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173章 杨柳亭台春寂寂
    【一】《国风.郑风.褰裳》诗经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子不我思,岂无他士?

    狂童之狂也且!

    王冕端起了茶杯,抿了一口茶说:“不过,我听杏儿说,上巳节那天,她们相约去踏青。”

    “踏青?”达普化问,“去哪儿踏青?”

    “玉泉山。”

    “就是西海[昆明湖]西面的玉泉山?”达普化又确认了一遍。

    “是啊。”王冕道,“听说,那天那个西域的青年,还要用西方的求婚方式向蕙兰姑娘求婚呢!”

    “西方人求婚还要跑到山上去?”

    “也不是说非要到山上不可。”王冕说,“只不过,听说,求婚的男子要手捧玫瑰花,跪着向被追求的女子献上信物……”

    “如此?这也太下贱了吧?男儿膝下有黄金,难道西域人不知?”达普化一脸的惊愕。

    “我也没见过具体是啥样子,到了那一天,咱们去一看便知。”

    “不过,上巳节确实是求婚的好日子。”达普化说,“记得读《诗经》里的一首《褰赏》,说的好像就是发生在上巳节的故事:

    说是溱、洧两河边的一位姑娘撩逗她相中的男子:‘你如果思念我,就提起你的衣角趟过水来找我;你要是不想我,难道就没有别人喜欢我了么!?’

    所以,那一天呀,你一定要和杏儿姑娘在一起,千万不要让她像《诗经》里的姑娘一样骂你——你这个狂妄的傻小子!你要是不想我,难道就没有别人想我了么……”达普化一边说笑一边表演。

    “唉~老哥哪是那种重色轻友之人?我得陪你呀!”王冕又说,“我若不陪你,你怎知道哪个是蕙兰?”

    “不就你们三个人么,加上西域的那位,也就四位……”

    “那天,英英好像也去。”

    “她去也好,正好我连她也一起相一相。”

    “你不会搞混了吧?”

    “怎么会!”达普化道,“你说的多清楚,长得最高的是蕙兰,长得最白的是杏儿,长得最媚的英英么……”达普化逗他道,“反正,不管了,我看上哪个就是哪个。”

    “哎~,那可不行!那个白的,你可甭想!”

    “好~”达普化一想,不对,“诶~,这不还是挑你剩下的么!?”

    “每个人的眼光不同,一人一份姻缘,这怎么能说是挑呢!”

    “诶?”达普化问,“那天,你送杏儿姑娘什么礼物?”

    王冕指着那张画说:“就那儿。”

    “嗨!那哪成?”达普化说,“我们东方的女孩子,不喜欢什么花呀、画的!还是送她首饰,比较实惠。”

    “女孩子的东西,我哪会买呀?”

    达普化站起身来,说道:“你等着,我去取一样东西来,一准你见了喜欢。”说罢,他便去了自己的书房。

    很快,他便拿着个小首饰盒回来,说,“打开看看。”

    王冕接过了盒子,轻轻打开盒盖,只见里边是一件白光闪闪的簪子。

    只见它玲珑剔透,簪身雕刻着栩栩如生的杏花枝,簪头三朵杏花悄然绽放,还有三个金光闪闪的花骨朵静待佳期,有一个花蝴蝶的吊坠吊在顶端,若不是两片叶子坠着,那蝴蝶都能飞走!真是端的飘雅出尘。

    王冕是兴奋异常,“兼善兄,你哪得来的这件好东西?”

    “嗨,别说了,”达普化道,“我好不容易托人买来送她,可人家非说这不是梅花簪,而是杏花,给我退了回来。元章兄,你是画梅的高手,你来说说,这是杏花么?”

    “当然是了。”王冕肯定地说,“杏花的花瓣略微纤弱,浅白色和淡粉色居多,花枝短节,枝条不舒展,单重花瓣,五片花朵;而梅花的短梗就是它的特色,花瓣多重,紧贴枝干开放,每节1~2朵。花冠不成圆形,枝条多带刺。”

    “哎呀,这么复杂呀!”

    “你以为呢?”王冕爱不释手地看着那只簪子,“女孩的心细着呢,你糊弄不了她们的。”

    “是么!”达普化笑道,“那~这杏花簪,就送你了!”

    王冕喜不胜已。

    【二】《帝都》芊芊.词/曲 萌萌哒天团.歌

    中午,达普化和王冕还真来到“会贤楼”吃腰子。

    酒到尽兴,六个小歌女上台表演起歌舞:

    [歌曲]“空荡的宫殿冰冷的庄严,上弦月弹奏清歌奄奄。谁看到悲的烟金杯玉盏,却无人叹息生锈的剑。往日故友寻难见,只剩思念,拂尘掠过空间。有谁来读孤独感,散不尽留恋,生死注定那烟消云散。想曾经往日昨天,孤独是晴天,和曾经诺言的竹签。”

    王冕几次想开口提及借婚房结婚之事,可总不得时机,也难以启齿,就不免有些着急。

    心想:我刚才不是提醒你了么,于延年家的女子,低于五品的官员一律不嫁。可像我这样无官无职,还又无房无车的人,可咋办呢!

    [歌曲]“空荡的宫殿冰冷的庄严,上弦月弹奏清歌奄奄。谁看到悲的烟金杯玉盏,却无人叹息生锈的剑。往日故友寻难见,只剩思念,拂尘掠过空间。有谁来读孤独感,散不尽留恋,生死注定那烟消云散。想曾经往日昨天,孤独是晴天,和曾经诺言的竹签。”

    突然,达普化问道:“元章兄,你准备何时结婚?”

