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尘寰 > 第38节
    我纵使再缺心眼,也已经听出这个“责任”是指我了吧!
    只是,这话我虽然听懂了,却不能直白的说出来,说出来,就会将四哥对我的心思大白于天下,到时候,我和四哥之间的关系,只能走入死胡同。
    这,是我最不愿意看见的。
    四哥战意贲张,骆尘净手中的匕首攥的死紧,眼看着两人就要打起来了。
    骆尘净刚经过了一场争斗,还有伤在身,情况对他是极不利的,何况,我也不想看见这两个人打起来。
    一个是我的兄长,一个。。。好歹也曾在他怀里睡过觉,哪个有闪失,都是我不能承受的。
    假装什么也没听懂,我从骆尘净身后走了出来,有意无意的走在了两人的中间。
    “回家吧,我累了。。。”走到四哥身边时,我从从容容的抛出一句话,然后头也不回的走出了巷子。
    “西西——”四哥迟疑的喊了我一声,随即跟上了我。
    我没有回过头再去看骆尘净一眼,四哥走了,他自然就安全了,我若再回头一瞥,盛怒的四哥还不一定会做出什么事来呢。
    陪我走了一阵,四哥的怒意就消失不见了,似乎我选择回到他身边,是他的一种胜利一样。
    他高兴的牵来他那匹红马,欢快的向我笑道:“西西,来,四哥抱你上去。”
    想起来时马上四哥那一舔,我不想与他同乘一骑了!
    “马太颠了,跑起来风还太大,我不习惯,还是坐车舒服,四哥,你帮我租辆马车吧。”
    四哥看了看我,终于还是答应了我:“好,那四哥就陪西西一起坐马车。”
    陪我一起坐?
    我抚了抚额头,还是拉不开与四哥的距离么?
    四哥很神通广大,只离开了一会儿,就弄来了一辆马车。
    马车很华丽,但这并没有吸引我的目光,惹起我注意的,却是那个戴着毡帽的车夫。
    他走路的方式,乍一看和常人一样,可若要仔细看,就能看出不一样来了,脚步太轻太快,似乎足不沾地一样。
    这,应该是个会武功的人吧?而且看这样子,武功还应该不低。
    看他对四哥恭敬的样子,似乎是四哥的下属。
    这样的人来给四哥当车夫,那四哥在武林中的身份,似乎不那么简单。
    还没有思考太多,四哥就将我扶上了马车。
    车厢里面本来挺宽敞的,可当四哥坐到我对面的时候,一股压迫狭窄的感觉却扑面而来。
    四哥那轻浅的呼吸,渐渐将我包围了。
    四哥不言不语,只是含情带笑的默默注视着我,眼光之灼热,象要将我烧化了一般。
    车厢中似乎越来越热了,热得我脸色发红,脑子发晕,有些喘不过气来。
    我不舒服的拽了拽领口,想要呼吸畅快一些,却不料,这一动作让四哥的眼睛亮的直象冒出火来一样。
    他紧紧的盯着我的锁骨,呼吸逐渐粗重起来。
    事情要糟!
    不能让事情发展到不能挽回的地步上,于是,我极快开口道:“四哥,你还记得小时候你送给我的第一件东西是什么吗?”
    四哥不解的看着我,似乎不明白我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不过他仍是答道:“当然记得,是一个涂着彩装的泥娃娃,你问这个做什么?”
    “四哥,你当初是怎么想起来要送我东西的呢,家里姐妹那么多,你为什么和我亲近呢?”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想明白,当初的我,冷漠无言,对别人一概视而不见,端得是人憎鬼厌,四哥为什么却在那个时候与我亲近了起来了呢?
