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锦园春 > 第55节
    江林氏笑道:“也好。”又叮嘱了江云昭几句,这便走了。
    江云昭目送江林氏走远后,不由得朝静园的方向又看了一眼。
    她没想到,不过一夜之间,马氏就苍老了好几岁。一向明艳亮丽的妆容,也掩饰不了她眉眼间的疲惫。
    反观院子被烧、夫君被抓的连氏,反而气色还比她看上去还要好上几分。
    倒是怪了。
    回到宁园后,江云昭先去见过母亲。
    秦氏已经听闻了方才的事情,便道:“昭儿何须那么紧张?她们若是想闹,由着她们去。左右我几年前就有了这念头,如今她们闹起来,也正合了我的意。”
    江云昭知道那年父母亲是受了多大的难为才忍下了那口气。如今闻言,就也赞同地点了点头,说道:“婶婶们既然打定了主意,必然不会因了一时受挫而退缩。后面少不得还要继续闹。如今爹爹还没回来,能清闲一会儿便是一会儿罢。”
    她想到如今的情形,又道:“也不知二婶打的什么主意。昨儿大哥哥才将三姐姐打伤了,今日她就来寻机闹事。有这闲心,倒不如多去关心下三姐姐。”
    这一点,秦氏也有些想不通。
    她知晓江云珊闹出了什么样的丑事。虽说马家远离京城,那丑事一时半刻地传不到京中来,但总有被捅破的一日。
    她既然明白这点,二房就也明白。
    若是不分家,事情败露之时,侯府这棵大树还能让她们依靠着。分家后,二房便要自己承担起后果来了。就算这样,马氏依然坚持如此。
    倒也怪了。
    不过秦氏懒得细究这些。
    她只对江云昭简短说道:“她们所图的,无非是权、名、利三字。如今前两者她们抢不走了,自然是要图利。”
    江云昭也是这般想的。与母亲又说了会儿话后,她忽地想到先前遇到四婶方氏,就将江兴志落榜一事告知了秦氏。
    “你四叔这次可是遇到难处了。”秦氏叹道:“先前人人都说他必然考中,他也信心满满。如今骤然从高处跌落,怕是一时难以接受吧。”
    江云昭听闻,轻轻颔首。而后一怔,问道:“母亲,您方才说的什么?四叔……遇到难处了?”
    “可不是。他素来只爱读书,也只会读书。这一关能不能过去,单看他能不能想得开了。”
    秦氏后面的话,江云昭并未听清。
    如今她只想着秦氏先前所言,脑海中浮现出与廖鸿先道别时,他附在她耳边说的那句话。
    ——“你家有人今日遇到了难处,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若是需要帮忙的话,就来寻我,我必尽力而为。”
    江云昭不由沉吟。
    难道廖鸿先指的是四叔之事?
    可是……他能帮什么忙?
    ☆、第74章 必然的结果
    虽说马氏和连氏在江老夫人的命令下回了院子,可二房三房并未就此消停。
    当天日落之前,三房的江承梧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匆匆见了江三老爷一面,带回了他对分家之事的看法。
    偌大的纸上,只写了一个字。就是这个字,再一次坚定了连氏的信心与决心。
    ——分!
