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6章 谁翻乐府奏凄惨
    柳好好的试唱,选在帅府后花园的西北角,临近一碧如染的岷江河畔的假山上。在山上,汪嗣昌修建一幢多层的楼阁,是大帅专门用来赏月听曲的地方。

    这高倚入云的楼阁,正适合美妙歌韵的飞扬。为了这次试唱,汪嗣昌还遍请高朋,铺张华筵……可见,大元帅对此事的重视。

    【一】《好好诗.其一》[1]杜牧.诗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晴江联碧虚;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晚宴在上灯的时刻拉开了序幕。

    在几段曼妙的舞曲作为开场后,柳好好的试唱便开始了。

    只见柳好好身穿翠绿色的衣裙,袅袅婷婷,就像是一只飘曳着鲜亮尾羽的凤鸟;她那红扑扑的小脸,更如一朵在春风中摇曳的海棠花,含葩欲放。

    【二】《好好诗.其二》杜牧.诗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

    吴娃起引赞,低徊映长裾。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

    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

    柳好好在一美若天仙的小男伎吴娃[2]的扶引下,羞怯地登上了舞台。她如同那群星拱卫的新月,就在那现身的一瞬间,便把这“高阁”的“华筵”照亮了许多……

    汪嗣昌环顾了一下四周,在座中的各位高朋雅士都被小姑娘那娇美的风姿,惊讶地失去了常态。

    柳好好低头不语,双手摆弄着胸前那长长的衣襟;一双发鬟高低相宜,缕缕发辫刚好长过青色的丝绸外短衣。她这无限柔美羞怯的小萝莉形象征服了全场老少雅士们的心……

    正在惊鸿,一曲荡人心魄的箫声悠扬而起;无数娇艳的花瓣从天而降,翻飞于舞台之间,那沁人心脾的花香使人迷醉;众舞女围成一圈,长袖漫舞,有若绽放的花蕾,向周围慢慢地散开。

    漫天花雨中,柳好好如空谷幽兰般地站在舞台的中央,当她像唐朝名妓关盼盼[3]那样乍一摔袖,席间便顿时响彻起小凤凰般清润圆美的歌鸣——

    【三】《卷珠帘.归雁过处》李姝/LUNA/刘欢.词 霍尊.曲 徐小清.歌

    [歌曲]“镌刻好每道眉间心上,画间透过思量。沾染了,墨色淌,千家文尽泛黄,夜静谧,窗纱微微亮。”

    随著柳好好轻巧美好、飘忽若仙的舞姿,宽广的衣袖开合讳饰,更秀出她那迷人的娇羞。

    [歌曲]“拂袖起舞于梦中妩媚,相思蔓上心扉。犹眷恋,梨花泪,静画红妆等谁归?空留伊人,徐徐憔悴。”

    在座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如痴如醉的盯着舞台的中心,几近忘却了呼吸。

    柳好好的美目流盼,使在场每一个人的心,都狂跳不已,并不谋而合地想——她,正在瞧着我看呢……

    [歌曲]“啊!胭脂香味,卷珠帘是为谁?啊!高轩雾褪,夜月明,袖掩暗垂泪。”

    鼓声震响,琵琶声渐急。

    柳好好的身姿,也舞动得愈来愈快,裙裾飘飞;如玉的素手如脂如荑,婉转流连;如烟的水眸欲语还休,流光飘动。

    舞台中的人,如同隔雾之花,昏黄漂渺,明灭着斑斓的色彩,却又是如斯的遥不成及……

    [歌曲]“啊!胭脂香味,卷珠帘是为谁?啊~!高轩雾褪,夜月明,袖掩暗垂泪。

    细雨酥润见烟外绿杨,倦起愁对春伤。残烛化,晓风凉,归雁过处留声怅,天水间谁抚琴断肠……”

    天上,一轮春月开宫镜。

    月下,柳好好时而抬腕低眉,时而轻舒云手。她那空灵的歌声,在大厅的上空,久久地回荡……

    【四】《好好诗.其三》杜牧.诗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

    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

    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这清澈空灵的歌声,竟使伴奏的乐器都有难以为继的感觉,以至于琴弦快要迸散关钮,芦管即将为之破裂。而柳好好的袅袅歌韵,却压过了“众音”,穿透了高阁,直上了云霄。

    汪嗣昌不禁感叹起来:“如此这的般小女孩,竟有声震梁尘的妙喉,真可谓天下少有啊!”他当场赏给柳好好一匹天马锦缎,并附加一对犀牛角的梳子。

    柳好好初登歌场,可谓一鸣惊人。

    以前,只知道柳好好是个多才多艺的姑娘,也听说过她会唱歌,可是都没有想到,她的歌声如此之妙!

    她赢得了汪嗣昌老将军的青睐,得知她还是官宦之女,便当即指示把她编入乐籍,成了一位专为官家军队唱歌的营伎[4]。

    柳好好感到满心的欢喜,以为一扇富丽繁华的大门,已向她豁然打开了。未经人事的柳好好,自然不懂得,这失去自由的歌伎生涯,对于她的一生将意味着什么。

    ————————————

    注释

    [1]《张好好诗》

    《张好好诗》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以浓笔重彩,追忆了张好好六年前初吐清韵、名声震座的美好一幕。当年风姿绰约的张好好,才不过几年,竟已沦为卖酒东城的“当垆”之女。杜牧用精湛的诗歌语言,再现了张好好升浮沉沦的悲剧生涯,抒发了诗人对这类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苦难女子的深切同情。全诗情绪饱满,文辞清秀,堪称唐诗中的佳作。

    词语注释:

    姝:shū 美女。

    茁:zá生长,绽开。

    跗:fū 花萼。

    踟蹰:chí chú瞬间。

    裾:jū衣的前后部分。

    鬟:huán发髻。

    襦:rú 短衣。

    衢:qú四通八达。

    [2]吴娃

    “娃”字最初的意思是成熟美丽的女人。《说文解字》中对于“娃”的解释是“圜深目皃(貌)。或曰,吴楚之闲(间)谓好曰娃。

    “好”的本义也是美貌。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测得知,在汉代,大约是最初使用“娃”这个字的时候,它的意思是“美女”,是形容成熟的女人。

    到了唐人、宋人的笔下,这个字所显示的女子年龄明显地变小了,很多诗词里所呈现的“娃”是少女、小姑娘的代称。

    明以后的“娃”字的年龄降得更低。到了今天的俗语中,除了亲昵的小名,“娃”字则更多地用于婴幼儿。

    [3]关盼盼

    唐代名伎,工部尚书张愔妾。

    公元804年(贞元二十年),白居易在校书郎任上途径徐州,与张愔饮宴,宴席间张愔让盼盼来侍奉酒席。白居易当场写了两句诗赠给她:“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

    两年之后,张愔病逝徐州,葬于洛阳北邙山。关盼盼无法忘记夫妻的情谊,她移居到徐州城郊云龙山麓的燕子楼,为张愔守节。

    公元815年(元和十年),曾在张愔手下任职多年、刚刚升职为司勋员外郎的张仲素在长安拜访白居易。他对关盼盼的生活十分了解,向白居易详细讲述了盼盼的故事,并给白居易看了自己为盼盼写的三首“燕子楼新咏”。白居易依韵和诗三首。盼盼得诗,泣曰:妾非不能死,恐我公有从死之妾,站清范耳,乃和白诗,句日不食而卒。

    [4]营伎

    营伎是官妓的一种,供镇守各地的军事武官娱乐所用的乐伎。相当于现在的军区文工团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