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罪迷屠 > 第三章:屠宰场
    一秒記住『笔♂趣÷岛→』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经过警局临时会议,此次爆炸案被命名为8恶性爆炸案,特成立专案组,列入重案范畴。

    因为人手不足,沈文拓即便是新来的刑警,但也加入了专案组。不过现在的他们在现场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等。

    等待市里法医的到来。

    整个现场只有做痕检的侦查员在四处收集手纹。

    “马哥,这等得多没意思啊。”老刑警双手放在放在腰带上,汗已经湿透了他浅绿色的九五式警服。

    马程取下警帽扇风,另一只手在眉骨上搭了个凉棚,“不等能怎么办,现在唯一的线索就是现场,我们这些老大粗要是破坏了现场,怎么破案?”

    “可是要是这一耽误,犯人跑了,这不就白搭了?”老刑警嘬着牙花子。

    沈文拓沉思片刻,正准备开口。

    “他跑不了。”

    一个稚嫩的男声插了进来,不远处的小马翻身从一颗矮树上跳下。

    “哟,我们的小神探发话了……”老刑警一脸揶揄,“说来听听。”

    沈文拓看了马程一眼,却见他扇着风,看向小马的目光无比柔和。

    一个铁骨铮铮,仅仅靠气势就可以逼问出答案的刑警汉子,恐怕也只有在看自己孩子的时候,表情才会这么柔和了。但一旦一个人身为刑警,就很难同时兼顾家庭。案情十万火急刻不容缓,亡者难言惟愿沉冤得雪,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警察的努力。

    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很多时候为了突出主人公的能力,往往会弱化警察局的作用,但其实,每一次破案都是联合作战的功劳。

    “他不会让我进现场的,进不了现场,我怎么能知道更多?”小马瞥了马程一眼,语气有些愤愤。

    马程咳嗽了一声,“不需要更多,说说你怎么觉得犯人跑不了?”

    小马的眼睛亮了起来,“排除意外,爆破案,更何况是在这么偏僻的地方实施爆破案,这说明凶手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炸死受害者,他不是要单纯的杀掉死者,他要的有两点,那就是爆破和杀人。”

    小马一个翻身跳进了警戒线,“按理说这里地处偏僻,凶手行凶之后肯定有相当长的时间可以处理尸体,但是他没有,这可以解释为他在案发之后慌不择路逃离现场,但这个可能性不成立。”

    “为什么?”听着小马引人入胜的分析,沈文拓情不自禁询问道。

    马程接过了话茬,“因为案发现场的门。”

    “门?”老刑警看了一眼现场的门,恍然大悟。

    这座老房子的房门看起来年代久远,但却是外开的,也就是说,开门方式是需要从屋中往外推开,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可以把密闭的房门冲击开,但根据洪五金所言,房门是掩住的,不过没有锁。否则他这么欺软怕硬,怎么可能看见屋中狼藉还走上前来。凶手可以慌不择路逃离现场,但如果这样的话,还有一个问题无解。

    门,是谁关的?

    如果是目击者,有必要,有意义吗?

    如果是凶手,他为什么要回来关上门,案发地点偏僻,对于案情的隐藏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关门这一事件动机何在?

    小马蹲下去从一边揪下了一根草,“草茎上有泥,前天下过雨,虽然现场的脚印已经被你们踩得差不多,但是还是能看出来有一部分脚印不属于警察,我想这一部分脚印应该是凶手留下的,说明凶手起码在前天左右还回来过。”

    马程露出了赞许的笑容,“对,你的想法很不错,但是农村大院道场开阔,而且因为尸臭味吸引了不少食腐动物,你看到的脚印上都有老鼠或其他动物的足迹,对于脚印来说,这一些影响因素过重,再加上时间太久,就我们的人力科技来说,是没有什么记录意义的……”

    “不。”小马看着他,“我不是要你们从脚印上判断什么,而是告诉你脚印可以判断出凶手不止一次的回来过,而且脚印虽然重复来回多次,但没有原地逡巡的迹象,说明凶手目标明确,也就是这人的回来是有计划有目标的,像这种有计划的人,我们警察发现案情只是一个意外,凶手的计划还是会继续,只是……”他扫视周围,“凶手的计划究竟是什么?”

    马程停下了扇风的手,闭目不语。

    许久,他才睁开眼睛说道:“一来案发现场我就看到了,木门虽说是手纹的良载体,但是前几天大雨,屋外道场视野开阔,雨水冲刷过久,门体上什么手纹都没有,只希望别的地方能收集到有用的手纹。”

    沈文拓目瞪口呆地看着这爷俩的推理,老刑警凑过来说道:“这爷俩可是我们局里的招牌,破案一个比一个溜,别看小马年纪小,他的破案思路连一些愣头青大学生都强……”说完之后老刑警忽然意识到沈文拓正是他口中的‘愣头青大学生’,当即就闭口不言了。

    沈文拓没有在乎他的话,只是心底被这一番对话彻底震惊,他一直以为马程警官吩咐下来的一切只是按部就班的走一步看一步,没想到他早就把周围可能的线索观察入微。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的儿子耳濡目染也拥有无比敏锐的洞察力。一个人有多强大,往往不是看他本人,而是看他身边的人。

    真正强大的人如同一道光,所到之处鸟语花香。

    他忽然就明白了为什么小马说自己是孤儿,对于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而言,在这个年纪就已经知道如此之多的刑侦专业知识,可以说和生长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得到多少失去多少,他能知道众多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知识,就一定会失去相当的童年乐趣。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着,刷手纹的侦查员忽然发现了什么。而他的发现,也引起了一阵骚动。

