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重生之医娇 > 第73节
    这次说完,他没有再理会愣在当场的郑海,而是直接走了。
    郑海这才看到,跟在秦院使身后的子默,不过是个跟郑世修年纪相仿的少年。
    他不由转过头来问道:“你妹妹什么时候见过秦院使了?”
    郑世修想了想说道:“这个,我并不知道。不过,妹妹参加考核时,最后一场监考的人就是秦院使”。
    郑海一听,不由怒道:“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让她参加什么太医考核,不仅没有被选上,还得罪了秦院使。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说道这里他不由气道:“都是因为你母亲不会教育子女,薇儿都那么大了,不给她相亲说婆家,反倒让她出来学人家选什么太医。”
    妹妹选太医,不是您同意的吗?您要是不同意,妹妹怎么会参加?当初举荐信还是您托人写的呢。当初妹妹通过考核的时候您并不是这么说的。怎么才几天的功夫,您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郑世修的嘴巴动了动,这一番话到底没有说出来。
    郑海见儿子没有说话,还以为他是为刚才的事情落寞,他想着父亲郑南林说的话,既然秦沛是个无耻的小人,想必定然是十分喜欢财物的。
    “修儿,你放心,不出两天,那秦院使一定会收下你的”。郑海信心十足地说道:“明天我带上你妹妹,亲自登门给秦院使赔礼道歉。到时候在准备一些赔礼的礼品,到时候秦太医见我们这么心诚,一定会收下你的”。
    郑世修吃了一惊,没有想到父亲居然会拉下这个脸去为他谋求。
    而第二天郑海上门的时候,被秦院使拒之门外就是后话了。
    **********
    寇彤成为大晋朝第一个女太医,这消息一时间传遍了京城。
    而位于京城四喜胡同的寇家自然也得知了消息,这件事情自然瞒不过寇家人,吕老夫人不仅派人送来了贺礼,还给寇彤下了一张帖子,说寇家新建的园子终于建好了,要请寇彤两天后务必要去游园。
    寇彤本来不想去,她已经不想跟寇家扯上关系了。但是想着不管自己心中怎么想,在外人眼中,她都是寇家的女儿,虽然分家了,但是一笔写不出两个寇字来。外面的样子总是要做做的。
    她略一思忖,就答应了那来送礼的婆子,到时候一定去。
    送走了寇家派来的人,寇彤又迎来了永昌侯府派人来送的贺礼,除了永昌侯府,还有跟寇彤一起参加考核的几个闺秀都陆陆续续送来了礼物。
    她们不过是见寇彤真的有几分医术,存了惺惺相惜的念头罢了。
    一时间,小小的院子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门房的婆子见一拨又一拨的贺礼送了进来,丝毫不觉得累,而是腰杆子挺得直直的,兴致高昂地迎了人进来,那样子好像比自己家娶媳妇还要高兴。
    主人家有体面,她们才能有体面。这些仆妇虽然来寇家的时间短,但是这些道理她们也是知道的。
    苏氏站在庑廊下,看着家中热闹的样子,不由自主就生出几分伤感,要是夫君还在,不知道该高兴成什么样子呢。
    她用帕子擦了擦眼角,回到室内,给夫君的牌位又上了一炷香。
    寇彤看着母亲那个样子,不由下了决心,一定要让给父亲正名。不能让父亲这么不明不白地就死了。
    眨眼的时间两天就过去了,到了去四喜胡同的那天,寇彤略收拾一下就出了门。
    等她到四喜胡同寇家的时候,就看到门口已经停了好几辆马车跟几顶半旧不新的轿子。
    立马有伶俐的婆子将她往屋内迎,她要先去上房给吕老夫人磕头,她来的不算早也不算晚,院子里面已经有人在走动了。
    吕老夫人看见她显得非常的高兴:“好孩子,你如今有了出息了,四伯祖母当真是非常高兴,想来你父亲泉下有知也该合眼了”。
    她的语气既欣慰又高兴,就是嫡亲的祖母也不过如此了。
    说着,她将手上的一串白玉手钏往寇彤手上戴:“四伯祖母没有其他东西能给你,这个留给你戴着玩”。
    寇彤推辞不过,只好受着了。
    她拍着寇彤的手说道:“今天人多,外面热闹,我就不拘着你在这里了。过几日闲了,来陪我这个老婆子说说话,我还惦记着你帮着捏捏老胳膊老腿呢!”
    “是”。寇彤点点头,十分的乖巧。
    “彤妹妹”。二堂姐寇莹听说寇彤来了,十分的高兴,她拉着寇彤说道:“你终于来了,自从南京一别,咱们好久都没有见面了,真没有想到咱们居然能在京城见面”。
    她的语气很是热络,让寇彤有些不习惯。
    先是吕老夫人,接着是寇莹,难道她考上了太医,寇家所有人对她就改观了不曾?