    四哥宠溺的看着我,眼中也流露出了回想:“以前的时候,我还真没注意过你。姨娘。。。没了的那天晚上,我跟着我娘去办姨娘的后事,那时候小,也没我什么事,我就到处瞎看,看着看着就看见你了。”四哥说到这儿停了一下,他伸手温柔的摸了摸我的脸庞,然后继续说道:“那么小的人儿,就那么乖巧的坐在床上,睁着那双幽黑幽黑的大眼睛,安安静静的看着大人们忙碌,长的又那么漂亮,穿着一身洁白的衣服,就好象天上的小仙童一样,我一下子就被这个小仙童给迷住了。。。”
    四哥痴痴迷迷的看着我,情不自禁的用双臂将我揽入怀中,在我耳边低声道:“后来我就不由自主的去亲近你,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往你那里跑,好象只有在你身边,这里。。。”他将我的手按到他的胸膛,手下,四哥的心脏跳的格外的有力:“。。。就能快活的象要飞起来一样。。。”
    四哥紧紧的将我的手贴在他的胸口,力道大的,我的手都被他按疼了。
    “那时候小,我不明白,后来突然有一天。。。我就明白了,就慌了,就乱了。。。”四哥眼中一片迷离,似乎沉浸到往事当中,不能自拨。
    后面的话,即使我离他这么近,却已是低不可闻了。
    他似乎没有说给我听,而只是在回忆过去那段时光。
    他没说清,我却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慌了,乱了,然后,他就惊惶失措的离开了。。。
    时隔多年,我终于知道四哥当年不告而别的原因了!
    一路之上,我们没有再聊别的,四哥似乎陷入了往昔旧事当中,倒也再也没有用那迫人的目光看我。
    我终于得到了片刻的轻松。
    回到家中,我第一件事就是回房,看看小蛮蛮回来了没有。
    房间里空无一人,柜顶上小蛮蛮的垫子仍保持着原来的样子,一点也没有被动过的痕迹。
    我嘴里泛起了微微的苦,不会是我这里乱事太多,夜公子不想让小蛮蛮来趟这混水了,怕我带坏了小蛮蛮吧。
    忽然想起了夜公子留下的玉玦,夜公子曾经说过,有事情就摔碎了,他自然会来见我。
    将玉玦拿在手上,我几次克制不住自己想要将它摔破,可直到最后,我仍是没有将它摔碎。
    若他真是不想让小蛮蛮陪我了,我就是再摔这玉玦,恐怕也没用了吧。
    想起不归的小蛮蛮,我郁闷的要死。
    可再想起越来越明目张胆的四哥,我却是烦恼的要死。
    不光烦恼他对我的感情,还烦恼他的行事。
    从他和骆尘净的对话中不难推断出,他派人袭击了骆尘净,而且不止一次。
    袭击骆尘净的原因很简单,自然是因为我和骆尘净曾经的那一段感情。
    在四哥眼中,我从小就应该是属于他的,他的东西,自然容不得别人来染指,何况,言语中,我对骆尘净诸多维护。。。
    该怎么让四哥收起要杀骆尘净的念头呢?
    我若直接对四哥提出要求,恐怕不会救得了骆尘净,还会激怒了四哥。
    四哥外表看似洒脱,实则执着非常,从小时候他坚持陪着不言不语的我玩耍五年就能看得出来。
    若是劝不动四哥,骆尘净就危险了。
    不过现在想来,能在四哥手下逃脱好几回,骆尘净似乎也不简单。。。
    还没等我想出办法来,在第二天,四哥却向我辞行了,说是要回家看看十七姨。
    能摆脱掉四哥那绵绵情意,不再与他相对了,我还是很高兴的。
    可一想起离开了我这里,四哥若想去做什么事,却是更加的方便了,不由的又替骆尘净担心起来了。
    虽然我们现在没有什么关系了,可以前的事情,毕竟无法抹掉,那一夜的温存与亲吻,不是说忘就能忘了的。
    我还无法做到看着他受伤害却视若无睹。
    心中焦虑,却又无计可施。
    到了此时此刻,我才恨自己为什么如此无用,没有力量可以制止什么,也没有能力可以挽救什么。
    万般愁苦,无法诉与别人说,若是小蛮蛮在这儿,我还可以和它商量商量,可现在,它一去不回头,我只能将所有心事埋在心里,任由它们滚油似的在心里煎熬着我。
    前所未有的,我急切的盼望着小蛮蛮的归来。
    可未料想,在这焦急中,人我倒真盼来一个,不过不是小蛮蛮,而是————江一苇!
    三娘和张山去了江一苇家,按脚程来算,应该还没到他家或者刚到他家,这江一苇,怎么这么快就来了呢?