    这一次警察局几乎全部出动,有几个和沈文拓一样的新到大学生。在刷手纹的时候,有些没经验的直接跑到了厨房去刷,按理说,在第一侦查的时候大家就发现了厨房不是案发现场,当然没有刷手纹的必要,但这小伙子就是个愣头青,什么都不知道,没和任何前辈打招呼,一声不吭就钻进了厨房。

    人手有限,也没人管他,没想到他还真的刷出来了不少手纹。

    虽说侦查员哭笑不得,但因为等市里法医前来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他们闲来无事对比了一下收集到的手纹。

    一九九六年,痕迹检验专业还是一个冷门专业,真正能钻研透的人才很少下到基层,而且当时尚未建立全国指纹库,所以现场侦查员本来也没指望这从这手纹上看出什么正儿八经的名堂,只想着日后可以和犯罪嫌疑人对比,不过在闲来无事的对比之后,他们发现现场所有提取到的手纹一共有六对。

    三对小孩手纹,三对成人手纹。

    现场发现两具尸体,那说明还有一个大人和三个小孩幸免于难。

    知道这件事之后,在场所有的干警都松了一口气,如果这真的是爆炸灭门案,凶手就连孩子都不放过,8爆炸案的性质就会上升到灭门的级别。摸排的干警很快传回了消息,案发地点是张德贵家。

    张德贵,一九三五年生人,青年丧妻,只有一个儿子,取名张顺,张顺二十七岁娶妻,之后生了三个孩子,张顺生孩子的时候是九零年前后,正赶上计划生育,严打的厉害,他们家连生三个无异于雪上加霜。原本张顺在山脚下的工地上打零工,生活拮据,超生罚款更是让一家入不敷出。再后来,大家都知道山上有这么一号人,但又不沾亲带故,爷俩也不爱和人打交道,也就没有人来拜访。

    根据大家反馈,张德贵为人刻薄,爱占小便宜,所以没什么人愿意和他打交道,至于张顺,工地上的零工反映他为人内向,不惹事,评价倒是不差。

    而就在这时,市里的法医到了。

    此时距离破案,还有最后三个小时。

    饶是干警各个身体素质超群,但也被这太阳晒得头晕眼花,技术人员早已打道回府,留下的只有个别警员。小马跟着老马蹲在阴凉处,倒是一丝怨言都没有,反倒让沈文拓刮目相看。市里下来的法医没有丝毫耽误,全部换上防护服深一脚浅一脚地进了屋子,很快,道场上就摆满了支离破碎的残骸,沈文拓害怕小马看到这些血腥的场景,把他带到了山腰的洪五金家。

    洪五金在家门口晒太阳,没有注意到前来的沈文拓,整个人一反山顶案发现场的颓势,优哉游哉躺在木椅上乘凉,只是脸上还有些惊魂未定。他的母亲在一旁坐着,相当年老,身躯佝偻,脚踝下三寸金莲翘起,一张脸阡陌纵横,岁月的刻刀把生活的艰辛无情地刻在她的脸上,但即便如此,当她看到小马的时候,脸上还是露出了真挚的笑意。

    没有老人不喜欢孩子,这几乎是一种本能,生命薪火相传,不断地在毁灭中荣获新生。

    而洪五金一脸畏缩,腾地一下子站了起来,恭恭敬敬低头哈腰,“警察同志警察同志,您这里坐。”

    沈文拓当然没有坐,小马也没有坐。

    洪五金的母亲颤巍巍地拉过一脸别扭的小马,难得的是一直别扭无比的小马此时居然十分温顺,这时候沈文拓才终于从小马身上看到了一丝孩子该有的影子,他忍不住笑了笑。

    于此同时,市里来的法医老宁端详着地上的尸体残骸,作为一个资格老道的法医,他很清楚目前案件最大的突破点不仅仅在眼前这些无声的证人,更在于那些蠕动的蛆虫。

    但首先,他要看看这两具尸体会告诉他什么。

    房屋坐北朝南,两具尸体,一具位于屋中的西北角,一具位于东北角。西北角是一具女尸,在现场呈俯卧位,头朝北,脚朝南。这个姿势十分耐人询问,按理说爆炸发生的一瞬间,出于本能,女尸应该往唯一的出口,也即南方的门口跑去,她为什么会反方向卧倒?

    如果是因为起爆点在她背后,那么这个姿势也可以解释,但问题就在于,女尸左腹部出现炸碎伤,在后背出现对冲伤,这说明爆炸点并不是位于她的背部,而是在前方,而且看样子女性死者是自己扑向了起爆点。因为家徒四壁,可燃物太少,所以爆炸来得快去得也快,当卷起的火苗吞没了唯一的床之后很快就熄灭了,所以两具尸体上留下了更多便于破案的线索。

    女尸身上还有一处分外引人注目的地方,那就是她的脖子,女尸的脖子上有一道环形皮损,边缘卷起肉瓣,环内的皮肤焚毁不算严重,可以看出一些皮肤疹,这种皮疹一般多见于卧床不起的瘫痪病人,也多见于被束缚物品长期捆缚的人。

    很明显,这女子属于后者。什么人会被用铁链拴在房子里?而且还会做出错误判断往起爆点靠近?

    答案只有一个。

    精神病患者。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o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