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89章 过眼烟云散随风
    【一】《天净沙.秋》白朴[1].元曲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

    天边的晚霞逐渐消散,只残留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

    雾淡淡飘起,几只乌黑的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

    大地依然是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菊花,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几尽妖艳。

    柳如烟从窗前收回了目光,看了看沉默已久的虞美盼,心想:再不能逼这要脸的大小姐了,如果再不说完哲笃已看了书信,美盼今晚是一定不会去“迎风户半开”的。于是说道,“盼姐,那完先生拿过书信后,和你一样,沉默了好久,他的手又情不自禁地打开了书信。”

    美盼忙问:“他打开书信了?”

    “是啊,我说,你不是说不看信嘛!你知,他说啥?”

    “说什么了?”

    “完先生说,既然是小姐的信,看就看了,反正也不想活了,被小姐气死,总比给老夫人气死要强得多吧。我看着他用了好大的力气,才把那书柬打开……你的信叠得也真紧巴……”

    虞美盼的一颗心总算放了下来,心想,师哥啊师哥,只要你看一眼我的信,你就不会恨我了,病也会痊愈了。但不知看过以后反应如何,千万不能把秘密泄露给送信的鬼丫头啊!我得试探一下如烟是否知道。又问道:“如烟,那完先生看了书柬以后,什么表情?有无话说?”

    如烟想:不能让美盼看出我知道信的内容,于是编造说,“盼姐,完先生看了你的书柬后。反而安定了许多,只是嘴巴里不住念叨,好像是老和尚念经似的,也好像是在吟诗,反正我看不懂。”

    美盼想,是在念诗,又问:“后来怎样了?”

    “我也听得一两句,他说的是,‘小姐的一番好话,小生一定遵命,就恐怕小姐说了不算’。”

    美盼听后,沉默不语,心想:师哥,你等着我吧,我不会说了不算的。

    现在时光虽早,我却要先作准备了,说道:“如烟,告诉厨房,安排晚饭。”

    “盼姐,太阳还未下山,前边暮鼓未响,吃晚饭不免过早。”

    “我已经饿了,你让他们安排就是。”

    如烟想,这么早吃晚饭,从来没有过的事儿,看来虞美盼是恨不得马上去赴约哩。就应道:“是,如烟就去吩咐。”说罢,走到外房。

    恰巧厨房的小丫环提了一桶热水送来,如烟吩咐说:“把水放下,速速回去,安排小姐的晚膳。”

    小丫环道:“如烟姐姐,天色还早,怎么就要进膳,恐怕厨下还没有做好呢。”

    “休得罗嗦,小姐饿了,快去安排,马上送来!”

    小丫头应命而去。

    【二】《双调.新水令》王实甫.元曲

    晚风寒峭透窗纱,

    控金钩绣帘不挂。

    门阑凝暮霭,楼角敛残霞。

    恰对菱花,楼上晚妆罢。

    虞美盼吩咐如烟去吩咐安排晚饭后,就坐到妆台旁,动手整理起晚妆。

    今天的晚妆特别费心费力。本来美盼喜欢淡妆,今天却略为加浓,远山眉换成柳叶眉,樱唇点得更红,脸上重施脂粉,头上另换首饰,赤金单凤展翅步摇,百珠赤金双股钗,羊脂白玉簪绾住发髻,耳上挂一副八宝攒珠耳坠子,更显得雍容华贵,真个是杨妃再世,西子重生。

    美盼的晚妆方毕,晚饭已经送到,食不知味地吃了半碗,再也吃不下了,放下碗筷,小丫头收拾干净了。

    此时,美盼的心里是着急,约定的时间快要到了,可如何避开如烟的脱身计策还没有想出来,很后悔在写诗定约时,没有把如烟的因素考虑进去,弄得现在进退两难,去赴约吧,怕如烟知道;不去吧,太对不起师哥,这可如何是好?

    如烟在外房,一直想着白天的事。美盼你命我去送信给完相公,当面是多么地做作,原来在诗里却暗约他来幽会!你瞒我干嘛?害得我为完相公难受了老半天。本来我要来质问你的,当面揭穿你,但看在完相公的份上,就不说破了。

    看着虞美盼坐立不安的表情,如烟就感到好笑:你们俩在此刻,都巴不得立即天黑,在太阳老高老高的时候,就盼望月亮赶快爬上来。挨一会儿时间,都好像过了一个夏天。看到太阳挂在柳梢头,迟迟不肯落山,恨不得请羲和圣贤来把它狠狠地揍下去。

    看你一个温文尔雅的大家闺秀,天还没有黑,就叫着吃晚饭。把晚妆打扮得更是神气活现,这都是为要配对呢,都控制不住心猿意马,准备着云山巫雨巫了。

    可怜那完相公,这二三日来水米都不沾牙,完全是为了闭月羞花的虞美人,可是美盼的性子,真真假假,真是让人无法捉摸,老是由着自己一个劲的任性胡来。还老是自作聪明,总以为可以瞒过别人,真是欲盖弥彰。

    我知道你现今如坐针毡,没有办法到花园去“迎风户半开”。我宁愿冷眼旁观,也不想替你出谋划策。我要看你虞家大小姐,有多大的能耐瞒过了我出去开门?

    不过,万一你被我盯得太紧,她出不去了,岂非又要害苦了完哲笃?刚才完相公再三托付我,一定要暗中相助。

    嗨,罢了,就助她一臂之力吧!

    但是怎么去助?既要助,又要不露出我已经知道虞大美人的秘密?让她放心前去,看来还是要费一点脑筋的。

    有了!还是老办法,叫她烧香拜月,看她去不去。便有话没话地往上引道,“盼姐,今晚的月色真美啊!”

    美盼道:“是啊,花阴重叠香风细,庭院深沉月淡明……难得的初秋夜景。”

    ————————————

    注释

    [1]白朴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汴梁(今河南开封)人,晚岁寓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终身未仕,生于公元1226年,卒于公元1306年。

    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简称《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简称《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简称《东墙记》)、《天净沙.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