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锦园春 > 第56节
    他暗暗叹口气,心中有些忐忑,面上却扬起个不甚在意的笑来。
    “听说你打的络子不错?我新得的那把剑上少了个剑穗,不知你有没有空……给我做一个?”
    ☆、第75章 绣品,阻拦
    廖鸿先的要求一出口,江云昭便笑了,说道:“这有何难?不过到时做的不好看,你可不许说我。”
    廖鸿先勾了勾唇角,说道:“你放心,但凡你送我的,我都喜欢至极,哪里会说你?”
    “当真?那我去年送你的那幅秋霜图呢?”江云昭说道:“那时你让我给你绣幅秋霜图,说是要做成桌上小屏风赠与皇后娘娘当礼物。后来我见你送的也不是我绣的那一个,而是明粹坊所制。想来是我技艺不精,廖大人没有看上了。”
    因着和廖鸿先说话无所顾忌,江云昭便将当年的事情讲了出来。并非埋怨廖鸿先,而是怕他见惯了明粹坊的精致物什,自己做的若是不合他意,白白费了功夫不说,还闹得他也不好开口拒绝。
    廖鸿先听闻,明显愣了下。
    江云昭将他的表情尽收眼底,笑道:“你可要想清楚了,现在还有的改。若是东西做出来了你不用,我可是要生气的。”
    “怎么会?你若做出来,我自然是恨不得日日带着。”廖鸿先慢慢说着,想到那秋霜图的去处,心里暗暗一惊。
    ——说起来,明粹坊聚集了最好的能工巧匠,所做之物无一不精无一不妙,绣娘们的手艺,自是比江云昭不知精细多少。
    但是他收到江云昭给他的秋霜图后,却是怎么看怎么喜欢。翻来覆去纠结了许久,他到底没舍得把它送出去,而是命人从明粹坊中选了最上乘的绣品,做好小屏风给皇后送了去。
    自那天起,他就将秋霜图摆在了枕下。虽不是日日都要瞧上一会儿,但有时候遇到了烦心事,拿出它来握在手中,心里便会莫名地平静下来。昨日他本也拿它出来过,无奈依然无法静心,就没放在心上。
    当年懵懂,从未考虑过二人还有旁的可能,他就没细想自己为何非要留下那绣品。如今知道了自己的心思,再去回忆,竟是当时就有了苗头,而他太过大意,方才疏忽了。
    廖鸿先不由暗暗叹息。
    若是他早一些发现,早一些做打算,哪还有楼卿言和楚明彦的事儿?!
    江云昭不知他心中所想,只看他面无表情地盯着她瞧,就有些迟疑,便道:“做那东西虽快,但想做好,却需费些功夫。最快也要三日后了。”
    廖鸿先缓缓回神,颔首道:“不急。左右你是跑不掉的,哪就怕这一时半刻的了?”
    他语气调侃,眼神却很认真。江云昭一时不解其意,就只笑着说了声“好”。
    因着廖鸿先今日当值,他无法立刻将消息告诉江四老爷。两人便定下了他来侯府的大概时日,方才道别。
    江云昭此番出来,走得太急,还未用过早饭。一进院门,她便往回院子最近的小路上走去。
    因着这条路会遇到平园的人,若是碰见,少不得会被她们吵吵一番,平时江云昭不大走这边。如今想着早一点回到院子,思量着小心点应该就能避开不想看到的人,便走了一回。
    谁知平园的人没有遇到,远远却是看到静园的人正向这边行来。
    正是江二夫人马氏和其子江承珍。
    眼看两人在平园的院门处转了弯,江云昭主仆二人往旁边的大树下避了避。待到他们走进了三房的平园,这才行了出来。
    蔻丹悄悄问江云昭:“姑娘,她们前些日子不是闹得很僵吗?怎么今儿这么早,二夫人却来找三夫人了?”
    江云昭慢慢朝前行去,眼看蔻丹依然满脸不解,便道:“今时不同往日。她们有了新的共同目标,以往的那些恩怨就算不得什么了。”
    “可是三夫人的绒球,那年不是因为二夫人才……”
    “她们不当回事,你又何必替旁人忧心?”江云昭头也不回,平静地说道:“我们在意的东西,或许在有些人的眼里根本不值一提。三夫人既然觉得分家时多捞些钱物比绒球更重要,那便由她。”
    蔻丹就有些忧心,“她们这般商议好,若是闹起来,侯爷和夫人岂不是会受难为?”