    一看到客厅中那个不把自己当外人,拎着茶壶自斟自饮的家伙,我就开始头疼了。
    这么个关键时候,这个家伙来凑什么热闹?
    见我出来了,他立刻冲到我面前,仔仔细细的将我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个遍,然后欢喜道:“田姨说你的病好了,我还不信呢,现在看来,还真是好了。”
    人家如此关心我,我也不能折了他的面子不是?
    我微微一笑:“多劳记挂,这回可是好利索了。你怎么有空来看我了?田姨说你接手了家里的生意,不是很忙么?”
    江一苇笑嘻嘻的说:“你先坐,站着怪累的。我这次是顺路来看你的,七丰出了大事情,全江湖的人差不多都赶过来了呢,我也来看看热闹。”
    我心下一沉,立刻追问道:“七丰城?出了什么事?”
    作者有话要说:晕糊糊的状态下,码字还挺快,哈哈,这章也写完了,睡觉去了,同志们,晚安了~
    ☆、第 50 章
    江一苇凑到我耳边,神神秘秘道:“据说第五风云的传人出现在七丰镇了。”
    不是四哥和骆尘净的事,我不由的松了口气。
    不过,这第五风云又是谁,值得江一苇不远千里来到七丰镇,只为了见见他的传人?
    “第五风云是谁?”我迎合着江一苇问道。
    江一苇一声惊叫,不可置信的指着我道:“你竟然不知道第五风云是谁?杜月西,你太孤陋寡闻了。”
    虽然他看我的眼光充满了鄙视,可我却一点也没愧疚的想法,天下人这么多,我们不可能人人都认识,人人都听说过,而且我自幼养在深闺中,不闻窗外事,连当今圣上是谁都不知道,何况一个我更不熟悉的江湖中人呢。
    见我一脸的无动于衷,江一苇彻底郁闷了,似乎觉得和我卖关子有点不值当,他索性直接讲给我听:“二十五年前,国试大开,全国各地的读书人都来到了京城,想跃出龙门,求得个一官半职。正在这名士齐集的时候,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在宣文台摆下了文擂,号称自己学尽天下各艺,扬言要斗遍天下有识之士。此话一出,天下哗然,宣文台前被挤的水泄不通。人人都想看看这个大言不惭的年轻人到底有多大的文采,竟然敢如此口出狂言。
    大家都以为这个年轻人肯定会出乖露丑,毕竟他才十八岁,即便他从出了娘胎就开始读书,这短短十几年,又怎么可能读遍天下所有典藉呢。可谁也没料到,这个年轻人,才学当真旷古烁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登台的士子无一例外全都被他卷下了台。士子们铩羽而归。一些饱学之士就坐不住了,接连上台与这个年轻人较量,结果仍是一败涂地。
    后来十二位在文坛纵横了几十年的名士联袂登台与他论文,这场论文一直持续了三天三夜。在这三天三夜里,从圣贤典藉,到农桑耕织,从诗词歌赋,到医卜星相。。。几乎书本上有的,各各方面的知识都涉及到了,这个年轻人不假思索,轮流回答这些名士们的提问,才思之敏捷,学识之渊博,让这十二位名士彻底心服口服了。这位年轻人一战成名,一夜之间,他的名字就传遍了大江南北,他的名字,就叫做第五风云。”
    江一苇说的天花乱坠,我是听得津津有味,即便这传说可能有夸张的地方,但敢在宣文台这种天下文学最胜的地方摆文擂,这位第五风云的胆色学识,就已经十分值得钦佩了。
    不过,我更关心的是另一个微小的问题:“这个第五风云的名号,又是怎么来的呢?和这场文斗有关么?”
    此话不说也就罢了,一说就立刻换来了江一苇更加赤<裸>裸的鄙视:“第五就和你的杜一样,是个姓。他的姓第五,名字叫风云。”
    “啊?还有姓这个姓的?百家姓上没有啊。”第五,真是个奇怪的姓氏。
    江一苇从肩膀上拍了我一下,哈哈大笑道:“天下的姓多了去了,百家姓上才几个呀。数字从一到十都有姓的,百家姓上不也没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