    ☆、晴天霹雳
    兰桂飘香,枫林如火,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京城的十月却带着微微的凉意。
    寇莹穿着海棠红的圆领褙子,外面罩着一件玫瑰红垂袖束腰短比甲,□穿百蝶穿花的湘裙,头上戴着闪闪发光的金镶玉蜻蜓簪,脖子上还带着一个璎珞项圈,整个人打扮的明媚又娇艳。
    跟她一对比,寇彤整个人就素了许多。
    她穿着对杏黄的襟圆领褙子,上头的刺绣是绕领缠枝花卉,□的裙子也丝毫不出彩,头上也只带着一个素色的碧玉簪子,整个人显得十分的爽利清新。
    寇莹拉着寇彤的手,热情地带着她逛着新建成的园子。
    那一处小桥流水,水是从外面引进来的活水,到了冬日还不结冰。
    那一个假山凉亭,亭子上的匾额是当朝大儒题的字。
    那一处曲径通幽,是花了大价钱专门从江南请来的匠人雕琢而成……
    寇彤看着她看似热心地介绍,实则走马观花地东张西望,不由有些纳罕:二堂姐从来就不是热情的人,她今天唱的这是哪一出?
    不过既然寇莹不明说,寇彤索性就装作不知道,干脆真的打量起这座新建成的宅子起来。亭台楼榭,花木扶疏,皆是用了心雕琢的。
    看到寇彤真的端详起来了院子,寇莹倒也不急,依旧拉着寇彤东走走西看看。
    “彤妹妹,你看大堂姐在那边呢”,她拉着寇彤往前走,说道:“咱们去打个招呼吧!”
    寇妍身边跟着两个闺秀,一个穿着水蓝色衫子,另一个穿着浅粉色的罗裙。
    作为长房嫡出的小姐,她今天必须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东道主的。不过她向来擅于做这些事情,所以,那两个闺秀与她相谈甚欢。
    “大堂姐,你们说什么呢?”寇莹笑盈盈地拉着寇彤来到几人面前,向其他两个人介绍道:“这是我们堂叔家的女儿,寇彤”。
    两人忙上前来跟寇彤厮见了,寇彤这才从两人口中得知,穿水蓝色衫子的姑娘是大伯父寇俊杰的师座,前阁老赵意傅家的孙女,赵行云,是寇妍的手帕交。
    另一个穿浅粉罗裙的,则是寇家五房三叔的女侄女,名叫严双双,如今已经认了寇莹的母亲连氏为母亲,也算是寇家的干女儿。
    赵行云性子比较活络,一直上上下下打量寇彤。
    寇彤却注意到,严双双头上戴的首饰皆是之前寇妍戴过的,她身上浅粉色罗裙也是寇妍曾经穿过的。
    别人说话的时候,她几乎不主动说话,只微微点头附和。偶尔寇彤眼睛与她对上,她总是急忙闪躲,一幅放不开的样子。
    四伯祖母那个人,向来是无利不起早,自家的女孙好几个,断不会去疼爱旁人家的闺女,可见这严双双今天会出现在这里,定然是有原因的。
    从严双双的衣着打扮上,寇彤大体知道了严双双如今在寇家的位置,她不由想起了之前自己寄人篱下的时光。
    “妍姐儿,你这堂妹好生漂亮啊!”赵行云看了看寇妍,又转头看了看寇彤,好像在两相比较,她看了一会说道:“你们寇家的姑娘一个个都生的小巧玲珑,是典型的江南闺秀,偏这一位长得身材高挑,倒有几分像我们京城的女孩子呢!”
    说着,她站到寇彤旁边比了比,好像在看她们两个哪个更高一些。
    “我母亲是京城人”,寇彤听了,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怪不得!”赵行云一听说寇彤母亲是京城人氏,忙上前来拉了寇彤的手,亲热地说道:“既然如此,咱们当多多亲近才是。你是叫寇彤?是哪个字?”
    “是的”,寇彤点点头说道:“是彤管的彤。”
    赵行云笑着说:“你也当得起这个字!”
    她突然脸色一变,好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道:“这名字好生熟悉,好像前几日太后钦点的女太医也是叫寇彤……”
    她正在沉吟,站在一边的寇莹却笑着说道:“行云姐姐说的没错,咱们家彤娘可不就是太后钦点的女太医吗?”
    “哎呀!”赵行云十分吃惊,一幅没有想到的样子:“你果然是太医吗?”
