。
    小伙子指着中间的那株介绍到:“这一株是最为古老的那株,属于龙游梅类。”
    几人看过去这株梅树枝干天然扭曲,还真如同如龙游一样。
    小伙子接着说道:“左边的那株是樱李梅类,乃紫叶李与宫粉梅之人工杂交种,紫叶红花。右边那株是杏梅,杏梅是梅与杏之种间杂交,宋代的范成大在《梅谱》中首次对它进行了记载,花、叶、枝居于梅杏之间。庄主要卖的就是这株杏梅。”
    小伙子在梅园里面工作,对于梅花自然是熟稔无比,关于这些梅花的种类以及典故信手拈来。
    张太平听小伙子说完后看向了那株杏梅,而人群中间的鉴赏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的。
    正文 第547章 古梅
    大的方面,梅花在寒冬依然不屈地绽放,象征我们民族不屈不饶、顽强奋斗、不畏艰难的可贵品质在它身上得到很好地体现。我们古代就有诗人咏诗歌颂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也被认为是最有气节的花种。另外梅花虽然生长环境恶劣,但是依然快乐的绽放,表达了一种迎接希望的乐观的性格。
    小的方面,梅在冬春之交开花,”独天下而春”,有“报春花”之称。梅的品格,傲霜雪,有“四德”之说。古云“梅具四德,初生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梅花五瓣,象征五福——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又合中国的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寿联常有“梅开五福,竹报三多”(竹叶三片),寓意吉祥。庭栽、盆景皆有观赏价值。梅还有“四贵“: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故有“梅开二度”来形容美得恰当。稀、老、瘦、含为梅的美学“四贵”,此四贵常见于画家的笔端。
    众人所品评的方式就是从梅花的“四贵”着手的。
    一个老者指了指那株龙游古梅说道:“这一株梅树枝干曲折得当,真如同盘绕腾飞的巨龙一样,老夫很喜欢,不知道庄主有没有心思出售这一株?”
    庄主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这三株古梅之中只有那株杏梅是我自己前些年淘来的,另外两株都是祖上流传下来的传家之宝,也是山庄里面镇庄之宝,断没有拿出来卖掉的可能的。”
    老者听到庄主这样说道就遗憾地叹息着摇了摇头不再多说什么。
    其他人也不再在另外两株古梅上面下功夫了,而是将视线放在了这一株即将出售的杏梅上面。
    一个人说道:“这株杏梅香气清幽,天与清香似有私。”
    中国人以其细腻、微妙和丰富的审美感受,浮想联翩,将嗅觉的感受转向视觉、味觉和触觉。“孤”“暗”、“酸”乃至“冷”的感觉纷至沓来。这一句“天语清香似有私”算得上是很不错的评价了。
    “这株梅的花型和枝干都不错呀,当的上是蕊寒枝瘦凛冰霜了。”那个人又说道“我有些好奇,为什么庄主要将这株古梅卖掉呢?看庄主也不像是缺钱的人啊。”
    庄主笑了笑说道:“不瞒众位说,现在庄园里面能将梅花发展到这个程度已经是极限了,而我想要再引进来一批兰花,所以资金上面又有些紧缺了,出售这株古梅也是无奈之举。”
    “兰花呀,这也是个发展的好前景。”那人恍然,也就可以解释得通一个喜爱梅花之人为什么会将一株古梅出售了。
    至于是不是真的就是这个原因大家心里面还有着怀疑的,不过这株古梅确实没有什么病症,而且还品质不错,再追根问底就有些不知机了。
    庄主说道:“我看来人也不少,咱们就在这里开始竞价吧,老方法,价高者得。众位可以开始了。”
    好些人确实对于这株古梅有想法,庄主的话刚一落就有人叫价了:“两百万。”
    两百万的价格倒也中肯,没有故意压价。不过想要这株古梅的不是他一个人,别人也在两百万的基础上往上加价了。
    张太平无心竞价,有这空间的存在,想要培养出古梅还不容易?可以说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只要将梅树的株苗带回去之后栽种到空间里面就可以用空间泉水培育,出来的必定是极品,没有必要在这里花冤枉钱。
    他看着庄园里面盛开的梅花忽然心中一动,找了个借口一个人离开了一会儿。
    到了花丛中一处无人的地方,将空间里面的蜂子放出来了一群,让它们在这些梅花之上采蜜,不知道梅树酿出来的蜜是什么个滋味。
    一群蜂子从空间里面出来之后就立即四散开来,在偌大的梅花园里面忙碌起来。
    张太平返回古梅跟前的时候竞价已经静茹了白炽化阶段,二百万的起点已经一路飙升到了三百八十万,但依然还有人在不断地加价。
    “四百万!”一个人大声说道。
    “四百二十万。”那个最初想要购买那株龙游古梅的老者最后加价。
    庄主笑看着这种场面没有说话,这毕竟不是拍卖行里面,没有鼓动人心的拍卖师。
    “四百五十万。”一个青年叫价道。说完后笑吟吟地看着老者说道“对不住了老先生,家里的老爷子也喜爱梅花,晚辈准备买回去送给长辈。”
    老者笑了笑没有再竞价。这株古梅边让这个青年以四百五十万的价钱买走了。
    人们不再专注于竞价的时候终于有人发现了不同来,一个心细的女人说道:“这个时节怎么会有蜜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