    至于二房……
    他们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便是撞了南墙,也绝对不会回头。
    这个时候,江老夫人已然知道江兴志落榜之事,任凭两房的人如何折腾,她也没了心力去管。
    平园和静园的消息,自有人悄悄禀与秦氏。
    秦氏听闻后,想起江兴源回来时的满脸怒容,又遣了人去打听清园四房的消息。
    直到天擦黑了方才有人来禀,说是四老爷回了院子后,就一直在屋中和四夫人说话,到现在还没出来。也不知两人谈了什么,屋里好几次隐隐传出了啜泣声。
    秦氏给了此人一些碎银子,把她打发走了,这便去书房寻江兴源。
    江兴源正在灯下画画。
    秦氏看了几眼,说道:“老爷这画可是奇怪。说是山石,却过于圆润。说是土堆,又多了些棱角。可不是两不像么。”
    江兴源扯了刚画好的画,揉成一团,丢到墙角。那处已经有七八个相似的纸团,聚成了一小堆。
    秦氏遣退了屋里伺候的人,亲自斟了杯茶端给江兴源,将四房现今的状况讲与他听。
    “弟妹应是在劝解四弟。今儿老夫人听了这消息后,都受不住,晚饭也没吃。更何况四弟?他不过是一时昏了头,老爷不必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江兴源哼道:“他那样胡乱指责,太没道理。且看他态度如何罢。左右分家之事已经开了头。那两个院子的我是不想理会了。他这边……单看他作何打算了。”
    秦氏知道江四老爷发怒是一个缘由,更关键的是二房做出丑事来不说,又和三房一同闹将起来。这些事情堆在一起,也难怪江兴源火气久久不散。
    她又好生宽慰了江兴源许久,待他气消了些,这才一同歇下。
    第二天一大早,江兴源和秦氏才刚刚醒了,就有人来报,说是江四老爷已在宁园外头徘徊了快一个时辰了。他也不许人去叫醒江兴源和秦氏,非要等着江兴源醒了才肯求见。
    秋日清晨的空气,带着湿气与寒意,清冷逼人。江兴源收拾妥当后,忙让人将江兴志请了进来。
    江兴志刚进到屋中,就带进来一股子寒冷之气。他下巴上泛着一层淡淡的青色,显然是早晨起来后匆匆赶来,还未打理自身。
    面对着江兴源,他也不敢抬眼,只盯着自己脚前三尺之地,讷讷说道:“大哥,昨日的事情,是我对不住你。明明是自己没考好,还乱发脾气。你说的对,我是……”
    “罢了。”江兴源听说他等了许久,已然心里有了底。如今看他满脸愧疚,又见他冷得鼻子尖都泛了红,心下宽慰,摆摆手打断了他,“知道自己错了就行。谁没点脾气?心里堵着了,稍稍发出来就好,切忌过火。”
    江兴志没料到江兴源竟是这般简单地就原谅了他,想了一宿在心里打了无数次腹稿的道歉之言,竟然无处可说了。
    他心中歉疚更甚,搓了搓手,轻轻地“哎”了一声。在江兴源的示意下落座后,想了想,又道:“昨儿你们这里的事情,我、我听说了。母亲的态度,我也知晓了。”他摸到手边的茶,端起来大口饮完,定定神,坚定说道:“既然他们闹着要分家,那就……分了吧。”
    江兴源万万没想到他会说出这般话来,不由慢慢转头望着他,说道:“四弟,话可不能乱说。”
    “没乱说。”江四老爷慢慢冷静下来,没了先前道歉时的局促,“这些年,你受的委屈,我都知道。不过因为和我无关,就没当回事儿。昨天白日里,我才知道,受人责难,被人奚落是个什么滋味儿。”
    面对江兴源探究的目光,江兴志尴尬地笑了笑,“想想看,从小到大,我在府里也没做过什么。家中琐事都是大嫂处理的,外头事务都是你办的。二房三房闹的时候,我只是看着他们折腾,也没帮过你们。母亲为难你们的时候,我也没开口说过话。”
    他深深叹了口气,“那时候是我不懂事。太顺风顺水了,没被人为难过,不知道那个滋味儿。昨儿的事情可让我想明白了。那些人先前看着是同窗,是友人,可着劲儿说我好话。等到我一时失利,他们怎么着?一个个地落井下石,比谁说话都难听、都尖酸刻薄!我被外人这样对待,已然心寒至极。想想大哥被自家弟弟这样对待,心中的苦楚,怕是比我更甚十倍百倍。”
    江老夫人是个不管事的,江兴志也素来只闷头读书,万事不理。江兴源何时听江兴志说过这番话?顿时百感交集,说道:“平日里我对你的关心着实太少。昨天若不是听到旁人议论,都忘记了是放榜之日。”
    “没甚么。”江兴志笑道:“大哥镇日里处理事务忙里忙外,记不住这些也情有可原。只是若是大哥已打定主意当真要分,小弟有几个请求,还望大哥成全。”
    ……
    江云昭醒来后,便得知江兴志一早来见江兴源之事。虽说不知二人谈了什么,但看父亲今日眉目舒展的模样,便知江四老爷这趟来,定然是好事。最起码,昨日让父亲面笼阴霾之事,已然缓解。
    先前廖鸿先说可以帮江兴志,那时江云昭还不太肯定要不要承了他这个情。毕竟江四老爷与他们大房并不亲厚,昨日里还惹怒了父亲。但看今日江兴志的所作所为,她沉吟一番,决定想法子见见廖鸿先,看他有何提议再作打算。
    就在她考虑着怎样才能见他一面时,吴婶来了宁园寻她,说廖鸿先正在上次那个偏门外头等着她。
    江云昭闻言,抬眼看了看天色,疑道:“大清早的,他这时候来做什么?”
