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4章 酒似鹅儿破壳黄
    【一】《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二》[1]李白.诗

    九天开出一成都,

    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

    秦川得及此间无。

    三月,春暖花开。

    汪嗣昌准备为歌妓柳好好举行一个试唱的宴会,他遍请了军政文各界的名流。纪绪是四川有名的大才子,所以也在邀请之列。

    纪绪是第一次来帅府,虽然纪绪家是成都的首富,但自家的庄园怎能比得上帅府的气派和豪华。

    走进帅府的大门,眼前是一条笔直的通道,用上好的白玉铺造的地面,闪耀着温润的光芒;檀香木椽搭而成的屋檐,似青鸟欲飞;灰砖精刻细雕的浮窗,显得典雅肃静;用玉石堆砌的墙板,显得既庄重而又牢固。

    他来到客厅,宾客已到了许多。

    由于纪绪的年龄较小,与其他文人老夫子聊不到一起,便推开了客厅的便门,独自来到了帅府的后花园。

    花园里非常地幽静,只有鸟儿在花树间欢快地追逐。

    纪绪顺着鸟鸣的方向,走进了花的海洋……

    【二】《卷珠帘.记得来时》魏夫人.词

    记得来时春未暮,

    执手攀花,

    袖染花梢露。

    暗卜春心共花语,

    争寻双朵争先去。

    春末的傍晚,杨柳徐风轻送,桃花李花盛开,摇落满地的芬芳。

    一个扎着一对羊角辫的小女孩,正蹲在桃花树下,将地上的花瓣一片一片地捡了起来。她轻轻地放入精致的荷包里,不时深深地嗅上一口,脸上便绽放出纯洁明净的笑容。

    忽然,她看到旁边的海棠树含苞欲放,甚是可爱。看看四下里无人,便顺手摘下一枝,仔细地端详,灿烂的花朵映红了她那白皙的小脸,一对迷人的小酒窝显得她更加地可爱。她悄悄把海棠花枝放入宽袖里,花枝探出袖口,花色沾染了衣衫。

    “你想留住春天么?还是想藏住春色呢?”白衣翩翩的少年,不知何时来到了桃花树下。他蹲在地上,手里还不停地捡少女没有捡完的桃花瓣,两只眼睛却一眨不眨地盯着面前的少女,竟错把树叶也当成花瓣捡到了手里。

    “我捡的是春色,你呢~?”望着少年手中的青叶,少女莞尔一笑。

    少女的莞尔,候住了年少的纪绪,他瞬时拘束了起来。

    “你是谁?”女孩歪着头,满是惊讶的盯着他,但当视线与他交会的瞬间,却又慌忙低下了头,红了双颊。

    看到女孩的羞涩,纪绪却来了精神,“你不认得我,我可认得你,我不仅知道你的名字,还知道你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你的名字是不是两个好字,一是不施粉黛自然好,二是能歌善舞才艺好,所以好字重叠,对吗?”

    柳好好在成都的名气很大,纪绪慕名已久,但却一直无缘得见,今天乍见这丽质少女,直觉告诉他,她便是柳好好。

    那女孩也不说话,头却压得很低,脸也更红了,就象这满树的粉色一样绚丽,而这羞答答的美态却比桃花更胜三分。

    “在下纪绪,今日得见好好姑娘真是荣幸之至。”他起身作揖。

    “你是纪绪?”柳好好更是惊奇地看着他,“不会吧!我唱过他的好多词,最喜欢那首《卷珠帘》,”她随口唱了两句,“镌刻好每道眉间心上,画间透过思量……”

    仅仅就两句,就震到了纪绪,她的声音如同天籁。

    纪绪要求她接着往下唱,可柳好好根本就不理会纪绪的话茬,而是一个劲地追问:“你真的是纪绪吗?纪绪是你这个样子的吗?”

    在她的想象中,但凡有学问有才识的人都应该是上了年纪的人,可眼前这个翩翩少年真的是赫赫有名的大才子纪绪吗?

    “哦,那依姑娘之见,纪绪该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呢?”他强忍住笑,装作很认真的样子问。

    “我想他应该蓄着山羊胡须,头发差不多全白了,哦,胡子应该也白了,总之,是很仙风道骨的样子,绝不是你这样的!”

    她想问题的样子好可爱,长长的睫毛扑闪扑闪的,乌黑发亮的大眼珠子滴溜溜的转着,似要溢出水来。

    “哦,我知道了,是不是这个样子?”纪绪将右手拇指和小指翘起,支在下巴下,然后又故意咳嗽了几声。

    “不过,最起码也不可能跟你这般小,”她很大声的笑了起来,露出光洁如贝的皓齿,还有一对能醉死人的酒窝,她的笑容是那么纯真无邪,让他的心有被春风拂过的感觉,暖暖的、酥酥的……

    “你今年多大?”柳好好好奇地问道。

    “你想干嘛~”纪绪有意逗着她。

    “问问呗!”

    “那…你呢?”纪绪却先反问起她来。

    好好天真地说道:“我今年十三了,你呢?”

    “小生……今年十九了。”

    ————————————

    注释

    [1]《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关于这组诗的意旨,历来有争议,主要有两种看法:一说认为是颂歌,意在为唐玄宗的还朝而感到欣喜,为国家形势的好转而高兴;另一说认为全是用反讽手法,对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的逃跑主义进行了批评。

    安史之乱中,国家处在风雨飘摇的情境,而李白也不幸陷入内战的漩涡中,他运用一惯的讽刺手法,表面上以唐玄宗“西巡”为“盛事”,其实抒发了他对玄宗弃国出奔的可耻行为的义愤。

    胡尘轻拂建章台,圣主西巡蜀道来;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华阳春树号新丰,行入新都若旧宫;柳色未饶秦地绿,花光不减上阳红。

    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

    万国同风共一时,锦江何谢曲江池;石镜更明天上月,后宫亲得照蛾眉。

    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散花楼。

    锦水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四海此中朝圣主,峨眉山下列仙庭。

    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天子一行遗圣迹,锦城长作帝王州。

    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万国烟花随玉辇,西来添作锦江春。

    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