    “怕什么,”江云昭轻轻笑了,“就怕她们不闹。闹得大了,这家,才能分得顺当。”
    两人边行边说,不多时,宁园已经远远可见。
    江云昭正欲迈步上前,突然,一个身影从不远处钻了出来,鬼鬼祟祟地在宁园的大门外四顾张望了半晌后,开始在宁园外徘徊。
    此人形容枯瘦,双眼空洞而无神,赫然便是二房大少爷江承珍的通房——芭蕉。
    芭蕉早些年名为红茭,乃是江承晔身边伺候的大丫鬟。因着背主不忠,早已被赶出了宁园。
    上次她来宁园外为三老爷求情,冲撞了江兴源,已经让宁园伺候的人防备起来。如今她的身影一出现,宁园内做事的婆子就盯上了她,只待她有所动作,便上来擒住她。
    江云昭就是这个时候出现在了院门外。
    芭蕉一看见她,黯淡无光的双眼骤然燃起了火焰,紧走几步就要朝她扑来。
    那些婆子注意她许久,哪会让她如了愿?当即涌了出来,将她扣住,不准她近江云昭的身。
    江云昭看也不看她,径直朝院门行去。
    芭蕉使劲挣扎着,想要离江云昭近一些。可是那些婆子身材粗壮力大无比,仅仅两个人就将她扣住无法动弹分毫。
    眼看江云昭已经一脚迈进栅栏处,再不叫住,怕是就要进到院子里去了,芭蕉再也顾不得其他,当即大喊道:“姑娘!姑娘!奴婢有话和您说!”
    江云昭未理睬她,继续向里行去。
    芭蕉大急,眼看着自己被那些婆子越拖越远,赶紧喊道:“姑娘!奴婢特意避开了二夫人和大少爷,就是为了同姑娘说几句话!奴婢有要事禀报!”
    江云昭本不欲睬她,后想到马氏和江承珍去往平园时那志得意满的模样,又改了主意,停住步子,回首望向芭蕉,“你且说说看。”
    芭蕉眼中的期盼之光愈发明亮。她动了动肩背,发现无法挪动,忙对江云昭说道:“此事事关重大。姑娘既是有意知晓,不如借一步说话。”
    江云昭轻嗤一声,转身继续朝里行去。
    芭蕉急急大叫:“姑娘!姑娘留步!”
    江云昭回身看她,旁边蔻丹冷声说道:“你愿意说就说,不愿意说,就也罢了。姑娘事情多得很,没空与你瞎扯!还有,你如今已经是静园的人了,往后见了我们姑娘,还得尊称一声‘七姑娘’才好!”
    芭蕉瞪大了眼睛,直勾勾地去看江云昭。见江云昭神色淡然,丝毫没有情绪波动,便慢慢垂下了头。
    蔻丹稍微等了片刻,看芭蕉依然低垂着头半个字也不说,就道:“姑娘,咱们走罢。看来是个嘴硬撬不开的。”
    江云昭刚刚说了个“好”字,芭蕉已经幽幽开了口:“姑娘可知大少爷为何会将三姑娘打伤?”
    江云昭不开口,只神色清冷地望着她。
    芭蕉暗暗叹气,接着说道:“因为大少爷买官的事情出了岔子。对方忽然变卦,说是需得多交一倍的银钱,方才能够成事。大少爷想要三姑娘的首饰拿去换钱,三姑娘不肯,这才动了手。”
    江云昭没料到静园竟是出了这样的事情,心下一惊,面上不显。
    她思量了下,问道:“上次你为了三叔的事情来求爹爹,可是与此有关?”
    “是!”芭蕉没料到江云昭会主动与她说话,惊喜地抬起了头,“因着出了三老爷的事情,对方说江家名声已有瑕疵,能办成事的官爷又不肯答应了。若想此事无碍,必须再交一份银钱打通关节。可是先前第一回的时候夫人和少爷的钱都已经拿光了,哪还有银子来给第二次的?少爷便打了三姑娘首饰的主意。”
    江云昭淡淡地“嗯”了一声,无视芭蕉满怀希冀的眼神,看她再无旁的话要说,便欲离去。
    芭蕉有些慌了,对着江云昭的侧影说道:“姑娘,奴婢待您一片诚心,您莫要留奴婢在那生不如死的地方。到时分家的时候,还求姑娘……”
    “求我作甚?”江云昭疑惑地问她:“你既有意说出来,我便好生听着。其余的,是你和你主子的事情,与我无关。”
    芭蕉显然没料到江云昭如此绝情,当即怔住,继而脸色大变,面露凶光,朝地上猛然啐了一口,恶狠狠地道:“堂堂侯府的姑娘,竟然不顾脸面,说话不算话了么!”
    她本就干瘦,又在刚刚的拉扯中带乱了头发。这样摆出凶狠的模样来,当真是如鬼魅一般骇人。
    江云昭却笑了。
    “方才是你求我听你说话,我姑且耐住性子听上一回。如今你却诬蔑我‘说话不算话’……我且问你,我答应你什么了?”