    王冕说:“还没考虑呢!”

    “怎能不考虑呢?”达普化说道,“你们汉人不是讲究四月至八月不适合结婚么【1】,再说,我看元章兄也等不到年底结婚吧!”

    “哎呀,是啊!”王冕一筹莫展的样子,“关键是,我娶她,住哪儿呢?”

    “是啊……是啊,是啊!”达普化说道,“我还忘了,你在京城还没房子呢!”

    王冕接着说:“就是,养个鸡下蛋,还得给它垒个窝呢!”

    “要不,就在我这儿下?不是,”达普化又笑,“我是说,你俩要是不嫌弃,这婚就在我这儿结?反正我也独身一人,住不了这么大的房子。”

    [歌曲]“有谁来读孤独感,散不尽留恋,生死注定那烟消云散。想曾经往日昨天,孤独是晴天,和曾经诺言的竹签,和曾经诺言的竹签。”

    王冕并没有马上回应,而是陷入了沉思。

    达普化打断了他的沉默,“诶,这有啥可考虑的?”

    “关键是,我若是跟于太医说,我是跟人家借的房子结婚,人家怎肯把女儿嫁与我?”

    “可我这房子是公房,朝廷的,我就是有心给你,我说的也不算呀!再说,京城的房子这么贵,你我怎能买得起?”

    “关键就是我在你这儿住,也名不正言不顺呀。”

    “要不跟老于说,你我是亲兄弟?”

    “咱俩连姓都不一样,哪来的亲兄弟!”

    “就说不是一个爹,噢,也不对嗬!”达普化也确实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又问,“这老于就那么教条?咱俩表亲行不?”

    “表亲?”

    “是啊!”达普化解释道,“比方说,你我同一个外祖父。”

    王冕心里暗喜,说,“那,我回去问一问杏儿,看这样行不行?”

    ……

    ————————————

    注释

    [1]古人为什么不在4-8月结婚?

    古人结婚,一般选择在这一年的冬天或下一年的春天,也就是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以及正月、二月和三月。在这七个月结婚,古人觉得这是大吉之事,特别是春天的正、二、三等三个月结婚,更是吉中之吉。

    那么,古人不在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结婚,理由又是什么呢?

    先说四月,四月不结婚是很好理解的,现在人讳言数字“4”,认为4和死谐音,不吉利,现在用4的很少。其实,古人也是这么认为的,4与死谐音,在四月结婚会极为不吉利,谁愿意在结婚后出现不好的事呢?所以为了避讳,古人很少在四月结婚。

    古代人是非常害怕五月的,因为五月是个恶月,而五月五日更是恶月的恶日,人人唯恐避之不及。所以,生在五月或五月五的婴儿,往往会起名叫镇恶、去邪,也有个别家人有丢弃这日出生婴儿的现象。另外,五月也被认为是五毒在人间肆虐的日子,什么蜈蚣、蛇、老鼠都跳出来作怪,还有鬼魅、瘟疫、毒气等恶物群魔乱舞,不宜结婚。

    古人禁在六月结婚的理由是因为有个说法,叫做“六月娶半年妻”,这是啥意思呢?就是说六月是一年十二月的一半,到了六月,这一年就过了一半。要是选择在六月结婚,那么就意味着夫妻双方只能甜蜜到年底。过了年儿,便会诸事不顺,要么离异,要么倒霉的事一撂一撂。

    和五、六月相比,七月更惨。五月只是个恶月,而七月则是个鬼月。五月五是恶月中的恶日,而七月十五则是鬼月中的鬼日,而这一天,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鬼节。每到七月,地狱、阎王殿里的大小鬼们都会从阴间来到阳间作乱。为了不触犯这些鬼怪神灵,人们不敢在这七月结婚。不过七月也不全是鬼怪显灵,还有一件浪漫的事,就是七月七日的情人节,七夕。相传到了七夕,牛郎织女就会鹊桥相会,一年只能见这一次。所以,古人不会在七夕结婚,因为结了婚,就有可能夫妻分离,谁愿意一年只见一次呢。

    八月同样不适合结婚。大家都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则这一天,其实也是民间祭祀土地老爷的日子。谁要在八月结婚,娶回娘子,那娶回来的就不是老婆,而是土地婆,就是土地爷的老婆。娶个土地婆很不好吗?非常不好。原因竟然是土地老爷竟然是个妻管严,怕老婆。所以男人在八月娶妻,将来一定会怕老婆。

    所以,四、五、六、七、八,这五个月不宜结婚。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讲究,就是尽可能的选择其他适宜结婚月份的双日,不能在单日。原因就好理解了,双日,好事成双嘛,两个人的喜事,自然要成双了。如果放在单日,就意味着形单影只,很不吉利。古人还有个说法,就是绝对不能允许在新娘子处在经期的时候结婚,这是犯大忌的。理由非常吓人,叫做“骑马拜堂,家败人亡”。因为这一点,古人在选定新婚之日时,一定要由女人问清楚新娘的经期,再选择离经期非常远的日子。

    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不再讲封建迷信,这些民间的传统说法其实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的。古人愿意冬季结婚的最主要原因是:第一,婚宴的食材好存放,第二,冬季没有农忙。其它理由根本不能信,了解一下古人的婚事风俗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