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重生之医娇 > 第32节
    陆木匠低头不语!
    寇彤看了便冷笑道:“现在他身上滚烫,发着高烧,再过半个时辰,就算人能救回来,脑子也烧坏了,就算救回来,不过是个傻子罢了!既然如此,你们就慢慢想吧!”
    “我说,我说!”陆木匠神色激动:“我按照小寇大夫说的,给小班煎了药,可是这孩子吃一次吐一次,实在难受!喂了很多次,终于喂进去一点!当天晚上小班的烧就退了!到了第二天,小班无论如何也不肯喝药,一直哭闹不休,我们看他喝药实在是受罪,而且他的烧也退了,所以,就想着应该不要紧了……”
    “所以,你们就没有听我的叮嘱,按时按量地给他服药!”寇彤说道:“小班不愿意服药,服药会呕吐,你们为什么不来告诉我?我不是说了吗,遇到情况立马通知我,我来处理!你们看看,现在将孩子抬到这里,有这会的功夫,他的烧早就退了!”
    “唉!”陆木匠面露愧色:“今天一起床,小班这孩子就成了这个样子,我们都吓坏了!我是要来找小寇大夫的,可是他!”
    陆木匠话语一转,指着柯大夫说道:“他一口一个小班不行了,小班被你……治死了!我……我听了十分着急,真以为这孩子没救了,所以才……”
    “好!我知道了!”
    听着陆木匠磕磕绊绊地说完,寇彤大致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可怜天下父母心,陆木匠疼爱孩子,舍不得孩子受喝药之苦,却不知这样,反倒让孩子受了大罪!
    小班的情况的确凶险,因为邪毒过盛,毒不外透而内陷,毒邪往内走,热毒已经走到脏腑,这样下去极有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现在要想办法将毒邪发出来,把体内的热邪透出来。只要退了烧,也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祛热的药方子,倒是有几个能立马见效的!可是他一服药就会呕吐,要喂多次才能进服一点,显然不能立马退热!
    跟着老神医学习这么久,寇彤掌握住了老神医交给她的最最重要的技能!那便是,给人看病一定要找对症!
    只有找到病症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所以,给人看病的时候,寇彤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对方病症的缘由。就因为如此,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治好病人。
    这是寇彤的一大强项!
    另一强项则是前一世苦读医书多年,许多草药的功效她都记得滚瓜烂熟!以前是不知道怎么用,现在她找到病人的症候,就立马能相处对症的药来。
    “小寇大夫,快开方子救人吧!”
    人群中有人递过来纸跟笔。
    “不用!”,寇彤想了想说道:“快去药店买羚羊角来!”
    41离开小镇
    羚羊角!众人一怔:“就这一味药吗?”
    “这一味药就可以了,快别耽误,立马去!”寇彤说道。
    陆木匠焦急地对本家人说道:“快去吧,小寇大夫的话没错的!”
    立马有人急匆匆朝药店跑去!
    羚羊角,味咸;性寒。
    功效:凉血解毒。,清热镇痉,平肝熄风,解毒消肿。
    主治:高热惊痫,神昏痉厥,子痫抽搐,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障,温毒发斑,痈肿疮毒。
    正对陆班的症状!
    祛热的药有许多,但是这羚羊角这一味药不仅祛热见效快,而且一点都不苦!它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
    小班服用苦药会呕吐,这羚羊角他一定不会吐的。
    果然如寇彤想得一样,一幅药服下去,小班就止住了抽搐,虽然身子还是微微有些发紫,但是呼吸渐渐平稳了下来,身体也不像刚才那么热了。
    看着儿子渐渐恢复,陆木匠眼圈发红地朝寇彤道谢:“小寇大夫,多谢你,你是我们家的大恩人!之前都是我不对,我不该听从旁人的挑拨,若不是你,我的小班说不定真的不就不行了!我恩将仇报,我、我不是人!”
    陆木匠说着扬起手打了自己两个耳光。
    “陆师傅你虽然有错,但却是无心之过,你不过是关心则乱,听了旁人的挑唆而已!”寇彤看了一眼正在往外退的柯大夫,道:“若说有错,那真正有错之人,也不是你,而你挑唆你的那个人!”
    陆木匠拨开人群,怒气冲冲走到柯大夫面前,抓着他的衣领道:“都是你这庸医害的!要不是你,我家小班怎么会受这么大的罪?我险些就听了你的胡言乱语,枉送了我儿子的性命,还冤枉了小寇大夫。你的心是什么做的,怎么会这么黑!”