    “奴婢也不知道。”吴婶迟疑道:“看他头发丝儿上沾了露水,应当是等了有些时候了。”
    江云昭知道廖鸿先看似随意实则心细,不是江云昭的心腹,他不会露面让对方传这种话。吴婶虽说经常会在那偏门附近往返,但是时间并不完全固定。廖鸿先许是怕错过了吴婶出门的时间,特意提早去的。
    ——想来,应当是因为答应了要帮她忙,特意来的罢!
    江云昭这样想着,思及天气寒凉,廖鸿先却牵着马不知等了多久,忙吩咐了其他事情全部推后,她则去了偏门寻他。
    廖鸿先其实也不想那么早来的。起初,他甚至都没想到今日会来见江云昭。
    昨日他一回到自己的宅子,就觉得那儿空荡荡得可怕。就算看着仆从往来做事,依然觉得好像少了什么似的。
    想了半晌想不通,只得作罢。直到睡下后辗转未眠,脑海中不断浮现握着江云昭的一颦一笑,他才意识到,自己身边到底缺少了什么。
    少了一个人。
    这样想着,不由就想起了握着她手的感觉。
    身上渐渐燥热,他愈发睡不着。又折腾了许久,眼看着是不成眠了,索性起来练剑。越练越心烦意乱,只想着离她近点,就牵了马来到侯府偏门……
    看到江云昭的身影时,廖鸿先一颗无处安放的心才终于宁静下来。只觉得心口又甜又暖,说不出的熨帖。
    他有些庆幸,昨日离去前和江云昭说了那样一番话,今日刚好拿了来当做借口,与她一见。
    ——昨日端王孙‘送’吴倩然走的时候,听人提起放榜,就过去看了下。得知江四老爷落榜的消息后,他去到庄子上便悄悄告诉了廖鸿先。廖鸿先知道江家四房与大房的关系还算不错,在路上想了解决的法子,这才有了后来那番话。
    江云昭走出偏门,一抬眼,便对上廖鸿先专注的目光。
    少年敛去了所有锋芒,柔和了眉眼,在早晨的微光下静静望着她。
    江云昭心底一片柔软,忍不住扬起了微笑,走到他身边说道:“你等了这许久,可是为了昨日的那个承诺?”
    廖鸿先滞了一瞬方才想到‘承诺’指的是什么,轻笑了声,懒洋洋说道:“是又怎样?不是,又怎样?”
    江云昭道:“你先说说看是什么法子,我才能知怎样。”
    廖鸿先凝视着她的笑颜,说道:“我可以推荐江四老爷去清宁书院授课。”
    “清宁书院?”
    江云昭没料到他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清宁书院历经百年,乃是所有读书人向往的读书之地。如今的叶大学士,当年也曾在清宁书院读过三年的书。
    只是书院录取的学生,都是由主事人亲自选取。选上之人,有世家之子,亦有贫寒子弟。有性格温厚之人,亦有廖鸿先这般行事不羁的。
    有很多人研究过如今两位主事人明先生和周先生的喜好,想看出他们到底是依着什么样的条件来选取,最终也未参透,不了了之。
    江云昭有些迟疑,“四叔过去,会不会不太合适?”
    “江四老爷博览群书,大家有目共睹。有何去不得?”
    “可是……”
    廖鸿先明白她心中的犹豫,便道:“你放心。我帮过书院的大忙,如今不过是录取一位教书先生而已,这个面子,他们还是会给的。”
    江云昭眉心微拧,未曾开口。
    廖鸿先又道:“若是你觉得合适,这话由我去跟你四叔谈。江四老爷学富五车,却镇日里埋头苦读,短处在于眼界不够宽广。去了那里,教书育人的同时,日日省察自身,还可以与书院中的大儒周先生、明先生多加交流。如此三年下来,所思所想定非今日可比。待到那时再参加考试,心境已然大不相同。”
    江云昭听闻,暗暗叹服他想法之周全。
    只是他帮的这个忙,着实是太重了些。江云昭思量半晌,苦笑道:“这样的一份‘重礼’,我该怎样谢你才好?”
    廖鸿先定定看着她,有一句话差点脱口而出,忍了好半天,好不容易憋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