    见寇彤点点头,她高兴地说道:“好、好、好,真是好样的,这下子那些酸腐的老学究可不能再说咱们女子无用了!彤娘,你可真是帮咱们闺阁女儿挣了一口气呢!我听太后说,你给庆嫔娘娘号脉的时候,不仅诊断出了她是喜脉,居然连腹中有孕多久都能判断出来,这份本是真是了不起。”
    赵行云脾气外向爽朗,一听说出了个女太医,早就想结识一番了,只恨没有机会,这下子真的遇到其人,自然高兴不已。
    她的语气一下子亲热起来,赵行云笑盈盈地转过头来问寇妍:“妍姐儿,你们家出了个女太医,你怎么都不跟我说一声?若是知道咱们大晋朝第一位女太医是你们家的姊妹,我定然早早就来了”。
    “行云姐姐说笑了,我要是告诉了你,你还能在家里呆的住吗?”
    赵家虽然不像原来那般受皇帝重用了,但是她十五大公主的伴读,与公主交好不说,还很讨太后的欢心,以后是要进宫做妃子的,寇妍自然要好意的奉承她。
    谁知道寇彤一来就吸引了赵行云的注意力,寇妍心中自然恼怒,但是她却不能表现在脸上,而是淡淡地说道:“更何况,彤娘虽说也是寇家人,但到底跟我们家是隔了房的,她平素也不住在咱们家,所以我就没有跟行云姐姐说”。
    寇妍看赵行云并没有生气,不由松了一口气。
    她顿了顿说道:“太医再好,不过是三教九流中的中流,地位还排在商人之下呢。行云姐姐你出身书香世家,自然觉得什么都是好的。可是太医毕竟是男人做的事情,咱们女儿家就应该读书习字,去做那些事情,没得玷污了闺阁中书香之气”。
    赵行云听了寇妍的话,看了看人淡如菊,虽然衣着平常却明艳动人的寇彤,又看了看一身娇媚的寇妍,虽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说,但是大抵也能猜到寇妍不喜欢寇彤。
    她家中兄弟多,姊妹少,有几个姐姐都嫁了,所以很珍惜与寇妍从小玩到的大姐妹情分,她斟酌了一下说道:“妍姐儿说的也并非全无道理,只是作为闺阁女儿,大多拘在内院,能出去一展抱负的毕竟是少数,彤娘能出去给人看病,比男子都不差,这样的机缘可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行云姐姐,你想想,彤娘现在出去行医,说出去好听,但是谁家愿意娶一个大夫做媳妇?”寇妍瞥了寇彤一眼,毫不掩饰心中的鄙视:“现在虽然光荣,以后总不好说亲呢!”
    赵行云听了,点了点头,上前拉着寇彤的手,无不担心地说道:“彤娘,妍姐说得对,你以后恐怕不好说亲。虽说现在能进了太医院,但是对女子而言嫁个好夫婿比什么都重要。等过两年,你还是不要去了吧!”
    赵行云的话虽然说得有些唐突,但是寇彤却能听出来,她是真心实意为寇彤打算的。
    相较于一见面就对自己冷嘲热讽的大堂姐,这个初次相识的闺秀令寇彤感觉到温心。
    她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就听见向来与寇妍作对的寇莹笑语盈盈地开了口。
    “行云姐姐,你可真是太操心了!”她掩口而笑:“彤娘已经说了亲事了”。
    “真的吗?”赵行云一喜,放下心来道:“说了亲是好事啊!就算如此,你日后嫁了人,也最好还是不要继续行医了,以免招惹口舌是非”。
    “谢谢你,行云姐姐”,寇彤心中感动:“你说的话,我会记着的。”
    “行云姐姐,这下子你又担心太过了。咱家彤娘就算嫁了人,也可以继续行医的”,寇莹眼波流转,倒有了十二分的光彩。
    这光彩落在寇彤眼中,不由觉得大异:此时的寇莹,跟寇妍好生相似。笑起来都是一样的娇俏动人,跟人说话的时候都是一样的热情亲昵。
    “这是为什么?”赵行云不由大感兴趣。
    寇莹咯咯一笑:“因为彤娘的未婚夫婿也是太医呀,而且是医药世家。她的未婚夫婿不是旁人,正是南直隶太医郑海家的长公子”。
    这话一落音,赵行云恍然大悟。
    同时恍然大悟的,还有寇彤。怪不得寇莹今天这么热情,原来在这里等着呢!
    她不由朝寇莹望去,寇莹却眼神躲闪,并不与她对视。
    她还没有来得及质问,寇妍却比她还急着知晓答案,她大声地质问寇彤:“彤娘,莹姐儿她说的是真的吗?”
    寇妍问这话的时候,双手紧紧抓着她的肩膀,好似遭遇晴天霹雳一般面色紧张,眼中毫不掩饰的焦急。
    寇彤只觉得胳膊被她抓得生疼。
    她只消否认就可以了,可是这一刻,她却不说话,她想看看,如果她不说话寇妍会是什么反应,而寇莹又将是什么反应。
    “你说话呀!”寇妍等不到回答,十分的恼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