    在陆木匠的推搡之下,柯大夫吓得抱头缩成一团,一句话也不敢说,生怕激怒了陆木匠。
    人群中不知有谁突然喊了一句:“像他这样人,根本就不配当大夫!”
    “呸!”
    一呼百应,立马有人上来围着柯大夫冲他吐了一口吐沫!
    柯大夫的好日子这才算真正到头了。
    寇彤临危不乱,高超的医术,不计前嫌的医德,与柯大夫这满口胡言乱语,尖酸刻薄,畏畏缩缩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孰是孰非,高低立现。
    从这一天开始,在范水镇,不仅没有人找柯大夫看病,但凡柯大夫一出现,镇子上的人总是窃窃私语。有些义愤填膺的人还会上前去责骂柯大夫,说他是庸医,黑心肝的小人。
    柯大夫知道自己大势已去,再留在范水镇不过是自取其辱,这样过街老鼠的日子过了一个月之后,柯大夫在一个薄雾笼罩的清晨,悄然搬离了范水镇。
    没有了柯大夫的阻挠,寇彤的行医之路更加顺畅。
    很快就过了端午,到了五月下旬的时候,苏氏十分高兴地跟寇彤说了一个好消息!
    “彤娘,我真是太高兴了!我们过几日,就可以回南京了!”
    寇彤看到苏氏这么高兴,不由心中一个咯噔!
    “母亲,我们不是说好,下半年才回去的吗?怎么突然改变了主意?”
    苏氏十分激动地说道:“南京本家来信了,让我们回南京去!”
    南京本家怎么会来信?南京的那些人,对自己与母亲不过是当作打秋风的穷亲戚来打发的罢了。前世她就是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看尽本家人的脸色。
    前一世,她是在一年前跟母亲回到南京的。那时候,本家根本没有来信。因为自己与母亲都病的厉害,迫于无奈,母亲才带着自己落魄的回到本家的。
    在本家过了一年多寄人篱下的生活,寇彤受尽了冷眼!连四房的奴才都敢随意欺凌她们母女!直到四房的大姑姑想让自己嫁给她庶出的儿子,才对自己与母亲稍微好了一些。
    由于自己与母亲都不答应,便得罪了四房,后来自己嫁入郑家,母亲拖着病躯,不久就亡故了!
    现在,刚好是一年之后,四房怎么会这么好心要让自己与母亲回去?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本家是人是什么嘴脸,她比谁都清楚。
    看着女儿愣愣的,苏氏心中便有些忐忑!女儿一直不愿意回本家,让她十分着急。
    “彤娘,你怎么不说话?”苏氏小心翼翼地问道。
    寇彤被苏氏一问,立马清醒了过来:“母亲,这么多年,本家都不问我们生死,怎么会突然来信?这里面该不会有什么不妥吧!”
    苏氏看这女儿,叹了一口气道:“彤娘,我知道这范水镇你呆的久了,不想离开,但是这里再好,也不是咱们的家!我们的家在南京!之前在南京的时候,你年纪小,不记得了,但是母亲却记得南京才是我们的家。那里有你父亲的族人,也就是你的亲人!所谓血浓于水,你身上流着寇家人的血,只有寇家人才能给你庇护,你知道吗?”
    母亲还对本家报着极大的希望!母亲希望自己回本家!
    可是回到本家将面临什么,她比谁都清楚。除了母亲,这世上谁也不可能给自己庇护。只有靠自己,才能养活自己,保护自己保护母亲!
    “母亲,我不是不愿意,只是怕本家的人会不喜欢我,毕竟咱们这么久都没有回本家了,他们肯定早就忘了我们,恐怕不愿意接纳我们吧?”
    “你这孩子!”苏氏敲了敲她的额头:“你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想法?如果本家人不愿意接纳我们,怎么会给我们来信!给我们来信的不是别人,是四房!四房老太爷与你的祖父,都是嫡出,是嫡亲的两兄弟!当初你父亲在京城时,与你大伯父也十分交好。更何况,南京本来就有咱们家的房子,我们不过是回家罢了,并非寄人篱下,你担心太多了!”
    母亲呀母亲,不是我担心太多,而是本家本来就对我们不好!
    寇彤看了看苏氏,内心有千言万语却不知道如何开口诉说。
    她低下头,轻轻咬住嘴唇。
    罢了!横竖都是要回本家的,现在不过是时间提前了一点,回去就回去!现在她已经有能耐保护自己、保护母亲了!她不需要寄人篱下,也无需看本家的脸色了!
