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点什么,我一定帮你带回来!”

    “唔…… ”苏拉玉儿歪着脑袋思索片刻:“这样吧,你就把你斩杀的最高级将领手中的兵器带回来给我,我喜欢这个!”

    多铎信誓旦旦地点点头:“好,我答应你,到时候一定把它带回来给你!”

    这厢多铎方提到攻打察哈尔的事情,回到府里,多尔衮便也对她提了,还道:“这一回,你阿布和阿哈都会去,你有什么想带给他们的?先说好,只能带点轻便的东西,多了行军时难免不便。”

    苏拉玉儿觉得他既然愿意代劳,不带点什么回去,自己反倒亏了,便立刻提笔写了封信交给多尔衮。

    多尔衮拿着信沉默良久,才道:“出征事宜尚需打点,没这么快,你这……也太心急了!”

    苏拉玉儿讪讪而笑:“那什么,早点写完,早点了却一桩心事嘛!”

    多尔衮只看了她一眼,再未说话,而后便把信夹在一本兵书中,那本兵书是用汉文写的,苏拉玉儿看不大懂,只是听他说过一次,似乎每回出征都会带着。

    将那件疑似从苏茉儿那里拿来的斗篷仔细收在箱子里后,多尔衮才来到床上躺下,夫妻俩依旧是各睡各的,同床异梦。

    ☆、出征

    大军出征那一日,皇太极穿着一身正黄镶红边的镶黄旗旗主铠甲,头戴黄面红缨的头盔,站在城楼上亲自为出征将士们饯行。

    伟岸健硕的身躯包裹在铠甲里,依稀仿佛还是当年那个十几岁便领兵出征,浴血奋战的四贝勒。

    三海碗饯行酒下肚后,瓷碗被狠狠摔下城楼,端的是豪气干云,霎那间,戎装策马的八旗将士在旗主的带领下,大吼三声“必胜”、“必胜”、“必胜”,声势响彻天际。

    苏拉玉儿跟着大汗、大妃前来为出征将士送行,她站在大妃侧后方,居高临下望着众将士前方那两道骑在马上的白色身影。

    一人身穿白色铠甲,头戴白面白缨的头盔,另一人是白色镶红边的铠甲,白面红缨的头盔,这两人均威风凌凌,气势不凡,正是正白旗旗主多尔衮和镶白旗旗主多铎。

    多尔衮早已出征过数回,威名连科尔沁草原最北边的部落都津津乐道,苏拉玉儿并不十分担心他,倒是多铎,分明还像个大孩子一样,这一转眼,就披上铠甲随军远征察哈尔了,她心里不由为他捏一把汗。

    愿长生天保佑她家贝勒爷和多铎此次出征能逢凶化吉,凯旋而归!保佑她阿布和阿哈平平安安,无灾无难!苏拉玉儿在心里默默祈祷。

    一直等到大军渐行渐远,消失在众人视野中,皇太极才转身走下城楼,见状,哲哲亦带着前来送行的福晋们跟在他身后。

    苏拉玉儿是最后一个下城楼的,娇娇小小的身子包裹在雪色狐裘中临风而立,衬得整个人愈加弱柳扶风,那张白皙柔嫩的脸颊被寒风吹得通红,让人不由自主心生怜惜。

    皇太极偶一回头,见到的就是一步一步缓缓走下阶梯,脸颊通红仿佛刚刚掉过眼泪的苏拉玉儿,不由摇头失笑,这十四弟妹若非科尔沁台吉之女,他还真以为她是个明国闺阁千金,生得实在太娇弱了些。

    这么想着,他不由低头凑在哲哲耳边说道:“这些日子对十四弟妹多看顾几分,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都出征了,她一个柔柔弱弱的女人家也不容易。”

    哲哲若有所思的回头望一眼苏拉玉儿,端庄得体地一笑,道:“大汗放心,苏拉玉儿算起来还是我的从侄女儿呢,便是看在同出科尔沁的份儿上,我也不会亏待她的。”

    多尔衮和多铎不在,苏拉玉儿整日闲得发慌,想来想去,便开始到其他贝勒们的府上串门子。

    也不是哪家都去的,多尔衮曾给她细数过哪几家可以深交,她都一一记在心里,因此去得最多的就是六贝勒济尔哈朗和十二贝勒阿济格府上。

    济尔哈朗的大福晋叶赫那拉氏曾在家宴上向她示过好,本身又是个美丽贤惠的女子,苏拉玉儿跟她很聊得来。

    与之相比,阿济格的大福晋西林觉罗氏就显得平庸多了,不过看在两家贝勒爷是同母兄弟的份儿上,她对苏拉玉儿还算照顾。

    自从得了皇太极嘱托之后,哲哲对苏拉玉儿的动向愈加关注,闻听她近日来四处串门子,便使人将她传进宫去。

    苏拉玉儿原本还稍微有些提心吊胆,以为自己最近出了什么错,进宫后得知只是让她来陪着说说话,便放下了一颗心。

    苏拉玉儿入宫,哲哲唤了大玉儿相陪,她们姑侄俩素来亲近,闲了便常常聚在一处,因此,这也是苏拉玉儿第一回与大玉儿近距离接触。

    大玉儿总是一身桃红色旗装,挽了小两把旗头的发间簪上两朵同色系绒花,明艳大方,微微一笑时,杏仁大眼弯出一个好看的弧度,颊边显现两个酒窝。

    说起话来,语速不紧不慢,娓娓道来,时而妙语连珠,语笑嫣然,极懂得拿捏分寸,让人十分舒心。

    怪道多尔衮对她死心塌地,为卿憔悴时时挂念,大汗