    ☆、第76章 分家前夕
    芭蕉在那边嘶吼不停,“我冒了这样大的风险来将二房的事情告诉你,你却这般忘恩负义不知感激。可见大少爷说的没错,大房的人,就是这样不知好歹!”
    她怒火冲昏了头,直将江承珍的话原样说了出来,言语间,竟是连称呼也不顾忌了。
    婆子们朝她狠狠啐了一口,抬脚朝她膝后踹了一脚。芭蕉受不住力,跪了下去。
    江云昭朝蔻丹望了一眼,蔻丹会意。待江云昭回了院子,她立在芭蕉面前,说道:“背主的奴才,没乱棍打死已经是主子留了情面。不知感恩,却还口口声声拿话来要挟姑娘,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身份!”
    蔻丹指了芭蕉的鼻尖,怒目对几个婆子道:“这样嘴巴不干不净的,你们竟也由着她说?”
    婆子们会意。拉着芭蕉的两个婆子将她胳膊架起,另外二人撸起袖子,左右开弓朝她嘴巴扇了过去。
    蔻丹不屑地望了芭蕉一眼,听着身后的啪啪声,往院子行去。
    初时芭蕉还破口大骂,待到后来,只剩下闷闷的呜呜声了。待到蔻丹进了门,最后那点噪人的声音也听不到了。
    翌日上午,江兴源用过午膳,与妻儿说了会儿话,便吩咐下去准备出门一趟。
    江云昭边给弟弟们剥着栗子壳儿边问道:“爹爹今日可是有要事要办?”
    “无甚要紧的。不过是去铺子里瞧瞧罢了。”
    “那爹爹倒不如晚些过去。昨儿晚上哥哥还跟我说,有些功课想要请教父亲呢。”江云昭说着,不动声色朝江承晔递了个眼色。
    江承晔不明所以,却还是接口说道:“昨日读书时有几处疑问不甚明了,因着已经晚了,就想今早再来向父亲请教。”
    江兴源不过因着今日无事,临时起意想要去看看铺子。听闻江承晔这般说,就打消了那个念头,对秦氏说道:“若是这两个小的也如他们哥哥一般用功,那便好了。”
    秦氏抚了抚双胞胎头上的软发,温和地笑了笑,“晔儿无需参加科考,倒也算不得太用功,不过是学些东西罢了。他们若想谋得功名,需得比晔儿更加努力才行。”
    江兴源说道:“先前想让他们多自在些时日,就只我和晔儿无事时教一教,并未让他们认真学习。如今看来,也该请个好的先生来了。”
    秦氏说道:“这是必然的。只是过了那件事再说吧。”
    江兴源知道她说的是分家之事,自是应了下来。
    江承晔趁着父母不注意,朝自家妹子瞪了一眼。江云昭抿着嘴笑看着他。江承晔无奈,苦思冥想到底问出哪些问题来比较好。
    ——昨天他刚去同窗处商议过功课,已经将疑难之处尽数搞懂了。现如今冷不丁要他拿几个不懂的出来,倒还真有点为难……
    不过江承晔没有纠结太久。他和江兴源刚聊到第二个‘不解之处’,就有下人来禀,说是廖世子来访,求见宁阳侯。
    这几年廖鸿先来侯府不少次,江兴源听闻,倒也没太意外。匆匆将先前江承晔说的那个‘难点’指导了几句,他便朝着外院的书房行去。
    廖鸿先行了礼,二人又寒暄一番,这才落了座。
    廖鸿先本也不是遮遮掩掩的性子,况且这次前来,头一件要说的就是江四老爷的事情,于是奉茶之后,他就提起了来意。
    江兴源断没料到廖鸿先竟能作此安排,忙命人将江四老爷叫来。
    江兴志听闻自己能去清宁书院教课,喜出望外,喃喃自语了几句“老天开眼”后,才想起来这次不是上天襄助,而是眼前的少年,忙道:“多谢世子。”又问:“京城之中,才华卓绝之人甚多,世子又是如何想到了推荐我?”
    他虽两耳不闻窗外事,却也不是傻子,清宁书院如何难进,他很是明白。更何况那日受了许多奚落,自然晓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廖鸿先微微勾唇,笑得光风霁月,“我与昭儿相识多年,江四叔的博学多才早有耳闻。前几日昭儿向我提及四叔落榜一事,我甚觉惋惜,便向两位先生举荐了四叔。”
    他句句不离‘昭儿’,句句喊着‘四叔’,江兴源和江兴志倒没觉出不妥来。
    廖大世子的笑容便愈发灿烂了几分,态度也愈发谦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