    她抬起头来,看着苏氏期盼的目光,说道:“好,这几天我们收拾一下,十天之后,就回本家!”
    “彤娘!”苏氏红了眼圈:“母亲知道你不想回去,但是你放心,咱们这是回家!母亲像你保证,回家之后,咱们的生活只会比现在好,不会比现在坏,你要相信母亲,好吗?”
    “嗯!”寇彤用力的点点头:“我相信母亲!”
    当天晚上,躺在床上,一闭上眼睛,前世的记忆就清晰地出现在自己眼前。
    族人的虚与委蛇,四伯祖母的冷漠,大姑姑的逼迫,历历在目!
    她忘不掉,也不敢忘!
    她时时刻刻刻提醒自己,依靠别人永远不能长久。就是因为依附四房,才会任四房拿捏!如今,她已经可以依靠自己了。不管四房出于什么目的让她们母女回南京,她都会勇敢的面对,回南京,她也不怕!
    十天的时间过得很快,得知寇彤要离开范水镇,镇子上许多人都来挽留寇彤。一旦寇彤离开,他们要就医,只能找乡下的郎中,或者隔壁镇子上的人了。寇彤也觉得十分抱歉!
    寇彤放不下的除了这件事情,就是那庙里的银子!她已经悄悄地将银子全部拿出来,埋到破面后面的一株大树底下了。这样一来,那银子除了她,再无旁人知道。
    她拿了足够多的银子到钱庄换成银票,放到身上以备不时之需。
    寇彤亲自去辞别了刘太太,又给刘太太留了下许多滋补的药。自打刘老爷死后,刘太太先是消沉了一段时间,直到几个月前她听人家说了刘达的消息,精神才一天好似一天。
    寇彤辞别她的那天,她拉着寇彤的手说了好些话,言语之中满是寇彤不能嫁给刘达的遗憾。
    到了寇彤离开的那一天,来了许多送行的人!
    看着送行的人渐渐变成一个个的黑点直至看不见了,寇彤才做回马车里。
    南京离范水镇不算远,要整整一天的车程!按照寇彤原来的打算,早一点出发,想争取在傍晚前进南京城的。谁知道镇子上送别的人太多,寇彤一个个辞别,就耽误了时间。
    当天傍晚,寇彤与苏氏就在南京城外十五里的一个沿路客栈住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吃过早饭就进了南京城。
    到了城门口,寇彤与苏氏下车,将路费付给车夫,苏氏背着一个包袱,寇彤背着包袱挎着医药箱,母女两个步行进入南京。
    看着南京城城池固若金汤,马路宽阔,街市林立,往来人群不绝,寇彤不禁感概万千!南京城真是物阜民丰呢!不过几年功夫,南京城的风貌她都忘光了!
    看着寇彤打量着南京城,苏氏道:“彤娘,你不要怕,南京城是著名的大城池,里面人最是谦和有礼,虽然人多,但是你看他们这往来有序的样子,并没有不妥当的地方!”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是过渡章节,马上小寇就要面对本家人了。她的命运会如何呢?请继续关注本书哦!么么哒╭(╯3╰)╮
    42初到南京
    看着寇彤盯着道路两边的络绎不绝的人流看个不停,苏氏以为她见到这么多人有些不适应,因此轻声安慰寇彤。
    母亲的安慰,让寇彤轻轻笑了笑:“母亲放心,我就是看着新鲜,并没有害怕!”
    也许是自己太严肃了,所以母亲才会这样安慰自己吧。
    寇彤不由想到,上一次来南京城,她应该是欢喜而又新鲜的吧。
    “母亲,你跟我说过,在南京寇家是名门望族,对吗?”
    “是的!”苏氏点点头:“寇家人丁兴旺,在南京寇家也算是望族了,若说是名门,却是这十几年才渐渐挤进名门之家。!”
    “母亲,那咱们穿成这个样子……”寇彤有些局促地拽了拽身上的衣服,又指了指路上其他的人道:“咱们这样子,会不会给本家丢脸啊!”
    现在天气已经转热,街市上的人都换上的轻薄的蝉丝夏装!有些富贵的人身上还穿着花色样式都十分新颖的裙裾。
    而寇氏母女身上却穿着最普通的棉布衣裳,布料廉价不说,款式花色却都是好几年的样式。在范水镇的时候不觉得,因为大家都穿着一样的衣裳,可是一来到南京,她们还穿着这样的衣裳,有显得有些寒酸了。
    先敬罗衣后敬人!世人皆是如此。
    没有人比曾经在京官家属圈子里浸淫多年的苏氏更明白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